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房价和股价的角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27回复:11喜欢:41

对于任何事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观察、思考的角度,很多时候,因为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是截然相反的,那自然就有对有错,因此,思考一下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房子,一种逻辑是北上广深房价堪比发达国家,租售比低,人均收入却比发达国家低很多,所以,中国的房价要跌,这种论调在十年前、十五年前就很盛行了,这些看空房价的经济学家也一直被市场打脸。

还有一种逻辑是从供需角度看待,比如土地供应和人口流入等指标,得出的结论是房子供不应求,所以,房价会涨,而且可以精准预测到哪个城市的房价会涨,哪个城市会涨的好等。

对于两种角度看待房价的人,如果投资房子,就会做出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我以北京为例说一下两种角度、两种策略的结果。

1、北三环大钟寺,三环内三环旁,出门50米就上三环、就到大钟寺城铁站,就在字节跳动新办公室旁50米,可以说是极好的位置,有一栋叫华杰大厦的楼,目前在售房产单价2.8万,比住建委过户的时候规定的最低指导价都低,100多平米的房子卖不上300万,而且,挂牌出来的房子可能一两年都卖不掉,50米内的老破小住宅单价都有近10万,同样100平米的房子华杰租出去月租金1.5万吧,租售比在5%,100米三环外的太阳园租售比不到1.5%。

如果以租售比的角度来购房,显然买这样的房子是超值的,但是,切记,这样的房子不升值,而且还不好卖,事实上,北京市写字楼的行情都差不多这样,租售比都能做到4-5%左右,但是你持有可能无论多久房价都不升值。

2、同样是北三环,同样是三环内三环旁,距离大钟寺也不远,就在往东2公里的马甸桥旁,有全北京最好的学区:西城德胜片区,房价高达15-20万/平米,租售比就不要看了,下不去眼的,但是,房子成交极其活跃,最近听说,房主报价后,隔几天就再涨价,或者成交价比房主报价还高,因为买的人多,买房者之间就把房价抬上去了。

同样位置的房价可以有5倍以上的差距一样,每个价格,都是市场给出的,千万别说买学区房的人是韭菜是SB,事实上过去的历史证明,任何时间买学区房卖的时候都是挣钱的,从供需角度来分析,那么,买德胜的房子,其实是挺值得的,而且可能未来N年都值得,因为将来你卖的时候,既容易卖掉,卖的价格还更高。至于现在买未来是不是韭菜,那要把北京市历年儿童出生数量、历年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升学比例等列出来才行,单看房价就说贵,肯定是错的。


对于股价也是一样,

一种角度是看分红好,看股息率高,看估值低,等等逻辑,然后,推测,我能从这个股票中赚钱,股价不长我也可以吃股息嘛,这是此类投资者最常见的逻辑;

另外一种角度是看成长性,看未来,当然,很多所谓的未来其实都是泡沫了,但是,你会发现,这个角度的股票,通常情况下会涨的更好一些,比如美股那几家涨了十几倍的中概股。


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投资逻辑,自然,就有人赚钱多,有人赚钱少,很多人会执着于自己的信念,还一定要证明别人错了,因此,也可以经常性的在雪球上面看到各种撕、各种冷嘲热讽。

我个人觉得,投资,是不应该给自己的思维设限的,即使不认同别人的逻辑,但是要理解别人的逻辑,理解市场,大凡对市场有了深刻的理解,就会知道每个价格背后,都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合理性,而不是荒谬的。

全部讨论

2021-01-17 21:51

前面都挺同意,结论不同意,价格是真实的,但不一定就不是荒谬的。

2021-01-17 23:27

想起前几年火过的一句网络名言:傻叉的共识也是共识。
出现这种共识,是有原因的,或者说是有理由的,但这种共识本身并非合理的。
所以,有人相信这种共识,有人利用这种共识,而我只会选择理解这种共识。
不知老韩是不是这个意思。

2021-01-17 21:56

在广阔的世界面前,每个人都是人无知的。

2021-01-17 21:59

最近看 米赛斯 人的行动。感觉,股票是标准品,交易背后是一群人,价格相对合理。房子是单品,所以成交价具有偶然性?价格具有随机性?

2021-01-18 17:55

能涨都是合理的,无论是因为股息还是成长或者是因为其它随便什么,问题就是搞不准能不能涨

2021-01-18 08:12

经典

2021-01-17 22:56

你这么看华杰大厦, 它是中石油,重周期股,高光时刻有,很久以前, 你说的那个什么学区房,也是超久超强顺周期股,还在一直顺下去,所有人包括我 也都相信还会顺下去的顺周期, 市场也没有给出什么一致性的反噬? 金融结论大多不靠谱,金融本身就是变化的

2021-01-17 22:37

正是需求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才形成了金融市场。酸甜苦辣咸才是完整的世界,相互攻击是思维局限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