卖药,其实不算一个好生意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7喜欢:4

$老百姓(SH603883)$   又公告买同行了,前不久$健之佳(SH605266)$   才下单成功,所以,最近这几年,要说并购事件最多的,就是连锁药店这个行业了,其他的行业,都有点消停意味,不怎么爱发起并购。

这场景,颇有点十多年前美苏争霸之时的场景,那时候$苏宁易购(SZ002024)$   意气风发大杀四方,为了压倒国美而四处出击,到处与国美抢并购标的。零售行业,不管是卖电器还是卖药,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需要以规模制胜,而想在短时间内上规模,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搞并购,所以,十几年前美苏大战的结果就是,其他零售商都被压制亏损,只留下国美和苏宁两大巨头互博,但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看到了,争霸无赢家,一统江山之后,规模是上去了,亏损也随之而来,苏宁已经连续十来年的扣非亏损,国美也好不到哪去,两大巨头都守着诺大地盘叫苦不迭,有营收而无利润。然后就只能开始了痛苦的廋身之旅。

医药连锁,将来也一样很难逃脱电器连锁的厄运。其实在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大参林都还没成气候之前,海王星辰国药一致以及桐君阁就已经各自都成为很大体量的连锁王了,只是因为除了国药一致看起来还很好之外,海王星辰以及桐君阁都体态臃肿前行无力,所以也就没有人关注之前的老江湖,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势力身上了。

但要我说,卖药的连锁,还真算不上是一门好生意。零售网点是一个大硬件门槛,这个基本上大家都看得到也明白,其实还有一个同样很大投入的硬件门槛,许多人都不太清楚,那就是物流支撑配送体系。如果你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开店,一个物流中心足够覆盖到,投入还算不用太大,但是不断的全国扩张之后,门店网点遍地开花固然是好事,因为它能带来收益,但物流配送这背后看不见的配套设施也必须得跟上,这投入可就太庞大了,而且还是难见收益只有支出的。显然,现在还是一个靠并购提升规模获得营收和利润的阶段,等到并购到体量一定规模之后,再难保持营收的增长,而成本又开始居高不下之时,连锁药店们的噩梦就要开始了。并购商誉暴雷,单店营收下降以及物流支撑体系的拖累,哪个都会要命。

所以,对于连锁药店的股票,是时候开始远离这个行业了。它真的不算是一个好的赛道。

全部讨论

2022-03-07 12:13

只能说你对该业态一无所知

2022-03-12 22:52

这卖药无非是将店外的人流转换成店内的客流。对于价格、物流、人员培训都不是问题,去药店刷社保的有多少比例呢。高利润的保健品,慢性病客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获利机会。说不是一个好生意还为时尚早

2022-03-11 11:19

苏宁国美等家电连锁是被京东等线上互联网家电打败的,因为家电是标准化产品,不需要太多讲解。是被时代打败的。但是药房明显不是和家电一样,首先药品不是标准化产品,其次药品大多数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服用,再次涉及到医保卡线下能刷,线上不能刷医保卡,所以拿药房比家电连锁行业,真是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没有可比性。

2022-03-11 16:24

兄台观点与我契合。我认为现在集中度提高的内在逻辑是:在消费者买药的时候,消费场景需要的是药品疗效与便宜的价格,大型连锁药店与小型药店在价格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大型连锁药店的品牌可以带来较小的品牌安全性优势,连锁规模的扩大让会员体系有更大的规模效应,增强了用户粘性,提高了消费者选择的便利性。所以当消费者在价格一致的情况下,会因为倾向于消除对安全的不确定性来选择大型连锁药店。消费后因为连锁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处于便利性与会员福利让客户更容易加入会员体系,提高下一次选择该品牌药店的机率。
这些小的优势的形成集合体,让小型药店与大型连锁药店出现流量上越来越大的差距。小型药店流量丢失,收入下降。大型连锁药店便可以进行并购等形式,增加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但这种情况有局限性,会局限于自己地盘的1、2、3线城市,下沉到县一级很难。去别的地盘竞争,整个行业都看不到希望。

2022-03-07 11:18

家电和医药有本质的差别,家电属于缩量市场,医药属于增量市场,在没有更多新房增长的情况下,家家户户的家电配备齐全,并且属于慢消品,多年不用更新,而目前我国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药品消费成上升趋势,而且药品可以说是快消品。市场总量在变大,最受益的自然是有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

2022-03-11 02:12

物流外包不行吗?

2022-03-10 15:47

具体物流投入多少钱您能算一下吗

2022-03-08 07:35

2016年美国最大医疗连锁 代替通用电气成为成分股

2022-03-07 21:58

家电的周期是6-8年一换,药的周期是3-5天一盒,不是一个东西

2022-03-07 14:05

老龄化受益行业在你这里是夕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