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顺势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3
1.根本没搞明白老余为啥搞智选,华为里面不会允许一个年年亏本的业务,亏损3年就要下课了,车BU如果只做HI模式什么时候能到100万盈利门槛?北汽,长安的Hi模式一年卖了多少?
2.德国博世为啥能成功,那是因为汽车发明的第二年博世就成立了,也就是说博世属于汽车行业的开创者之一。所以后面成立的大众奔驰等车厂会用博世的零部件。现在华为作为一个车届新玩家,凭什么让车厂觉得使用你的东西会更有竞争力?结果就是搞了3年只有长安,北汽两个合作伙伴,加一起一年买不了5万辆,老余作为车BU老大要承担盈利的KPI,只靠HI模式什么时候盈利?如何破局?所以才有智选模式诞生,问界的结果大家看到了。智选的成功,也是建立在车BU基础之上,这两种模式不是竞争关系。

热门回复

智选这模式太强势了,从产品设计,到系统方案,甚至到渠道华为都要主导,本质其实就是下场造车了,但却束缚了一层锁链。我不是说华为下场早车不好,相反我也认为,智选不如亲自下场,下场造车才最能发挥华为的战斗力,取得最大的利润。但是付出的代价,我也说了,就是一二汽,上广汽能不能死的问题,反垄断的问题,我自己的判断,任老爷子并不想这样。
如果华为还坚持不下场,搞这个阴不阴阳不阳的智选,这是个封闭生态,智选要灵魂,总有其他家不要的,最后也一定会有体量差不多的,更加开放的,不要灵魂的供应商,比如小马,比如魔门塔站出来,这恐怕是整个华为都不想看到的。

这就扯了,先不说华为对造车重资产有没兴趣,下场了以现在的华为胜算有多少?要钱的业务太多,现金流撑不住,毕竟没有几个荣耀可以卖

不强势内置华为基因,消费者根本不会买账,因为消费者对华为品质和技术认可度非常高,靠hi模式那点可怜的销量更不可能让华为零部件高端化成功,智选模式只是被动选择,大嘴说得好,国企要技术没技术要产品没产品要渠道没渠道要营销没营销,而其它传统合资车国产车新势力宁可抱英伟达大腿也绝不把灵魂交给华为,你说让你玩你怎么玩?

老余搞车可不是为了拯救另一个亏损部门。因为消费者业务萎缩严重,他需要再次强大。车bu给老余挂职是为了让bu强大的,当然他怎么可能强大别人的部门呢,弱化才对。车bu只有一个长安合作了,只要长安也不搞了,车bu彻底弱化,那么他才能归为一统。但实际上搞了那么多小动作也没达到目的。反而这下彻底失去了bu。说老余对bu负责太假了,你看bu现在搞去合资说搞就搞,搞bg试试[斜眼][斜眼]老余在bu就没话语权。

智选是100W台盈利,HI模式估计不止100W。关键是国企的风格大家都懂,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