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大涨5%!新能源卷土重来,有机会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两天大盘总算是出现了放量上攻,两市成交额连续两天重回万亿大关。

从技术上看,国证2000是率先企稳的指数,5月份几次下跌都没有破位。经过今天大阳线之后,沪深300也差不多可以确认见底了,未来很有机会形成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共振向上。

经过五穷六绝之后,也许七翻身就在眼前,当前可能已经接近右侧配置的时机了。

院长知道,目前大家配置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围绕主线,也就是TMT和中特估,着重去看半导体、光通信、中字头的机会;二是抄底,寻觅一些估值较低、具备未来发展前景的行业,比如医药、新能源等,主动买套。

今天,光伏ETF电池ETF等涨幅都超过了5%,而半导体、中特估都有一定的调整。(来源:同花顺iFinD)

大家可能都会比较疑惑了:接下来,市场是否会发生转变呢?这些低位的板块,到底有什么样的投资机会呢?

趁着这个机会,院长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新能源中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锂电池。

新能源车销量大增,电池需求同步上升

锂电池最重要的用途就是造新能源车,电池成本要占新能源车的一半左右。所以,我们首先看一下新能源车行业的整体情况。

2020-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大量爆款车型出现,而且性价比又高(补贴多),新能源车在汽车总体销量中的占比迅速提高到20%以上,新能源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来源:东方证券

下表为近年来乘用车销量前10的变化:

海外也是类似的情况,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同比增长56%;作为对比,2022年全球燃油乘用车销量约4741万辆,同比下滑5%,自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负增长。(来源:东方证券

根据估计,2030年,全球汽车电动化率可能会达到50%,锂电池行业的需求也会大幅上升,2022-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可达36%。(来源:东方证券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新能源车本身总体销量还是大幅增长的,因而对锂电池销量也有带动作用。长远来看,锂电池企业还是有投资价值的。

不过,锂电池产业链整体情况却是喜忧参半的,下面院长就详细给大家分析一下。

基本面分化,盈利差距大

目前,锂电池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基本面分化是非常明显的。

从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情况来看,电池厂逐渐变成利润率最高的子行业,切下了最大份的蛋糕。

2022年,是上游金属资源环节利润占比最高(锂矿),达到39.0%。2023第一季度,金属资源利润占比下降到34.8%,而电池环节占比大幅提升到47.5%。而这两类企业都在不断挤占电池材料企业的利润。(来源:东方证券

下图是锂电池产业链上各种不同材料和电池厂的平均归母净利率变化,大家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细分领域已经陷入了普遍亏损的状态:

而即使是在同一个细分领域,由于激烈的竞争,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各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别也是很大的。

下图左表是电池这个细分领域的主要上市公司ROE,右表是正极材料厂:

下图左边是负极材料,右边是隔膜: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投资新能源的最大困境。

目前,锂电池的头部企业利润率其实是要优于二线、三线公司的。最强的那批公司在成本控制和销售渠道上都有优势,行业阶段性承压时,业绩会有一定的韧性。而二线厂商的供应能力和订单需求都不稳定,成本又高,产品降价形成的压力更大,亏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但是,指数在编制的时候必须要通盘考虑行业整体情况,ETF也不得不配置这些亏损企业,作为投资标的来讲,可能就不太完美。

院长觉得,电池产业链本身还是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的,当前也具备配置价值,但我们可能还是要用一些技巧。

如何投资?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锂电池的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而经营情况较差的企业,要么被兼并收购,要么退出市场。

当行业内部有激烈竞争的时候,有些处于劣势的企业,搞不好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大幅降价,导致龙头企业也不得不跟着降价,压缩全行业利润,这样整个行业的股价都会很低迷的。

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前,电池ETF相关产品的表现可能是不太理想的。

因此,针对锂电池产业链,最简单的投资策略,就是再等一段时间,等那些经营水平较差的公司不在ETF中出现,或者占比降到很低之后,我们再重点关注。

如果现在就想投锂电池的话,那院长觉得,可能定投更好一点,每个月几百一千元也就差不多了,仓位千万不要重。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放弃ETF,直接投资少数龙头企业的股票,倒是一种比较好的策略,只是对大家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院长就不展开了。

在锂电池相关的指数里,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包含比亚迪,因此龙头企业占比更高,相对中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要好一些。

大家可以谨慎关注电池ETF(159755)、电池ETF(159840)等。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