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陶博士,结构紧凑的含义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20回复:94喜欢:577

我不懂技术与K线,不过陶博士说的上涨时的RPS强度,调整时要求结构紧凑,我觉得有道理。我是拿来主义,有用就看,没用就丢掉。

我原来喜欢低位挖掘,现在更倾向于趋势跟随,选逻辑最强,性价比高,走势最强的个股。

本文来自陶博士文章

很多朋友都曾经问我结构紧凑是什么意思?因为我说过我偏好结构紧凑的股票。

     结构越紧凑越好,强度越高越好。最好的结构是①同期指数有中期调整(从阶段最高点开始回调,到回调的最低点,最大调整幅度≤30%,否则就不是高度完整的中期调整了);②而个股是横盘不跌(周K线窄幅整理的时间越长越理想,中长线操作一定要看月K线和周K线);③此时的RPS必然会得到提升。结构越紧凑越好,强度越高越好。指数大跌,个股不跌,如果是基本面有支撑的个股就很值得关注了,一旦确认启动,要及时上车。    

   形态紧凑有一个要点:指数阶段新低,个股必须不能跟随新低。

    结构紧凑,与我前期文章中讲的高度完整的中期调整,其实也有非常类似的意思。

    进入第二阶段后的股票在稳固期的调整有时不一定会形成什么具体的形态,或者很难用具体的形态去套,这时候确定突破买点就要看股票结构是否紧凑,筹码是否集中,以下是判断这两点的具体方法:

    1 在大盘下跌时能逆势横盘或者温和放量缓慢上涨,最低要求是股票跟随大盘下跌,但量是收缩的,跌幅也较小,能提前企稳则更说明问题。某一日出现放量大跌甚至跌停则有结构不紧凑的一定可能,若该周跌幅很大,伴随大的成交量,则可判断为结构不紧凑。

    2 在调整期时较长的时间段出现成交量低迷,窄幅波动,最好出现多个十字星,结构紧凑。

    3 股价上蹿下跳,伴随大的成交量同时多日出现长长的上影线和下影线,判断为结构不紧凑。

    4 放量大阳后股价多日运行在大阳线实体上1/3以上,成交量收缩,结构紧凑。反之,放量大阳后几日即吞没了该大阳线实体特别是放量吞没,结构偏向不紧凑。

    5 创一年新高时是缩量的,一般结构不紧凑,创一年新高后易于调整。反之,创一年新高时是放量的,且之后缩量保持横盘,则结构紧凑。

    6 稳固期中下跌幅度过大,则结构变得松散,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使结构重新变得紧凑。

    7 跌破重要均线后能快速收复,结构紧凑;迟迟不能收复,结构松散。

   当然,结构紧凑只是我个人的偏好而已。因为这样的股票一旦确认启动,及时上车的话,不太容易触发止损。

    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股价的波动,而是你的投资未来会不会出现亏损。避免亏损的最好办法之一,我个人认为是选择一个无比正确的买点。一个无比正确的买点,买入之后,就没有止损的机会。

     同一行业的两个股票,如果一只股票上下无序波动,经常大阴大阳;与此同时,另外一只股票,相对地波澜不兴、相对平稳地波动。我个人一般来说,会喜欢后面这个股票。波动太大的股票,我一般不太喜欢。

    结构紧凑是暴利源泉

   重申一次,结构紧凑的股票,一旦确认启动,及时上车,几乎就是一个无比正确的买点,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因为没有止损的机会了。

筹码高度高度稳定如何理解?

     我曾经回答过,是指换手率低。 换手率低往往是长线牛股的特征之一。

       短线牛股的换手率通常比较高。

     长线投资股票,是有逻辑可循的。下面,我就简单分析一下换手率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的,只要用脑子思考就能想通的。 

     如果一只股票的基本面非常好,值得长线投资,那么,首先,熟悉公司基本面的业内人士会开始买入,他们买入后,不会在短期内卖出的,这部分筹码就沉淀下来了。

     其次,长线投资者在分析公司基本面和做出价值评估之后,也会慢慢开始买入股票,他们买入后,也不会在短期内卖出的,这部分筹码也会沉淀下来的。

    再次,当股票价格开始向上走出良好的中长线趋势时,我这样的中长线趋势投机者,也会开始买入股票了。我如果认为自己买对了的话,我也不会在短期内卖出的,我买入的这部分筹码也处于锁定状态。 

     一个股票的股份数量是有上限的,当越来越多的筹码沉淀下来、处于锁定状态之后,那么,每天的日换手率,要想达到50%以上,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那么,换手率趋于下降、甚至很低,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所以我说的筹码高度稳定就是指换手率低。

     反过来,如果一只次新股票的换手率已经趋于下降,那么,成为长线牛股的概率在上升。这是可以互相佐证的。

      那么下降到多少就叫筹码高度稳定?10%? 5%? 3%? 1%? 有没有具体的标准呢?

    我很坦率地说,没有。

     一般来说,上市时间越久,换手率可能会越低。流通数量越多,换手率可能会越低。

     因此,换手率低(筹码高度稳定)更加适用于次新股。这也是我喜欢在次新股中选择长线牛股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两只次新股,市值接近,上市时间相差半年以内,如果一只的日换手率在10%以上,另外一只基本稳定在3%-5%左右甚至更低,那么,显然,我认为,后一只成为长线牛股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前面那一只。当然长线牛股,放量大涨确认启动的那一天,换手率超过10%是可以的。

     简单地说,如果是选择长线牛股,我前面提出的次新十倍股候选名单,我肯定不会选择日换手率超过10%的股票,我个人更加偏好日换手率在3%及以下的股票

全部讨论

2023-05-13 14:29

这种发展的目标就是量化,否则看起来有道理的实际测试结果不一定行,而人眼的统计太主观不可靠。

2023-05-13 15:08

很多年前就注意他了,好像也是成都人,比较自负。陶基本算是把“术”发挥运用到了极致的人了,目前的市场,如果没有对“道”的悟性,那也就是降维打击。

2023-05-13 14:05

涨的时候像弹簧,跌的时候像磐石。

2023-05-13 18:07

行大认同的大v还有人在贬低,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是觉得自己比行大厉害,还是觉得自己比陶博士技高一筹呢!

2023-05-13 15:08

结构紧凑

2023-05-13 14:47

这不就是看筹码、跟庄

2023-05-13 14:35

学习

陶博士的所有交易文章我都打印出来研读。 基本就没有大亏过了。问题是,经常买单高点,也经常卖飞。

2023-05-13 14:04

学习

2023-05-13 14:32

结构紧凑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