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药股暴雷,谈指数基金投资的集中和分散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7喜欢:22

本文首发于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财政部联合国家医疗保障局的一个通知《关于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直接让生物医药板块市值一日蒸发了1300多亿,领头羊恒瑞医药大跌5%,长春高新跌了4%,溯源此次事件,大概率是由于之前康美药业事件影响太恶劣,以至于监管层坐不住了,来个财务彻查。

具体可见东方财富一篇文章《监管查账,市值“吓跑”1366亿!医药行业背后“黑金”链条大起底》,里面很多数据统计,值得一读。

在昨天的下跌中,代表着龙头医药股的300医药(29只)跌了4.07%,指数跌了4%+,非常雷了。而医药100下跌了2.33%,显然,在下跌中,分散投资回撤更小。而对医药的指数投资明显地存在300医药好,还是医药100好的争论。

刚好借医药暴跌,谈一谈投资的集中和分散。集中和分散一直是投资过程中争论颇多的问题。两种投资方式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巴菲特的老师和好搭档。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将资金分散到30多只股票,而芒格则建议投资者将资金集中到少数几只股票。

一、集中与分散的利弊分析

先从利弊简单分析集中与分散。显然,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黑天鹅的风险,从而降低整个组合风险,“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便是其形象比喻。

2013、14年间,由于塑化剂风波及国家打压公款消费,茅台一路下跌,最低估值跌到10倍以下,即使是优秀如茅台,尚有可能遭遇如此境遇,何况其他股票。而在投资实践中,很多个股投资的大V也难免踩雷,何况普通散户。

分散投资固然重要,我们也不能为了分散而分散,有些散户对自己的选股能力极度没有信心,不到十万块钱分散投资了近十只股票;有的在投资的过程中,或因抄某大V的作业、或看到哪个专家推荐,又或者是为了追高某支股票等各种原因,导致不知不觉仓位越来越分散,这些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分散太多,减少了波动,同时也降低了组合的超额收益。

因此,分散要适度,要根据资金量做总体规划。此外,分散的标的也尽量是确定性比较高的,一堆三好学生的集合,整体成绩不会差。如果分散投资的都是那些估值畸高的成长股,被疯狂炒作的妖股,甚至财务有问题的股票,那么这样的分散总体收益一定不会太好。

这里插播个段子,“聪明的我把资金分散投资了N个P2P,结果现在所有维权群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因为实在太经典,至今难忘。[笑]。虽然是玩笑,却道出了一些投资者对分散其实存在着误解。因此,分散亦要高质量的分散,适度分散。

再说集中,集中投资的好处是可以将资金重锤出击在自己确定性高的标的上,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例如,如果今年你集中投资了中证白酒,你几乎可以跑赢95%以上的投资者,因白酒年初至今收益52.9%,牛冠全场。

但是,如果今年白酒没有表现得这么好呢?毕竟投资收益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估值推动和业绩拉动,两方面都要满足。即使业绩好,也要市场对其业绩给予肯定。

综上,对于投资的分散和集中,我认为是优质集中,适度分散

二、指数基金的分散与集中

下面说回指数投资,其实指数基金的投资本身已属于分散投资,你买入沪深300指数,相当于分散投资了一揽子股票。但是,这不意味着,只要我们投资沪深300就行了。

撇开择时不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优选聪明贝塔策略指数以及行业指数来获得超额收益。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指数基金也是林林总总,宽基,行业,策略,风格,此外,还有商品,债券。我们在配置过程同样要遵循优质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我把一些持仓比较集中的指数简单做了总结,详见下表:

当然,有些行业指数基金,例如中证白酒地产等权保险主题中证银行,因为必须同属一个行业,成分股总共就不超过30只股票,当然是非常集中。一般来说,成分股数量少,并且以市值为加权方式的指数,更容易权重集中于头部几只大市值股票。

在指基投资的分散与集中的讨论中,支持集中的观点大致有:指数本身就是由一揽子股票构成,股票越优质,组合的收益当然越好,因此指数中头部优质的个股占比越大,权重越高越好。而其他公司,虽然占比不高,也起到了一定的分散作用,降低了持有个股的风险。

某行业大概率以后会强者恒强,因此排名居前的公司占比高,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因为他们更乐于投资阿里腾讯占比近六成的中概互联、29个大型企业构成的300医药

而反对派的说法有:指数过于集中,则组合容易被某行业或个股绑架,例如,300医药29只,恒瑞一家就占22.86%,中概互联收益绝大部分取决于阿里腾讯深证红利40只,格力美的就占了24%,主要消费41只,茅台五粮液就占了31%,如果看好这些公司,干脆直接投资这些个股。

还有人认为,指数过于集中某行业或某些股票不利于策略的发挥,例如,价值因子,选出来大部分都是银行(因银行PB很低)。因子其实有一定的行业属性。因此,在编制策略的过程中,为了能使策略有效发挥,会给行业或个股在指数中的比重规定上限。

众说纷纭,关于分散与集中孰优孰劣,其实很难给出一致的答案,我总体还是以选取高ROE,低估值的指数为原则;同时,由于行业也属于风险因子之一,其稳定性不如行业更分散的宽基,因此,行业指数的配置,合计务必不要超过30%。

我的指数基金配置思路,详见以下链接:详述我是如何进行指数基金仓位配置的

总体配置思路:在跟上沪深300的前提下,再考虑如何超越。而我们这里的超越分两个层次,一是SB策略指数(如:300价值长期来看跑赢沪深300);二是优质行业作增强。

that's all. 关于指数基金的相关阅读,可见我的置顶文章。您的转发和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不在此山中。定期更新A股全市场估值水平及仓位建议。

今天端午节,祝小伙伴们节日快乐!

@今日话题 #买基有攻略# $沪深300(SH000300)$

全部讨论

2019-06-07 09:26

本来smart beta有聪明的意思,结果被你缩写成SB,米一定是被投资耽误的段子手

2021-08-22 21:01

+

2019-06-07 12:33

专业,简洁、流畅。

2019-06-07 07:57

文笔流畅,内容丰富,有图有数据对比,姐写文章的水平越来越高了,粉丝数量也是一天天往上窜,可喜可贺。另外请教一下:SB策略是啥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