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财富公司700亿造假,完全没底线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三足鼎立(TIAA026025)$ $牛二十精选(TIAA026064)$

全指股债利差:1.39%(-2%-1.5%),定投倍数1.4倍(0.6-1.5),仓位85成

没啥新闻,A股尾盘翻了白眼,市场冷清的像坨翔,聊聊最近海银财富700亿造假那事吧。

事情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本来海银出现兑付问题,我以为是房地产行业下行的缘故,

结果有记者走访之后,发现原来海银的投资标的基本都是造假,简直刷新三观....

大致行骗流程如下:

1、 和房地产公司谈融资项目合作;

2、 搞到项目的具体资料后,做成项目书,虚构保底、抵押协议;

3、 找理由取消和房地产公司的融资合作;

4、 制作产品PPT给销售培训;

5、 产品开始在全国网点推广诈骗;

据说为此海银搞了上千家空壳公司来做项目主体,

各种交叉嵌套累计做到了700亿的规模,

账目复杂到老板自己都搞不清,

对外嘛,宣传都是合规的金融产品,结果一穿透基本都是自融,

当然海银也不是分文不投,有的也投一点,

比如成都的JY嘉和系列的债权项目,他们是发了15支产品,募了17.6个亿,

结果现在查出来实际到账只有2000多万,剩下的17个多亿都揣兜里。

虽说有的公司是真投给房地产,拿不回来了,只能证明眼瞎。

但海银直接连投都不投,全搞自己的腰包里这种骚操作,

说明是真坏

后来随着房地产公司的集体暴雷,海银以房地产融资为包装的项目彻底卖不出去了,

老板没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他也是“耿直”到可爱,对外发售年化10~15%的金融酒,

简单说就是卖给客户一种昂贵的白酒,然后承诺一两年后高价回购,

这酒根本不值钱,你1000块钱从他那里买来的酒,你自己100块钱都卖不掉,只能指望海银财富来回购。

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庞氏骗局,这个时候海银问题已经暴露的很彻底了,

接着就是大面积停止兑付,就在最近聊兑付方案的时候,海银也没忘了坑投资人一把,

怎么办?海银财富说可以兜底,但要求呢,投资人要现金投入一部分。

比如针对大客户,投资人有700万元的投资款没有兑付,

海银拿出一套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抵债,但投资人得补足300万元的差价。

针对小客户,向投资人提供价值135万元的“健康理疗套餐”,其中100万元用于抵债,剩下的自掏腰包。

实际上商品价值远到不了这个数,所以又是一场二次收割。

哎,只能说从P2P到私募、从城投债再到信托,从财务造假到违规减持,

这几年几十上百亿的骗局,咱都已经看得麻木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保持投资的信心,是真难。

也难怪小白都说,你不理财财不离你,我也从不理解到开始理解了

………

今天操作无,继续耐心躺平,最近也没啥太大的机会,均衡配置中。

1、 康方生物盘中一度上涨80%,主要是新药实验结果不错,据说对肺癌治愈效果三期优于对手,遂暴涨。这些标的成天过山车的,主要是因为旗下上市新药较少,一个上市药就抵市值几百亿,遂在新药公布临床结果时常常暴走。比如恒生医疗的第一权重股百济神州也就3款已上市药,市值也过千亿了,这也导致指数的走势有时跟着临床实验一起走...因此像标普生科这种等权重加权的方式,确实会更平稳一点。

2、 OpenAI正式重启此前被放弃的机器人团队,OpenAI是之前马斯克联合其他大佬一起创立,现在这俩成了死对头,马斯克搞AI模型, OpenAI搞机器人,看来要斗个你死我活才行了,内地机器人指数今天上涨2%,但年内下跌14%,感觉按照马斯克和内地的关系,后续把机器人单子放内地合作来做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板块估值都很高,入坑谨慎。

3、香港保监局公布2024年1季香港保险业数据,内地人赴港投保了156亿港币新保单,同比增长62%,港险数据体现了run钱热情,这些保单一般是5年到10年缴,所以实际出海金额可能还要翻五到十倍,内地资本出逃需要持续消耗美金储备,所以人民币承压自然也是大概率事件了,我猜后边趋势加剧的话,很有可能外汇也会进一步收紧或者进行一定的限制...

@蛋姐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