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奥迪加电,“新瓶装旧酒”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导语:借用中方力量联合开发全新的本土智能纯电车型,对上汽奥迪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5月20日,奥迪与上汽集团联合宣布,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这是继去年7月份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后的进一步深化。

根据协议,奥迪将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该平台为上汽奥迪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首批车型是覆盖 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合作官宣之前基于此次合作的联合项目管理团队已经成立,由来自奥迪的宋斐明担任CEO,引领并推动合作落地。公开资料显示,宋斐明在大众汽车集团拥有25年的工作经验,此前曾担任奥迪汽车股份公司A级到C级细分市场电动车型系列负责人。同时,由上汽集团子公司零束科技为该合作项目提供汽车智能技术。

从双方发布的公告内容来看,此次合作不同于此前中外合作的是上汽集团充当的更多的是智能电动技术输出角色。

对此,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奥迪汽车拥有强大的高端车型产品定义、整车研发和工程技术能力;上汽集团智能电动创新技术行业领先,双方将通过此次合作携手“技术赋能”上汽奥迪,全力支持合资品牌抢跑新赛道、抢抓新机遇。”

这在业内看来,此次奥迪与上汽合作的加深有望让上汽奥迪摆脱“无米之炊”的窘境。

上汽奥迪成立于2021年上海车展前夜,更严谨地说是正式成立,毕竟身为奥迪在华第二家合资企业诞生并不顺遂。早在2016年,上汽奥迪即将成立的消息不胫而走,但紧接着就迎来了一汽奥迪旗下经销商大面积不满,彼时更是有经销商对奥迪示威,“如果奥迪不终止与上汽大众方面的合作,将联合全国经销商暂停从厂家提车。”

为稳定一汽奥迪经销商的情绪,这场风波以上汽与奥迪暂缓合作计划结束,项目因此被搁置。直至2017年,上汽、奥迪以及一汽奥迪经销商三方终达成共识,前提是未来上汽奥迪与一汽-大众奥迪渠道、销售并网,只有一个网络渠道销售奥迪产品,以保障一汽奥迪经销商的利益。

此外,还包括奥迪承诺在完成90万辆的销量目标后再启动上汽奥迪项目,而年销90万辆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也是上汽奥迪直至2021年才正式成立的原因。

到今年4月上汽奥迪成立已满三年,截至目前仅有A7L、Q5e-tron和Q6三款车型在售。其中,A7L是上汽奥迪推出的首款车型,一度被寄予厚望。彼时,上汽奥迪定下了月销3,000辆~5,000辆的目标,截至目前其月均仅1,500余辆,上市三年仍未达到月销目标。

此后,上汽奥迪推出与上汽大众途昂同平台的SUV车型——Q6(中国特供版),上市后销量也不理想,三年累计销量不足万辆。

新能源车领域,上汽奥迪目前仅有Q5 e-tron一款车型,其智能科技配置较少,车型亮点不足以致市场竞争力不足。除产品自身竞争力不足外,实际上这也与奥迪将更多资源倾斜给一汽有关。

截至目前,包括奥迪Q4 e-tron在内一汽奥迪旗下有多款新能源产品在售。不仅如此,在上汽奥迪项目谈判同期,奥迪与一汽与还成立了“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目前该项目(PPE)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包括奥迪 A6 e-tron 和奥迪 Q6 e-tron 系列的三款车型将陆续投产。

或是基于自身电气化产品的匮乏亦或是与一汽奥迪形成差异化,上汽奥迪开始“补课”。去年7月上汽与奥迪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结合各自优势来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

该合作官宣不久后,智己汽车联席CEO在成都车展接受采访时透露,“上汽和奥迪合作项目基于智己平台合作,考量的是智己平台在底盘、驾控架构等机械和三电物理操控方面都是最顶级的水准,而且未来的技术天花板是无限扩展的。”

在业内看来未免有“奥迪版换壳智己”之嫌,届时未免得不偿失。毕竟,目前被视为上汽“头号种子工程”的智己仍未在市场打开局面,成立至今历史累计销量5.6万辆,于累计销售不足5万辆的上汽奥迪而言,可谓是上汽高端化的难兄难弟。

不可否定,上汽奥迪试图通过强化本土化合作,补强在智能化等领域的不足的初衷是正确的。但借用中方力量联合开发全新的本土智能纯电车型对上汽奥迪来讲既是机遇,同样也颇具挑战,能否改写其身为豪华品牌“叫好不叫座”的窘境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