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五泸汾崛起之谜——名酒品牌演进史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8回复:76喜欢:237

白酒最早是人类观察到粮食或浆果腐烂发霉之后会发出独特的香味,重复改进这个过程后就形成了早期的酿酒技术。各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有大量的酒具,说明酿酒的出现甚至早于中国文明的出现。

众所周知,中国酒先有黄酒后有白酒。黄酒是发酵的产物,一般以米为原料、用酒曲作为发酵剂发酵,再经消毒后饮用。白酒在此基础上加了一道蒸馏程序,即将发酵后的酒醅放在蒸锅上蒸,再将乙醇冷却液化形成白酒。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白酒蒸馏技术元代从国外引进,现有的考古发现也基本支持了中国白酒起源于金元时期。

明清两代黄酒是当仁不让的主流酒品,乾隆时期的诗人曾言黄酒为世家而白酒是光棍,清朝中后期白酒才开始流传开来,随着大规模人口聚集和贸易发展,白酒需求日盛、技术得以传播,在山西、贵州等少数地方出现了白酒“行业”雏形。民国时最上流社会喝的依然是绍兴黄酒,富裕阶层开始喝汾酒,普通百姓喝的本土黄酒或白干。一直到民国末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酒日渐式微,白酒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官方和民间酒品主流。

因此我们可以说,白酒是源于上古,起于金元,兴于清末,盛于当代。今天知名的白酒几乎没有百年品牌,多数追溯至清末民国的酒坊。

研究白酒品牌的演化历史,可以从地理(空间)和历史(时间)两个维度来展开。

首先从地理或空间的分布来看,中国绝大多数的白酒品牌崛起于两条路线:古盐道沿线古运河沿线

古盐道是从山西、经陕西四川到贵州,沿线的名酒包括汾酒、西凤、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茅台等。古运河是从北京、河北、山东到江苏安徽,其间的白酒品牌有衡水老白干、洋河今世缘古井贡、金种子、宋河等等。这两个古道上的白酒品牌,囊括了中国17大国家级名酒中的15个,令人叹为观止。

名酒之所以发轫于两大古道,首要原因是古盐道和古运河沿线是中国当时最发达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盐道和运河这两种最低成本的交通方式。明清时期盐是利润最高的商品,大运河更是曾占了全国税收的70%,这两条交通线上聚集了大量流动人口,形成了一些当时的大规模城市。商人的流动带来了资本,晋商在四川、贵州投资办酒坊,雄厚的资本让他们的酒坊规模领先于本地的小作坊。北京是明清首都亦是民国时期经济文化中心,全国的商品包括白酒通过运河运往北京,促发了运河沿线的徽商等资本投资兴办酒厂。

茅台为例,茅台地处偏远的贵州山区中,其之所以名扬天下完全赖于清朝中后期疏浚赤水河。疏浚工程完成后,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而茅台镇则是水运的终点和陆运的起点——川盐沿水路上行至茅台镇,在这里卸船转为陆运至各府,于是沉寂了千年的茅台镇突然兴旺起来,大量秦晋商人涌入茅台镇,有了“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盛况和后来茅台酒的诞生。

再从时间的演进来看,任何白酒品牌的成名都是时代的产物。离开了时代给予的偶然的机缘,任何名酒都不可能成功。正可谓“只有时代的白酒,没有白酒的时代”,也如孟子所说的“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我们不妨将白酒的发展按照时间线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清末民国,二是计划经济,三是早期市场经济,四是成熟市场经济。

1.清末民国时代:可以说区域就代表了品牌。

那个时代白酒只是地域性很强的小商品,并不是大宗商品,酒坊之间也没有商标和商战意识,各酒坊多数只在所在区域内积累了一些口碑,以地方名字为代称的“汾酒”“茅酒”(也包括“绍酒”)开始崭露头角。

那个时代,汾酒之所以是毫无争议的白酒第一品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拥有了白酒产业聚集先发优势。据说清代在杏花村即有了200多家酒坊,并不存在哪家是正宗的问题。只要是杏花村产的酒,大家就认为是“汾酒”,认为品质是一样的。杏花村区域白酒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到1940年代末仅山西汾酒一家的产量就达到了300吨,达到了同期茅台产量的4倍左右,“汾老大”的地位一直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同一时代的茅台也拥有了超越同行的名气。无论是华茅、王茅、赖茅,还是茅台镇产的其它酒,都被称作“茅酒”,是顶级好酒的代名词。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在巴拿马获奖后的卖力宣传,更是由于茅台一直是市场上最贵的酒。由于粮耗最高、生产周期最长,茅台酒厂无奈只得高定价,然而在老百姓眼里,高价就是好酒。

五粮液泸州老窖一众川酒的发展更是打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清末时五粮液、泸州老窖的产量还极少,随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入四川,党政军和文化人口激增,加之出产汾酒和黄酒的山西浙江沦为敌占区,物资缺乏使得川酒快速发展,1936年泸州地区白酒产量800吨,到了抗战时最高达到1800吨。

2.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力量成就品牌。

在“开国大典用酒”纷争中,汾酒和茅台各执一词。实际上,计划经济时代就是汾酒和茅台二分天下的时代。首先不得不提周总理对茅台的喜爱,在第二届评酒会上茅台被评为第五,周总理听后亲自过问、要求轻工业部专题汇报。茅台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外贸和外交两个领域的不可或缺。在外贸领域茅台承担着出口创汇的责任,一吨茅台能换回40吨钢材,而在外交领域茅台后来被指定为国宴用酒,也成为接待外宾的最高规格用酒。

就是在这个阶段,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茅台严格的品控体系得以形成。茅台必须保障供应、保证质量,这是中央下达的要求。每当茅台酒的质量出现下滑,反应最为强烈的便是外贸部门的驻外公司,为此部委曾专门下文要求茅台酒必须陈储三年再出厂,从此这一重要的工艺在茅台被建立起来。

轻工业部最关心的酒,除了茅台,还有汾酒。建国初期的接待用酒曾是汾酒,民间第一品牌依然还是汾酒。尽管这个时期茅台名气大,但由于产量有限,百姓少有人喝甚至少有人见过,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流行于全国,以致后来甚至在茅台镇产有茅汾、武汉产有汉汾。

这个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是五次全国名酒评比。五次评酒会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中国白酒行业格局,行业秩序就此划定:曾在某一次评酒会上获奖的就是名酒,没有获过奖的就不是名酒。然而,当时获奖并未对五粮液、老窖、洋河等酒厂经营产生实质帮助,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酒厂只负责生产,市场销售要由国家统一调配,很多酒厂依然经营不善连年亏损。

3.早期市场经济时代:营销和产能为王。

八九十年代刚实行市场经济阶段,居民逐渐积累了购买力但商品供给短缺,在一定程度上谁占领了电视屏幕,谁就占领了消费高地。广告打得最响的是五粮液古井贡泸州老窖以及来自山东的秦池和孔府家酒,秦池在1995和1996年连续两年竞得标王,酒厂门口排队的车辆排成长龙,但此后迅速陨落,原因是被爆出产能不足、从四川外购基酒。

这场混战的最大赢家是五粮液。它在1994年把“汾老大”拉下马,从此白酒行业迎来了长达15年的五粮液时代。

如果说秦池是成于广告、死于产能,那么五粮液打出了一手漂亮的广告+产能组合牌。1998年至2004年五粮液年销量均超过11万吨,而2004年之前茅台产能从来没有超过1万吨。

在这个资本和营销的时代,尽管汾酒成为第一家产量过万吨的企业,但传统的经营思路让它迅速跌落,1996年白酒利税榜前三名是五粮液古井贡泸州老窖,汾酒跌至第8名。

4.成熟市场经济时代:全方位竞争

早期的营销是简单的拼广告,进入21世纪后白酒行业是广告、产品、渠道、品牌全方位竞争。这是一个不允许犯错的时代,这个时代标志性的事件是茅五争雄与洋河崛起。

茅台2005年利润首次超过五粮液,2008年营收首次反超五粮液,2009年五粮液营收再次反超,此后几年双方展开拉锯争夺,直至2013年茅台营收再度反超,在此之后彻底傲视群雄,五粮液也从此痛失白酒行业一哥宝座。与其说茅台做对了什么,不如说五粮液将行业第一拱手相让。近千个贴牌子品牌野蛮生长,五粮液品牌形象严重受损,最终痛失第一品牌的宝座。

茅台之所以封神,离不开其顶级的营销手段。茅台巧妙地制造了核心产区概念,这一策略凸显了其独特的稀缺优势,“离开茅台镇,产不了茅台酒”,成为了奢侈品营销的经典之作。泸州老窖同样深谙此道,国窖1573横空出世,通过大肆宣传百年窖池、酒体稀缺和不可复制等卖点,硬生生地挤入了高端白酒赛道。为了争夺品牌位序权,茅台、五粮液、1573竞相涨价,试图拉大与其它品牌的差距。

洋河出乎意料地在2010年超越泸州老窖成为行业第三。这一时期的洋河率先开展了全国化战略,广告宣传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电视广告、平面广告还是网络广告,都可以看到洋河那经典蓝色的身影,当年其在各大网站铺天盖地宣传其自创的“茅五洋时代”还历历在目。

当然,白酒江湖的故事还没有完。这几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突然流行的酱香热,汾酒强势归来,老窖一路狂奔,洋河陷入危机,行业第三的争夺愈发扑朔迷离。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说,今日中国名酒业版图的形成,更多的是与不同时代独特的政治、文化、经济背景息息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酒企能否顺应时代潮流,乘势而上,在政治经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还是那句话,只有时代的白酒,没有白酒的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刚刚拉开序幕,我们有机会见证更大的变化。

(本文为白酒系列之一,未完待续,欢迎关注本号“追寻价值”

参考文献:

1.《茅台传》 吴晓波

2.《白酒的中国地理》 李寻、楚乔

3.《传统白酒酿造技术》余乾伟

4.《酒谈》 三圣小庙

本号其它原创白酒文章:

买入五粮液,未来10年收益如何?

25PE茅台和13PE五粮液,买谁?

再谈白酒周期与高端白酒投资机会

窥探泸州老窖财务风险

买入五粮液

巴菲特的估值逻辑与茅台的确定性
现价买入茅台的收益如何

茅台扩产:内在价值影响几何?

@今日话题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泸州老窖(SZ000568)$ #调整来了?三大指数午前集体跳水翻绿#

本文由王雁飞发布,2024年3月9日。

精彩讨论

DeepSleeper1103-07 20:50

限流了

DeepSleeper1103-08 15:49

时也,势也,命也,运也,如果没有长征,没有国宴,没有领导厚爱,没有五粮液犯错,没有人造稀缺,就不会有茅台的今天。$贵州茅台(SH600519)$

DeepSleeper1103-08 06:57

一线白酒成名史

DeepSleeper1103-10 10:32

四大名酒的诞生,更是充满了偶然。
“1952年秋末,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召开。
当时酒类属于专卖物资,由财政部下属的中央税务总局管理。税务总局在各大行政区成立酒类专卖公司,其中的华北酒类专卖公司代行中央职责,咱们可以把它视为酒类专卖总公司。
首届评酒会,原本是华北公司召开的全国酒类专卖会议,由来参会的各地专卖干部们携带酒样,在会议后期评酒,评酒只是会议的议题之一。
在小庙看来,把第一届评酒会称为“品酒会”亦无不妥,因为它虽叫“评酒会”,却不是专门的评酒会议。各地专卖干部聚在一起,大家把各自的酒拿出来,一起喝一喝,品一品,风雅愉悦。恐怕当时谁也没想到,它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本届评酒会,只设“主持评酒工作专家”,分别是朱梅先生和辛海庭先生,没有其他评委。
当时辛海庭先生25岁,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刚参加工作一年,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朱梅先生曾游学海外,专攻酿造学。1936年学成归国,曾任职张裕葡萄酒公司技术副经理,主管酿造技术。”

DeepSleeper1103-09 10:46

这个可能性很大

全部讨论

放把火00304-03 15:13

白酒发展史

微波随风03-14 04:30

9

鳄鱼中的小卒03-13 22:44

中国绝大多数的白酒品牌崛起于两条路线:古盐道沿线和古运河沿线

long-hillside03-13 13:07

关于白酒历史的好文章

咸豆腐脑03-11 11:05

有人会超越茅台吗

一只弹弹飞车03-10 21:41

始终如一,打造核心单品,尤为重要的战略方针

阿里爸爸03-10 12:05

深研慢悟03-10 11:23

z

DeepSleeper1103-10 10:32

四大名酒的诞生,更是充满了偶然。
“1952年秋末,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召开。
当时酒类属于专卖物资,由财政部下属的中央税务总局管理。税务总局在各大行政区成立酒类专卖公司,其中的华北酒类专卖公司代行中央职责,咱们可以把它视为酒类专卖总公司。
首届评酒会,原本是华北公司召开的全国酒类专卖会议,由来参会的各地专卖干部们携带酒样,在会议后期评酒,评酒只是会议的议题之一。
在小庙看来,把第一届评酒会称为“品酒会”亦无不妥,因为它虽叫“评酒会”,却不是专门的评酒会议。各地专卖干部聚在一起,大家把各自的酒拿出来,一起喝一喝,品一品,风雅愉悦。恐怕当时谁也没想到,它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本届评酒会,只设“主持评酒工作专家”,分别是朱梅先生和辛海庭先生,没有其他评委。
当时辛海庭先生25岁,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刚参加工作一年,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朱梅先生曾游学海外,专攻酿造学。1936年学成归国,曾任职张裕葡萄酒公司技术副经理,主管酿造技术。”

WODOW03-10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