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证券分析方法(格雷厄姆)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4

重读《The Rediscovered Benjamin Graham》,才更加确认格雷厄姆是个大宝藏,或许因为时代过于久远,或许是被巴芒的光芒掩盖了,所以感觉被重视的程度远低于其内在价值。

巴芒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源自格雷厄姆,即使芒格认为自己的投资思想受其影响不多,但似乎也并没有超越格雷厄姆的思想之外,只是后者没有特别强调伴随好公司一起成长而已。

格雷厄姆可以称为投资界的菩提祖师,价值投资、量化投资,都能回溯到他这一源头。价值股、成长股,这些概念即使不是首创,他也有过整理并提出过深刻且极有洞察的见解。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格雷厄姆在1946-1947年的讲义第七章,内容有缩略,如需了解更准确的表述,建议看英文原文。

网页链接

*****************************

证券分析存在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方法:(一)传统法——主要基于定性和预期;(二)穿透法——基于价值。

上述两种方法又可分为五类。

传统法可分为三类:(1)“价值股”,也就是高质量的公司,并以合理的价格购买;(2)“成长股”,也就是长期盈利增长超过平均水平的公司;(3)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公司的业务短期内将高于平均水平。

穿透法可分为两类:(4)市场处于低位时才购买;(5)任何时间都可购买,前提是价格明显低于内在价值。

大部分人认为第一类方法就是识别出好公司,既简单又轻松。我的经验则反之,只有竭尽全力地确保“价值股”的价格不高于内在价值的估值上限,这个方法才能成为传统类方法中最有效的。投资者用合理的价格购买好公司不会犯错,至少不会犯大错。他们只会在买入糟糕的公司或者在牛市中高价买入好公司时才会犯大错。因此,为了帮助投资者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必要提一个简单且有价值的建议——“选良好的公司,用合理的价格”。

第二类方法需要两个明显的前提:“成长股”的“成长”能够实现;且市场还未将“成长”大幅计入价格。对于某些成长股来说,上述两个条件确实可以满足。但是我认为很难建立起一个可识别这两个条件且能够师徒相传的技术,毕竟投资者的技能彼此不一,运气也千差万别。发现成长股归根到底要靠个人的特殊聪明才智,这些特质并不是证券分析师所应必备的。我认为证券分析师应该有智慧、有能力、有经验、谦虚谨慎,但这些特质对于选择成长股并没有什么特别帮助。

第三类方法是华尔街机构平时使用最多的,如果他们的调查显示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公司在未来的12个月的业绩将好于寻常,就会推荐买入。或许这是证券分析师打发时间最时髦的方式,但我对华尔街的这种做法深表怀疑——这是极端幼稚的。认为某家公司下一年表现会很好,且这种判断符合某些严格的标准,于是将这种发现转化为无脑的买入建议,这种做法只是对真正证券分析师的东施效颦。

第四类方法是在整体市场低位时购买股票。每个人都知道这么做从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但仍会有疑问——“你怎么知道那个价格是低位?”这点很好回答,证券分析师确认市场的低位,主要是根据市场过去的行为方式,凭借某些简单的估值方法,比如格雷厄姆公司一直在探讨的方法。

遵照一种机械的市场操作系统行事也可以归入上述方法,比如耶鲁大学分析法——当股票价格上涨时,你就卖出一定比例的股票,或者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从某个中位数或者平均水平开始,你可以将一定比例的债券卖掉换成股票。我相信这些策略是好的策略,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过为了找到周期性的机会,你不得不等待很长一段时间。你将变得疲惫不堪、坐立不安,尤其是一位拿工资的分析师,将很难通过等待周期性低迷市场的转好,来证明他的工资是有价值的。

第五类方法是随时买入价值被低估的个别证券。这是能够成功做到的,并且应该这么做。但有一个例外,当市场整体处于高位时,购买价值被低估的证券并不明智。当整个市场持续大幅下跌时,被低估的证券也会随之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