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似是而非的概念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从小就自认为很能独立思考。在小学的时候就破除了对老师和标准答案的迷信,热衷于给标准答案找错。上课经常走神,主要靠自己看课本(当时还是课改以前的老课本)和自己思考来学习,极少找老师问问题。中学阶段对于数学定理都尽可能自己推导。甚至为学懂中学政治花大量时间苦思冥想,只是效果不佳,得分率长期在50%上下。但这也让我有了思辨的习惯,不大容易被说服。

但就是这么自诩独立思考的人,却长期对中医深信不疑,哪怕到研究生阶段都是如此。直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才醒悟过来。人类对身体的了解已经深入到细胞和分子层面了,怎么可能有以人类在蒙昧时代的概念为基础,对解剖学一知半解的中医能够了解,而现代医学却完全发现不了的原理呢。人类都能在太空目视地球了,怎么还会相信天圆地方呢。现在医学的确对人体的机制在很多细节尚了解得还不够深入,但即使在不能详尽了解机制的情况下,也有科学的方法如双盲测试来验证药物或疗法的有效性。如果中医有有效的疗法或药方,现代科学完全可以验证,青蒿素就是一个正面例子,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多。

十分讽刺的是,我中学时生物是同学中学得最好的,而中学阶段的生物科目已经有基本的解剖结构知识(初中)、基因和少部分生物化学知识(高中)了。我的生物学知识到现在也基本停留在中学阶段,说明如果真的认真思考,凭中学知识就足以完成对中医的否定了。

我为什么在掌握了思考习惯和足够的基础知识以后,还长期相信中医呢。我认为是两个方面。

一是长期的潜移默化地灌输。这里灌输并不主要指教育,实际教育中只有历史课本在讲科技史的时候才会明确提到中医。周边社会意识和媒体、文艺作品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我至今对神医喜来乐和央视一个讲要研究穴位存在的医生故事的节目印象深刻。

二是没有精力和兴趣深入思考,所以接受了似是而非的结论。我高中学文,高考压力下没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思考一门高考不考的科目,后面的学习工作也和生物、医学毫无关系,所以我也没有继续学习和思考。对于中学生物中和中医明显的矛盾,一个广为接受的解释是西医研究局部,中医从整体入手云云,我也未加深究就接受了。这种解释现在看起来很荒谬,但却很有迷惑性。因为一方面我和很多人都受从小灌输的影响,对中医有正面的感情;另一方面利用了一些貌似正确的知识。即现代科学对人体还有很多没有了解到的地方,而且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有自我修复能力。这两点其实有一定道理,但深究起来跟中医正确与否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对于对中医抱有好感,又不打算深入研究的人来说足以让他们坚信中医的有效了。

了解了这些,再回头看,我发现我们所信赖的很多常识,其实也是各种先入为主的似是而非的概念。而且这种情况自己很难改变。对于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在各个方面都保持独立思考是做不到的。因为普通人的知识和精力都有限,而深入思考和研究十分消耗精力。不过,对于关乎自身命运的领域和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其他领域,我们应当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坚持独立思考,拒绝似是而非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