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0
回复@saji_ren: 并购后整合是很难的事,尤其跨领域并购,企业文化,协同性整合起来没那么快。这东西一旦很快很多就是在拉警报了。不要对着期望很高,好的并购机会可遇不可求,一点看法//@saji_ren:回复@农夫种田:1.只能说大致上这个计算方式能成立,但估算的东西太多,因此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意义不大。环节多,估算多,其实就是脆弱~
2.假设估算细节都正确,以上仅考虑了现有资产的内生增长。而以我们对海尔系的了解,他家主要是外延式扩张,这块是没法按计算器的。
个人浅见[贴好运][贴好运][贴好运]
引用:
2024-06-14 23:47
1、医院:
体内有3家医院,四川友谊,苏州广慈,重庆友方,最后一个可忽略。医疗服务主要体内的医院就是前两家,23年的收入和利润如下图,净利率苏州广慈11%多,四川友谊约14%多一点,无意间看到四川友谊的所得税税率是15%,比广慈的25%低………不知道四川友谊是普通还是个例,知道的老伙伴们...

全部讨论

06-18 11:59

至于您说的并购一旦太快就是在拉警报,这也正是我不看好同行业的海吉亚的原因之一。

06-18 11:54

此外提出一点不同看法,整合风险对于大并大,或者小并大,如你所说整合难度极大。因被并的大,不仅体现在表观的体量,还体现在经营风格及企业文化,一旦失败得不偿失!
相反,以大并小,本质上和整套生产线上加个部门,车间更为类似。据我的观察,海尔系更多的并购是大并小…
因此,至少在盈康和海生上,我看好的股价催化剂,正是其并购扩张战略

06-18 11:49

并购的确是双刃剑,因此我尝试不带主观色彩的预判。
现象之一,盈康自海尔系入局以来的并购,不论在医院还是器械,都实现了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具体详见历年财报,不再赘述。
现象之二,纵观整个海尔集团,哪怕是基础的海尔电器,都是长期的并购扩张战略,更不用说两家创板和科板公司了,基本保持每年1-2家的并购。因此,说它是好手有点乐观,说它是老手比较中肯。据我目前所知,没有并购后整合失败,然后无奈剥离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