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被价投改造的人生

发布于: 雪球转发:90回复:74喜欢:123

前言:有幸获得“2022年雪球10大影响力用户”称号,回顾了自己价投这几年,惊叹于巴芒带给我的变化。芒格说,要想得到一件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感谢雪球,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让自己更配得上它。

———————————————————————————————

走过很多大城市,不会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春种秋收,中间是耕作和等待。这是祖辈的过活方式,也是我打小看待世界的视角。

并非清高,我对赚快钱没兴趣。我喜欢的方式是靠双手慢慢积累财富,骨子里排斥炒股、彩票、赌博。是的,它们统统被我甩到不劳而获那一类。

这种不屑一顾持续到30多岁,直到我在书中遇见巴菲特。

哇,哇,原来是这样子!拍断大腿的那一刻命运就此改变。

老头给我打开了一扇门,原来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在那个红红绿绿的市场里,还有那么一小撮人,靠着努力、智慧和耐心,也能慢慢变富

一、滚雪球之旅

人生的某些时候,表达的欲望开始按压不住。雪球给了我一个表达的平台。从银行、消费,到后来的万华,再到读书笔记、育儿感悟,文章越写越杂,朋友也越来越多。

纳瓦尔说个人技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就是人生方向,而写作正是连接两者的桥梁。混迹雪球多年,从理解他人开始,然后开始思考,最后是表达自己。

我从雪球走上了写作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感谢雪球。

对我而言,雪球是自我进化的修道场。雪球既需要内容也需要人气,在某种意义上口水即人气,所以无奈地接受雪球贴吧化,对那些无脑喷子,我选择像无视股价一样无视他们。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投资本不是件复杂的事情,它是件长期有确定性、短期确定性不足的事。之所以变得无比复杂,因为人们发疯一样寻找一个短期有确定性的“圣杯”。

我也不例外,在投资路上跌跌撞撞,没少犯错。

二、那些年犯的错

芒格的投资思想,一言以蔽之——“不要做蠢事”。

曾经沉迷于捡烟蒂策略,买入低廉的粤高速B、中国建筑,在怎么看都不会亏钱的股票上亏损离场。曾经买入永辉超市家家悦,天真地以为它们会靠着经营效率变身中国的沃尔玛。曾经为不错的股票出价过高,伊利股份顺丰控股,以漫长的时间为代价来消化一个轻率的决定。

这些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雪球上,提醒着自己的愚蠢。好在芒格也说“如果你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你现在一定是个蠢货”,让自己有稍许安慰。

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都是辛苦的赚钱生意——二流行业中不错的企业。

不过幸运的是,我对更多其它看似“美妙的机会”说了no,迄今为止自己没有犯过灾难性的错误。

达利欧说,痛苦+反思=进步。我们都应从失败中学习,这是进化之路的必然过程。

三、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在雪球“认识”了老唐、段永平、闲来、乐趣、散户乙们后,我突然觉得投资早已没有秘密可言。视股票为公司所有权,找到好公司,等待好价格,耐心持有直到价值回归。

很多人承认巴菲特策略有效却并不选择它。坦率地说,我觉得背后令人不安的真相是:人们不愿意等待。

老唐说收入是一连串的事,等待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人的动物性又决定了,静坐等待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因此这也成了投资中最难的事。正如帕斯卡说“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类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一个房间里”。

追逐信息、翻垃圾桶、盯盘交易的方式,不管是否取得成功,都不是我所向往的。

摘取皇冠上的明珠,才是我所欣赏的滚雪球的正确姿势。

我相信这种方式能取得成功,我愿意取得这样的成功。

当然我并不天真地认为这种理念天下第一,只是觉得它最适合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人,都影响了我的投资观。“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管好这个篮子”,老头这个思想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你永远不会因为没有投资哪个企业而遭受损失。所有糟糕的选股,要么是因为自欺欺人,要么因为冲动鲁莽。持续学习、开放灵活,看很多企业但只取一瓢饮,永远恪守不懂不做的原则。

几乎对所有企业说no,我选择这一策略是基于两点:一是自己能看懂的企业很有限,二是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这种反传统的策略存在一些脆弱性,你可能觉得还包含了过度自信和些许傲慢。但我想,只要选到最好的企业,诚实地回答自己能否看得懂,留足安全垫,你就能安心过日子,不会在意傻邻居们不停敲门报价——只需耐心等最疯癫的时刻出手一击。

很幸运我能看懂财报,我能坐得下来,我不介意做少数派,我对偏离投资共识感到心安理得。我始终认为投资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一直试图花在投资上较少的时间,取得一个不错的收益。如果进行优先度排序,我至少会把家庭和健康排在投资之前。

老头这种“树獭一样慵懒的气质”我喜欢得不得了,让我有时间阅读、思考、陪伴家人。

知足、知止,放下那些关于收益率和快速变富的执念。我只需要简单地生活、简单地投资,取得令自己满意的回报就好。

四、被价投改造的人生

价投的本质是延迟满足。

精心选企业是一种延迟满足,等待一个好价格是延迟满足,耐心持股也是延迟满足。

误入价值投资这片桃花源,却意外发现我的生活正全面地被它改变。

#马拉松 

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最后一天有一个invest yourself的项目,就是5公里跑。刚跑步时曾请教一个前辈如何跑完42公里,答曰“跑完当下的每一公里”。马拉松的秘密就是稳步向前,只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跑好脚下的每一步,不需要管别人。

总有人跑得比你快,但你的目标只是抵达终点而已。在终点处你会发现,只有不到15%的人能够完赛。如果从一开始你的目光就能穿越到终点,那么你就不会急着赶路。

#极简生活

巴菲特几十年吃汉堡喝可乐,住小城的50年老破小。据我所知,很多价投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本质是放弃今天的1元消费,换取未来的10元资产。

价投对复利的威力认识比别人深刻,因此别人眼里“今天消费的1元和明年消费的1元没区别”,而价投眼里“我今天消费的不是1元而是10元”。现在的生活与童年农村的生活很像,简单生活,素食主义,避免不必要开支,这是对生命和健康的投资,这是开启复利人生的基础。

#读书写作

一个朋友在群里说,互联网时代怀才不遇真挺难的。体会到了纳瓦尔说的的第三种杠杆——“没有边际复制成本的产品”的威力,他本身的成功离不开推特写作的助力。

如果投资是知识变现,那么价投的本职工作应该是思考。写作不仅是输出,它即是思考本身。思考、输出、反馈,写作就是让自己变好的过程。进化论决定了人类抗拒深度思考,但写作绝对是有复利的,知识之间链接创造新知识,从而将一个负向反馈的思考行为变成正向反馈。一旦进入这个循环,你会体会到一种欲罢不能。

#家庭教育 

我和媳妇共同的目标是建设“健康家庭、学习家庭、快乐家庭”,但却也曾迷失在半路。巴菲特大儿子做了农民,他却说“我为你感到骄傲”。

解决鸡娃的问题,从认识自己的孩子、重新定义成功开始。

搬家三亚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成功地挽救了亲子关系。我开始从逼孩子背书,到听孩子讲书。每周五次跑步,一路孩子输出历史、科技、小说,我只负责听故事、提问题、拍马屁。

观察孩子的变化,我意识到:知识对孩子来说天然就不是负担,一旦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孩子的成长也是复利般的惊人。

极简生活,跑马拉松,读书写字,高龄辞职读博。其实跟价值投资是一回事,长期主义,延迟满足,愿意为一个更好的明天放弃当下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对焦虑、恐惧、紧张、愤怒这类坏情绪免疫,在投资中免受情绪的干扰。

感谢大洋之外的两个老头,把我带入到投资的世界,领略不一样的风景,也让我找到自适的生活方式,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女儿出生时,从朋友那里买了几大坛酒存在老家。20多年后,在婚宴上与亲友喝起女儿红时,相信多年前埋下的种子早已经开花结果。

时间,终究会证明一切。

@今日话题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万华化学(SH600309)$ #2022雪球奖# #2022雪球嘉年华:探索财富未来式# 

精彩讨论

初善君2022-11-28 10:21

厉害,能接受慢慢变富这件事就很了不起了

谋自在2022-11-28 07:59

住到三亚,让孩子在三亚上学,这个选择是很需要勇气的

全部讨论

2022-11-28 10:21

厉害,能接受慢慢变富这件事就很了不起了

2022-11-28 07:59

住到三亚,让孩子在三亚上学,这个选择是很需要勇气的

2022-12-29 11:14

看过您写的万华的系列分析,对自己的思考有帮助,谢谢,欣赏你的坦诚勇气和坚持

2022-12-13 09:12

价值投资也彻底的改变了我们全家的生活,去年携全家搬到了海口,生活的主题从此变成阅读、思考及陪伴家人,多了一份恬淡,少了几许浮华。自己目前的定位“相妻教子”,挺好就这样过下去吧!

2022-12-03 21:21

精心选企业是一种延迟满足,等待一个好价格是延迟满足,耐心持股也是延迟满足。

2022-11-29 09:13

价投有时是个陷阱,真价投才能赚钱,芒格说过所有能盈利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

2022-11-28 15:15

有儿有女,儿子还能讲故事!
多么幸福的一家!

2022-11-28 08:15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慢慢变富

2022-11-28 08:13

金融博士的价值投资感言。

2022-11-28 08:02

知足、知止,放下那些关于收益率和快速变富的执念。我只需要简单地生活、简单地投资,取得令自己满意的回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