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传和复利信徒在当下市场上带来的启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33喜欢:38

#雪球星计划#   读商业传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增添自己的实业和商业思维,这是投资学中学不到的,所以杜邦传这个杜邦家族的历史,就展示了真实商业世界中遇到的变化,发展机遇,困境,和破境过程,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应该是很好的知识补充剂。

先回顾整个杜邦延展成长的粗略历史,1802年,伊内雷杜邦建立起第一家火药厂,19世纪中后叶,亨利杜邦利用美国南北战争的契机,占据了美国黑色火药85%的产量,随后开始创新出黄色炸药,不仅仅过去用于战争,而是可以用于矿山,铁路工程建设等领域重要的客户。

一战结束以后,1915年杜邦开始转型本土化工业发展,比如汽车喷漆,合成橡胶,30年代初发明“尼龙”,用于丝袜生产。随后还开发出了各种能解决人类痛点的产品,比如不粘锅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制冷空调需要的氟利昂。

随着开拓了越来越多的疆土,企业还注重环保,他们所追求的已不单单是利润,而是创造未来还不存在的产品。创造了百年基业长青的传奇。

然后深入节选几个我觉得不错的片段以及思考。

1.       
杜邦公司在业务鼎盛时期寻找下一个成长点,也就是说真正具有连绵不绝成长性的公司并不满足于当下的景气度,而是早早在着手创新业务,当时的皮埃尔知道,战争卖的产品,这个景气度终将会过去,他从平静下来开始寻找新的方向。

2.       
多元化并不是盲目跨行业,比如火药和重化工产业有联系,初期是通过对相关企业的收购,实现对新领域的进入,比如1915年买下了制造真漆,火棉塑料和搪瓷的艾灵顿公司,这些收购让杜邦积累了技术。

3.        无限并购得到的成长没有可持续性,于是设立了发展部,将过剩的火药生产能力直接转化为染料以及相关化学产品的生产资源,比如火药生产中形成的酒石酸和草酸等水溶性产品,能够直接用于染料生产,产生的植物油能够用于洗涤产品和油漆的制造,这一步非常聪明,优秀的企业能在日常生产工艺过程中突发奇想进行产品的转移创造。

4.       
开发出来的技术必定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能商业化,而不是摆在橱窗里的华丽技术,中看不中用杜邦开发了美观实用的“杜克”牌清漆,刺激汽车工业发展,掌握了四乙基铅的生产技术,可以带来高压汽油的生产,玻璃纸产品能提高粮食工业产量,人造丝和合成革促进纺织工业的复兴。

5.       
杜邦家族和通用汽车有渊源,当时通用汽车的诞生是靠杜兰特,但是他犯了一个错误,盲目的扩张,通用汽车公司在两年内,将规模扩大3倍,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滞销,资金不足,所以在行业景气的时候不要盲目扩张,要思考未来危机的可能性,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6.       杜邦公司投资通用汽车的绝佳时机,当时杜邦公司的拉斯科布说“先生,汽车将会很快在整个美国普及,每家每户都会购买最少一辆车”当时的背景是,通用汽车的困境是暂时的,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钢铁石油,橡胶这类原材料,会变得十分丰富,同时随着经济条件改善,会出现民用汽车供不应求的状态。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逆向投资是前瞻性,是把握时机,在当下遇到短期困境,同时未来的成长性不被人所知的双重低估情况下出手。

7.        米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于充满投机泡沫的证券市场,1921年到1929年9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63上涨到469.49点,不少学者,经济学家也加入了股市行列,还撰写了一篇《每个人都应该致富》的文章,说明真正理性的人很少,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理性。

8.        在铺天盖地的危机面前,杜邦公司依然没有倒下,即使是最低迷的1932年,企业依然有5.2%的利润率,而且手握1.15亿美元,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要看一家企业在景气的时候表现如何,要看一家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是否有出众的运营水平和足够的现金流。

9.       
“尼龙”的诞生并不容易,1930年,哈佛大学化学教授被重金聘请到杜邦公司,根据拉蒙杜邦的要求研发人造纤维,这个产品具备一些特质,他需要坚韧,牢固,有弹性,防水而且耐高温,当这个教授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尝试后终于研发出来了,“超聚酰胺”的纤维,代号66纤维,人类历史上首创的真正合成纤维。但是研发出来还要进行应用研究,不然就是摆在橱窗里的标本,又过去了两年,从商业上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超聚酰胺必须用完全纯净的成分制造,然后在精确控制的温度下加以熔化防止分解,然后经过多重工序,每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技术障碍都要一一克服,1938年,66纤维终于可以投放到市场,取名“Nylon”尼龙就此诞生了。

尼龙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替代和扩容,他像钢一样牢固,像蜘蛛网一样精细,弹性超过所有普通天然纤维,解决了真丝丝袜容易走样和脱丝的痛点。1941年还扩大了应用场景,用在尼龙降落伞,尼龙绳和尼龙帐篷上。

从尼龙的例子来看,越是世界首创的产品,要商业化的时间越长,1930年研发到1938年投入市场,整整8年的时间,所以投资的时候即使你的新产品不是世界级的,也需要一些商业化的时间,要给企业足够的耐心的信心。

10.   
杜邦也曾遇到困境,当时的美国,有其他24家企业也在生产尼龙,价格还低于杜邦公司,因为他们的工厂设备更新,还用了更有效的节约成本工艺,杜邦产品扩大市场举步维艰,这里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以创新的方法去改善成本是非常重要的。祸不单行,竞争对手变强的同时,杜邦公司的研发项目却屡屡受挫,例如他们投资了人造革皮鞋“科芬”品牌,产品售价和真皮接近,但是却不透气,行走不舒适,所以可以看出真正产品要在价格上做到低成本,同时在质量上要超越,这是真正的好产品。1966年杜邦公司产品价格下跌17%,股票也暴跌。

然后看杜邦是怎么突破困境的,他们砍掉了陈旧的生产线,对于市场饱和的产品进行关停,使之得以再生适应市场新需求,在研发端,注重市场和需求出发,而不是待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一些“华丽”的技术,同时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自此之后杜邦重新焕发生机,股价从1969年的92.5美元上升到1971年12月的199美元。

11.   
杜邦公司对科研项目会进行选择,不是哪个都投,而是选择市场最需要,最值得投入的项目,能用自身优势,最少资源,解决最大问题的项目,集中精力进行攻坚。早起的尼龙,塑料,光导纤维,都是这种战略思维指导下诞生的佳作。看来选择开战点也是企业家的天赋。

12.   
最后,杜邦已经意识到,真正能够帮助一家伟大企业基业长青的方案,建立的切入点不是单纯从技术或利润层面,而是应多基于对“人”,对环境的关怀。

杜邦的发展史,还有一些经历,创新的项目,困境的过程中,我们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基业长青企业的画面,他们在最高峰期就在思考创新新产品,同时集中资源寻找最有优势的开战点,并且是能商业化的技术研发,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不断降低成本优化工艺,在日常生产中能突发奇想到新产品的迭代上,最后就是对人和环境的关怀,有利润之上的追求。而对于投资人来说,要找到遇到困境的介入时机,而未来成长性被低估的时刻,同时保持耐心,因为新品的放量过程在真实商业世界中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回到国内市场,我们可以很开心的发现在泛制造业领域,比如零部件,化工,电子,医药,机械设备。行业中已经出现了极少数拥有相同特质的企业,而他们的成长性有些还未被市场所充分认知,而投资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识别,找准时机,并有耐心陪伴,在这个存量博弈的时代中,只有创新才是增量,提价能提一时,但是提不了一世,唯有创新能抹平通胀的影响。

                               复利信徒精华短句

另外在这个市场并不是那么好的时期就进行知识积累,无意间买了一本拍子老师的复利信徒静下心来看,里面会有一些内容有共鸣,特别是在现实世界中很少谈论股票,找不到交流的人,可能难得有这样的“书”和你面对面交流,并且里面有一些公司案例我也刚好写过研究。括号内是我自身的共鸣

1.没有足够的“知”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行”。理性的另外一面,就是诚恳地面对自己,做好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哪些是因为能力,哪些是因为运气。投资永远是一个面对不确定性的工作,14年中我就犯过很多错误,但是进步是犯错的程度越来越小。(这里可以看到,投资本身只不停学习,面对成功和失败,在时间拉长后保持一定的胜率就是成功)

2.我知道自己会犯错,所以更加小心地用概率和赔率保护自己,哪怕为此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机会永远存在,而本金却是可以亏完的,所以算总账后我接受了这种不完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每位投资者的性格都有所不同,看得更长远追求更长的复利,积小胜为大胜可能就是作者的风格)

3.集中重仓的时候,不能放过任何可能性,对任何疑点和细节都需要刨根问底,对持仓不到5%的对象,搞清楚公司价值的的底线,有一个赔率的准确判断,然后靠平均概率获胜(这其实非常厉害,在重要仓位花最多的精力避免认知不足的风险,用仓位控制精力不足的品质不上乘的对象)

4.中长期的预期差来自我们的商业判断力超越市场,短期的预期差来自公司阶段性困境或者系统性风险带来的低价格。(这其实就是未来的未充分定价,和当下的低估)

5.估值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基于商业判断力,概率与赔率思维的综合(这个我深有体会,所以我一般用定性,定量,评价,三个维度结合去评估公司的价值)

6.有些公司太冷门或者技术层面太复杂,根本搞不清楚,有些公司上下游产业都很生僻,你无法从市场客户推敲其能力和真实性,连初步调研都很难,对于这种公司我的态度是放弃。(其实近段时间看了一些公司,看起来不错,但是又没法验证是不是真的不错,所以一直纠结,看到这一段就释然啦。)

7.努力也是一种能力,是高度的自律性,说天赋可能很多人都不服气,我算了一下过去十年我写过的投资思考和案例等加在一起,起码有几百万字,这还不算两本书的内容,我用废了的手写笔记本起码三本,读过投资类的书大概有一人高,把这些摆出来,咱都不说天赋的事儿,做梦很舒服,付诸行动很困难。投资看似是选择决定命运,其实没有付出的努力,是不可能拥有正确选择的能力的。(看到这段话其实也算是我为什么写文章的初衷,如果没有写文章,可能自身没有一种动力去持续坚持做这样的事,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对自己思考的反思和逻辑自洽,所以看到很多人写文章,先不说写的好坏,能够去写,去思考已经很不错了。)

8.投资最艰难的,就是你保持理性时却备受现实的嘲弄,等到一个完整的周期下来后,曾经经历过的所有艰难困苦都会成为你未来更加理性坚韧的支撑。(这段话比较适合当下普跌的市场)

9.我个人是相信市场大多数的时候是有效的,所以很少买市场里最偏离的那类公司,看上去便宜,指的是估值指标非常低,但是具有强烈的周期性,难测性和风险的隐蔽性,只不过折价到极限的程度,只要事情不是真的那么糟糕,或者糟糕的事情不会在近期被证实,那么这种股票的获利机会就来了。(这个其实就是我经常写的,真正的低估是未来的成长性被低估,而市场并没意识到这种成长,并不是静态指标便宜)

10.如果一个公司要达到动态40pe的水平,这样的定价就要体现出非常强大的说服力,体现在经营的确定性和生意属性的突出性上我才会买入,就以往经验而言,让我赚了大钱的对象里对象里还没有这么高估值的交易案例。(在现在遍地100PE伟大公司的市场中,是不是应该醍醐灌顶,即使是伟大也该有一个边际。)

11.投资本来就不容易,所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路都不好走,这其中,未来优势型公司确实更困难一些,它的代价是识别需要高度的前瞻性。作为补偿,它提供的是最为宽阔的买入区间和较长期的复利,未来是企业在成长初期,优势是并非行业景气度推动,这个生意本质上容易形成某种壁垒,没有未来是市场早已认可的成熟期公司,没有优势是行业景气驱动冲浪。(有壁垒有成长的公司又要未定价的,很少,难度极高,所以看的就是高度的前瞻性。)

12.95分的极品类公司好是好,就是好的太没争议,所以总是贵,60分以下的公司容易出现便宜的价格,但坑也实在太多,而且随着时间拉长,越来越烫手,80分的公司基本情况过硬,但总还有些重要的争议或迷雾,若通过研究肯定了争议点的确定性,那么市场担心的折价就会在后续的证实中不断溢价(其实就是投资成长未被充分定价的好公司。)

13.做对的事情却遭遇业绩低迷,继续坚持做对的事情并最终收获应得的收益,没有真正亲历过这个过程,就算读再多的书也很难突破“知行合一”那个门槛,进入真正的投资殿堂(这是非常难的,首先在业绩低迷的时候,继续坚持已经筛选了一批人,同时做的事还是要对的,但有这类经历应该很精彩)

14..泡沫是危险的,比泡沫更危险的是一直不破裂的泡沫,高估是危险的,比高估更危险的是解释的理由越来越充足的高估,赌博是危险的,比赌博更危险的是让人享受到了暴力的赌博。当异常的收益率和估值被习以为常并激发着大众更高的期待时,均值回归就准备登场了(这段话其实非常适合这两年的市场,很多我认识的人已经准备彻底转型自己的投资方式,在二级市场成为一级风投,不考虑价格,只考虑成长性和行业空间。过两年是不是又会转变自己的风格呢。)

由于市场大跌,很多去年研究过的标的可能又回到了价值区域,等待各个年报披露,重新进行追踪企业经营态势,查漏补缺,同时等待高估值优质标的回调到合适位置。

关注是一种缘分不强求,点赞评论是你的自由。

@今日话题    $万华化学(SH600309)$    $凯赛生物(SH688065)$    $新坐标(SH603040)$   

全部讨论

2022-03-28 10:49

市场低迷的时候寻找知识的复利

2022-03-29 12:10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1000000,也推荐给你。

2022-03-28 13:22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圣宇集天赋和勤奋于一身。

2022-03-28 11:35

杜邦传

2022-03-28 11:06

少年加油!

2022-12-04 20:22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可以知兴衰。

2022-03-29 23:56

不断突破自己的天花板,而不是一味的存量恶性竞争,从抢占市场到创新创造已经跳跃了凡人阶层

2022-03-28 22:41

新坐标被套,未来怎样?

2022-03-28 19:56

题主看得挺快的,《杜邦家族》我才看到尼龙那块,复利使徒我也只看到了前面几十页。题主的角度聚焦在微观层面,估计真实案例翻阅的不少,也很切合题主一直以来逆向投资的主题,说说我对这两本书的看法吧,第一本书《杜邦家族》我觉得资本市场走势与国家政治经济趋势基本一致,重要的是杜邦家族若没有政府背后的支持也很难走到最后的垄断地位,并能跨行业的吞并各大小公司,可以说有些事也是国家希望杜邦做到的。
第二本书《复利使徒》的前半部分更偏向于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投资相关问题的思考,遇到了的困难有个启发,没遇到的陷阱有个预警,因为人生也未必一定要把挫折都经历一遍再找答案是吧?哈哈,后半部分更多的是案例分析,其实我觉得真的可以针对这些公司自己研究思考后发现问题再来书中找答案,要不然作者喂的还是没自己嚼着香(如果你觉得还不太会看,可以先看书上一两个公司找找感觉),所以整体来说这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书,更或者是在持股建仓后出现问题而编写出的理性解决方案,适合正在即将进入或者已经进入股市的人读的,如果还在学习公司基本面初步阶段还是建议多读一下《股市进阶之道: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我也还没看完,自己也没啥经验,不做过细的分析,还是多看少年的分析,很有投资头脑,学习啦,谢谢少年!

2022-03-28 16:28

期待少年谈谈关注的价值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