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见闻-最幸福的群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回复:57喜欢:20

今晚去了初中同学聚会,今天是必须去的。因为回想了下,23年是我们唯一一次没有聚会的日子,也是我投资生涯最惨的一年。希望能带来好运。

成为职业投资人后生活封闭了不少,除了看资料,去上市公司调研,基本上不接触社会,非常封闭,所以假期就多出去走走。

23年平时出去也是看看上市公司,能清晰的感受到,的确缺乏大的产业趋势,类似于20-22年新能源那种行业不复存在。也去了很多类AI公司,明显的感受到真正受益的公司不多,基本看不到方向。所以其实复盘23年股价涨幅,基本上业绩爆发类型和景气度投资全年超额收益不高。

23年中秋国庆的时候当时见的多是几个哥哥,和哥哥们的一些朋友,基本是工程和地产圈子的。能感受到的是怨声载道。统一的口径是:今年是不缺活,只要你肯垫钱。同时要钱是最难的,送礼和喝酒次数频率也下了大台阶。觉得基建,地产,白酒需求会差很多。

23年平时接触多的也是股民,特别是身边做中长线的多,景气度的多,成长的多,悲观程度比ICU还严重。

平时最铁的一些朋友,基本是高中同学,大学同学(我留学)。一大半在海外,结婚比例不高,生育比例更低。海外的基本都是无忧无虑,基本没内卷,这也是他们不想回国的原因,其实他们的能力回国后都能拿到几倍于海外的报酬,但是他们都不想回来卷。(这群人高中时候很卷),朋友圈,INS,FACEBOOK都是各种旅游,居家,宠物等。

回国的同学基本更是卷王了,因为学历高能提供高报酬的基本都是北上深,集中在金融,地产,互联网,金融行业。基本都是降薪,被优化的好像没听说。

所以,你接触什么样的圈子,就觉得什么社会是什么的,大家不过都是一叶障目罢了。

我来说下,我接触下来最幸福和快乐的群体。

其实就是我的初中同学们了。

1)全程没有人玩手机,基本都在侃侃而谈,那种轻松和愉悦,没有压力是写在脸上的。

他们没啥房贷(或者房贷很低),朝九晚五的工作,工资不是很高,下班后是绝对没有任何工作想法的,非常类似欧洲时候。

高中很少同学聚会了,但是初中同学聚会非常多,大家都不看社会一面,也没任何人攀比物质生活,大家都是幸福享受的。

2)我是班上可能是唯一没结婚的,

我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女性),婚姻比例和生育比例越低。这也是社会学中说的。很多人纠结于生活压力大,但是看起来女权是绝对直接原因。因为婚姻和生育往往是有牺牲的,特别是女性。婚姻有时候就是一场冲动。

压力是相对的,知道的多压力才会大。

班里同学基本都二胎(没有也打算要二胎),甚至都有人要三胎。

我高中同学结婚的都不多,别说生孩子了,特别女性。

3)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和老人。

孩子上也是卷,各种辅导班或者才艺,基本上都要学才艺,还有就是看病。谈论最多的就是娇生。是各种去医院,儿科爆满等等。我印象中我小时候生病都是去村里卫生所或者扛住,我自己是没在三甲医院做过查体以外项目的。其实也不理解,生点小病为啥不去药店买点药或者去小诊所看看。

老人的问题也很严重,不知道是不是偶然因素。在座的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老人有重疾(或者是癌症),最近做过大手术。大家也都在讨论老人的健康的问题,找医生的问题。其实家里亲戚也基本是类似,我母亲,大舅,大姑,叔爸都有癌症。

很明显的能看出有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开始进入老年期,而且人口非常庞大(2022/2023年出生人口956/902万)。叠加这几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其实也面临巨大养老压力,但是索性是,这一代人都是最容易积累财富的年龄,最享受时代红利的人,反而这部分是最有钱的。他们不仅不会要养老费,生病也都有医保或者大病统筹,剩下的自费就够了,还经常补贴给小孩。我身边很少有人有养老压力。

4)旅游

这是我特别问的,因为今年的消费和旅游数据是超预期的。问了下同学们,他们表达的意思,疫情还是彻底改变了想法,想多出去走走,也不是冲动爆发性的。另外还有原因,现在旅游确实太便宜了。

出行交通提前规划很便宜而且方便,通过互联网不会被当地宰客,餐馆很便宜,更重要的是,现在旅游压根不需要带纪念品在当地购物。因为现在网上可以买到任何地方的特产,大家也都经常旅游,不会特意旅游带东西给亲友。

有时候旅游人均消费金额下滑其实也不一定是消费降级,只是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多了,而且被宰的情况也不多了。

5)房子

特别问了他们对地产和房价的担忧,问出这个问题,大家都很纳闷。

房价降低难道不是好事吗?更敢花钱了,也更有钱花了。除了股民和投资客好像没人希望房价涨了。

房子是自住的,价格他们不关注家里有拆迁户或者多套的,也都是租出去,也不会想着去卖。

反而房价低了,他们觉得压力小了,而且未来升级改善更轻松了,也敢想了。

烟台作为北方最强经济地级市(万亿),也是最适宜人均城市,环境非常好。其实最贵的房子也就2万左右,市区周边能买到5000的海景房。刚需房的租售比普遍3%以上,公寓8%以上。大家对房子还有特殊情节,因为觉得钱买房子是才是资产,在手里很容易就乱花了。

6)车子

新能源车普及率不高,国内渗透率虽然很高,但是其实看来城市差异很大,小地方,新能源车还是新鲜东西,大家不信赖电池技术,不信赖续航,甚至认为高级点的老头乐。初中同学没有买新能源的。反而是高中同学北上深基本人人新能源,因为只有新能源能拿到牌照。

也能明显感觉到对国产的改观,但是骨子里还是认为BBA有牌面,也认为卷下去,车价降低也对他们是好事。

7)身材

中年肥胖非常明显。基本上,男同学婚后都爆胖,保持体型的基本没有。女的也在生育后,也难减下来。目测都是超重人群。有些婚前很瘦的也都明显胖了。

餐桌上也都谈起来贾玲减肥100斤,大家也都摆脱桌上的医生同学帮忙买司美格鲁肽减肥。同学说,基本上这东西医生也都在用,所以内部消化很大一部分。

有些同学并不了解这东西多神奇,而且对打针也很排斥(刚开始我也这样,一怕疼,二怕副作用),可能口服药会更让人接受一些。

其实皮下注射没有任何感觉,方便简单且不疼。

8)股市和AI

我们学的高科技,风生水起的AI,其实除了股民圈没人谈起,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AiGc,chatgpt,也没用过。

股市这次跌的确实非常出圈,跌的大家都知道,也都关心了我下。

多少也有人参与了股市,或者买了基金但是占财富比例极低,完全不影响生活,涨跌反而都是谈资。

以上,这次如果股民回家交流会发现,经济和社会没我们想的那么悲观。事物都有两面性,但是股民在长期下跌中,往往只看到最差的一面。

最后想起段永平的一句话

我想不出一句话可以面对所有人的忠告。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享受生活,那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希望大家都好,也希望股市今年好。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天道酬勤我午休02-17 23:31

现在买房子也不贵了,有些地方买房子比租房子合适了,北方最强经济地级市,世界最适宜人居城市,烟台就是。市区周边能买到5K的海景房。另外从我初中同学来看,孩子带给他们的是幸福,而不是负担。

全部讨论

不买房子,不生娃,享受生活,必然旅游相关,航空,机场,免税都是。

02-18 09:01

感觉你在说你的初中同学很多都是傻子

02-19 00:30

烟台这地方不好,冬天冷,物价高,工资低。

02-18 10:11

我的意思是,要想找投资机会,绝对要研究国家要干什么,减肥药?要看党员信不信,他们不买就一颗也卖不出去,普通人要增肥的,很多行业上,国家不出资金支持,一般也很难发展起来!

02-18 00:32

烟台整体民智开得早,独立思考得人多一些,与天然地理位置也有关。一直以来炒房的人就少,买新能源车的就更少。年轻人在海外以及超一线城市居多,剩下在老家的主要是躺平的,但无论在哪,大家三观还是差不多的,都活的明白,受外界杂音影响比较小

你没养过孩子不知道,老大12岁小时候感冒了药店随便买点💊就好。现在整体环境不行了,老二3岁,家长整天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不是新冠就是甲流乙流支原体,一发烧就直奔40度不吃不喝不吃药,崩溃啊!老怀疑国家被定向投病毒🦠

02-18 00:42

烟台哪个区的呀

02-18 10:00

我想给你补充一下,初中毕业后,没有进一步学习的,只有做红马甲的幸福!跑外卖,进厂,干工地的一生劳累,苦苦挣扎,过去出生率高是因为意外死亡率高,时时刻刻怕绝户所以人们猛生!本人农村户籍,高中毕业到城里打工!从打螺丝干起,恩斯迈厂里面的超市老板会和我聊,教我努力换职业啊,找个城里女孩啊什么的!打螺丝太痛苦我还真就去研究了!这也会多多少少了解到人们的生活差别!中国是9轨制度!

02-18 00:09

不同圈层,不同人群看到的确实是不一样,社会足够大,分层也足够多。有的人是享受生活,有的人是为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