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周记20240519:合理判断投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5喜欢:6

本周股市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是显而易见,很多利空消息靴子落地,比如阿美莉卡各种花式加关税,而国内则各种利好政策在不断积蓄,尤其是关于房地产的,这种影响是最广泛而深远的,市场的逐渐交还给市场,这对于一大批相关产业回到市场经济轨道是很有必要的。房地产行业的自身体量和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太大了,房价上可能仍然是下跌的,但是对于活跃整个市场,平滑过渡到新常态是至关重要的。

宏观经济没有哪两个阶段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在适应新的情况,哪个国家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政策设立实施虽然是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逐渐调整,根据效果来一步步推进,很少看到急转弯,这些年大数据和数字化的运用更有利于政策不断修正完善。

从数据上看,经济确实在缓慢恢复活力。最近看到高铁开始在局部试探性涨价,拉开通胀的序幕,对于是否正确肯定是有争论的,因为它有公共事业属性,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必需品。这种情况出现的效果如何,什么程度算适度,能否有效引导良性通胀出现,在经济理论方面是找不到头绪的,因为我们在体制和经济结构方面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是非常罕见的。从研究的角度,值得学者们持续关注。

上周周记写了自己“由强逻辑推演到明确预期改变”的投资思路变化,有几个朋友也和我有过讨论,不过大家的心思过于专注于光峰科技一只标的上了,这样容易忽视更重要的超越个股的个人投资体系建设。

其实两种思路并不是完全错开的,也并不完全矛盾,但是股市的发展思路也在走向成熟,我们的投资在以生意本身为基础之上,要尽可能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与股市大环境健康发展相协调。

浙江荣泰为例,根据公开的官方信息,很容易确定公司订单在上量,但是市场没看到或者忽视了,这就是暂时性局部失效,那就存在介入的可能。这个订单数是很容易计算的,为真,那么成长性很可观,从24年1季度财报推算,其实是在逐渐兑现。都是公开数据,公司的业绩爆发应该就是24年下半年到25年上半年。这就是明确的预期改变,并不需要强大的逻辑推演能力。

但是如果连续财报都不支持这种思路,那就是预期反向改变,这才可能会是促使我们减仓或者清仓的原因,而不是市场的炒作节奏,这就是追求的确定性。

但是你能说投资浙江荣泰没有一点逻辑推演吗?不能,其实现在就是在等待逻辑兑现,只是投资时机的选择决定了逻辑推演和明确预期改变更偏重于哪一种,两者并不矛盾,也没有什么挣扎的。

那如果逻辑实现了数据体现了,但是股价不涨反跌呢?这就是好机会,出现的概率很低。

那什么是不好的呢?就像光峰科技这样,逻辑没实现或者实现的效果不好赔本赚吆喝,赚不到钱。

不好中的好是什么情况呢?逻辑没实现,股价却涨了。如果你投资之初是基于生意的眼光而不是炒作的由头,那就要赶紧采取措施处理。

上周记录了光峰科技的一些数据和问题,争论和问题很多。

我认为无论怎样做推演始终要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否则就是无端的臆想,毫无价值。上周周记我们给光峰的过去一些财务数据做了演算,结论是很可怕的。那我们基于未来再给他算算,顺便理顺评论里一些问题。

光峰现在押宝在车载赛道看着很光鲜,其实内外部面临问题很多,我们作为投资者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

内部的问题其实最大的。之前的香港光峰投资失败拖累很大,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23年一年关于GDC那部分亏损了7000万,今年会继续亏,拟出售还没出售,怎么都是亏。峰米公司都不用深究,亏损减少肯定就是收缩了(因为车载业务增加,影院业务增加,但是总营收没涨),各项费用也下来了,营收那就更没法看了。就这两项就够喝一壶的。至于大家总是抱怨的投资者关系的副总裁之类真的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内部管理问题肯定是有的,公司没有狼性,太软了,C端营销方面这几年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再说到车载业务,大家总说这个前景光明,可数据出来了你们真的给他算过账吗?问界M9一季度,卖了8000辆左右,按照车载上车率80%,6400辆,4800万,单台价格大致就在7500块。

那你们觉得一台赚多少钱合适?我说不赚钱你们不信。那好,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基本假设,光峰的产品最赚钱的肯定是影院的业务线,车载上车适配净利润率不可能高于它,而汽车座舱零部件的厂商,大部分都在5%上下浮动,我们基于光峰最好的业务参照,给它10%,这个假设就是1台赚750块(其实可能是赚不到的),那按照M9今年12.5万辆订单,光峰10万台上车,整年利润7500万而已,你甚至可以给1亿。至于你们提到的其他车型的车灯,现在已近年中,影子也没有,即使有,也不大可能创造M9这样的奇迹。HUD很可能是做二配,价值量就更低了,今年根本不可能上量。问界M9就是光峰今年最好的逻辑实现,已经得到了验证,如果连这个都不认,那也就快成为多年来困在华大基因里的祥林嫂们了。

今年营收肯定是会大幅增长的,这是可以根据问价M9的销售算出来的,按照光峰在1季报的财务打法,估计中报利润也会报个正的,但是怎么凑出来的就不知道了,很可能会继续降低研发投入,那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就看车载能不能爆出超额收益,我真心希望我是错的。

抛掉所有那些拖累的业务,回到最好的年份,加上车载业务,光峰的极限利润是3亿,假如从生意角度出发,你愿意给多少估值?30倍估值就是90亿,50倍估值就是150亿,星辰大海1500亿就是500倍估值。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给就好。可是你们仔细看,这些假设已经从不同角度放大了多少?至于那些HUD和彩色激光大灯到底会在未来几年给光峰带来多少利润,光峰现在到底在干什么,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外部环境呢?最不好的就是我认为华为会逐渐使用自己的产品,因为这个领域华为自己并不是零,甚至早就有自己的方案,只是由于光峰的技术优势和价格没有用,但是不追那就不是华为了,还记得当年的寒武纪吗。而光峰在干什么呢?他在缩减研发强度和投入以使自己的财务数据好看。

我最担心的可能还不是海信视像这样的投影技术进入者。如果我们睁眼看世界的话发现极氪009内置了一块LED屏,尺寸是43英寸,小鹏X9后排则是一款超薄可向上翻折的21.4英寸LED屏,所以光峰的激光投影车载完全不是唯一技术选择。

高价值还能走量的车型能有多少?小米SU7那么想装X,都不敢用光峰这些炫酷的设备,低价车就没有可能上,更不用说上量。光峰科技剩下的我认为炒作价值远大于投资价值。

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只去臆想未来,还要买的便宜,那么逻辑实现就可以慢一点甚至不实现,买贵了就难受,有的就需要买单,当然也可以像胡锡进那样想,只要我不卖那我就没赔钱。

结果没出现之前我们大家都可能会有所畅想,但是得到初步验证之后,是否符合预期还是要根据数据和事实来进行调整,使下一步的猜想更加合理化。

关于光峰短时间内也就写这么多吧,数据都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算自己的账,但是不能太离谱,如果只是为了安慰自己,而不去寻找合理路径,那真的毫无意义。

我的股票持仓品种没什么变化,光峰科技迈瑞医疗中控技术麦格米特博威合金浙江荣泰佐力药业海康威视顺络电子晶盛机电。这周主要是加仓了博威合金。

博威合金当时替代了天合光能成为了新能源和AI上游新材料的唯一双料持仓。这次阿美莉卡加光伏关税加到了越南,博威大跌还是挺超出我预期的,这个影响有这么大吗?我不太理解市场的反应,也许是有意为之吧。美国的光伏产业就没有能打的,大部分纯纯依靠进口,对越南加这点关税也就是恢复性的,从总体的角度其实对于博威这种要在美国建厂扎根和在国内根本没有产量的是不会有大影响,甚至是有好处的。这个不好解释,回顾一下我们国家汽车市场的进口车初期情况就大概了解了,那些关税并不能阻止进口车进入中国市场,直到我们自己的汽车产业足够强壮起来才把进口汽车挤到了角落。而阿美莉卡根本没有这样的光伏产业基础,全都是脏活累活,十年八年都缓不过这口气。真要挡住了一些公司,那美国市场光伏产品价格不得嗖嗖涨啊?不卷不好吗?对产能在国外的博威不是好事吗?

而且买之前我还特意又去确认了一下博威合金的财务数据,这不是很清楚吗?24年1季度的业绩增长已经开始主要来自于材料领域了,这是看不见吗还是根本就不看呢?我不理解,但我可以买点。

牛市来不来咱也不知道,但是股市环境在改善,利好在堆积,这是事实。我就是想啊,下周博威合金如果还能大跌,那我还可以再买点。

精彩讨论

都不是05-19 20:45

没啥不确定的,这件事要看整体。
举个例子,改革开放伊始我们的进口车税率最高220%,1994年排量在3L以上的税率下调到150%,3L以下的下调到110%;1997年,这一税率再次降到了100%和80%;2001年,中国加入WTO,关税分别为70%和80%,后来又逐步降低,直到2023年,如果不是国产电动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高端进口油车其实仍在享受技术红利,即使合资了,进口汽车的品牌也是在吃红利,这个红利期是将近40年。
当你的产业链足够弱,而需求又一直在的时候,关税大概率挡不住进口和外资品牌。现在是攻防易手,所以这件事一定要看整体,要知道事情的大致轮廓,才能想明白。对大美来说,中国光伏产业的红利期还很长。这和当年趋势是类似的,加关税,我们现在也在开始在大美建厂,合资,几乎一模一样。

沉思的小朋友105-20 05:23

有自己的思考不错,而不是单纯简单的结论

全部讨论

05-19 16:43

对越南的光伏,201关税是恢复,但还有双反调查呀,这个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您怎么看呢?

05-19 13:59

评价光峰很客观中肯了,天花板就那么回事,即使有技术产业化实现弱还是浮云….不过等会光峰铁粉又要来说你不适合做成长股

05-20 16:00

浙江荣泰,现在固态电池是发展趋势,按照我的理解固态电池不需要被动热失控云母件,荣泰的投资者问答有这个问题但董秘没有明确回答。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荣泰是不是想象力有限?

05-19 20:10

你把恒生电子清仓了??为什么?

有自己的思考不错,而不是单纯简单的结论

05-19 13:55

对于博威真不错

05-20 21:22

05-20 01:35

投影在白天及灯光下使用,就是投影的噩梦,如果承认这一点,上限就不会太高,投影总销量滑也证明了这一点!独臂求生总是很难!

05-19 21:43

这个评价很中肯。车载投影,小鹏曾经用过,现在弃用投影改用LED,是非常值得推敲。

05-19 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