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资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3回复:25喜欢:76


Deepsleeper11核心观点:

1.大型银行资产负债表稳定,抵御去杠杆和强监管冲击;

2.大型银行不良资产加速出清,数据验证资产质量拐点显现;

3.大型银行负债总量、结构、成本更优,推动净息差回升。

此前市场长期担忧中国银行业隐藏的资产质量问题,加之强监管风暴前景不明朗,导致中国银行业经营业绩和前景倍受质疑,在全行业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拐点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战、资管新规阴云笼罩,2017年初开始的银行业估值修复被意外阻断,由此中国银行业跌落至近年来的估值低位,笔者认为目前已进入绝佳的击球区域。

大型商业银行的独特优势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资产负债结构优势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优势是与后文的低负债成本、低风险成本优势息息相关的,除此之外,还集中体现在业务稳定性和抗压性。健康稳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大型银行具备应对强监管约束和逆周期经营的根本。

资产端: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和垫款占比50%左右,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13.25%,投资类资产占比最少,资产结构非常稳定。对于受监管政策影响最大的投资类资产中,大型商业银行投资债券的占比高达89.38%,投资策略稳健,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投资标的多元化,非标类资产占比2017年末仍达35%以上的水平。

负债端:大型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稳定,过去5年吸收存款平均占比维持在80%左右,同业往来负债平均占比在10%左右波动。其它类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平均占比较低,且下降趋势相对显著,股份制银行高成本的同业存款占比依旧20%以上的高位。存款结构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吸收个人储蓄能力较强,股份制银行对公存款达到78%,储蓄存款占比较少。

表外端:资管新规正式下发后,非标资产的收缩是趋势性的,是不可逆的。资管新规核心为打破刚性兑付,清理通道和穿透式监管行动真正到来,银行理财面临转型,部分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加速金融去杠杆进程。根据相关机构测算,过渡期到2020年末,考虑到期以及置换,预计每年有1.5万亿元的资产需要回表,相当于每年新增贷款的10-15%。限制保本理财将使资金从银行体系溢出,小型银行因理财业务量占比高,受冲击最大。

二、资产质量优势

1、不良额/不良率: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幅明显低于其他类型银行。同时不良贷款率从2015年起连续下降,同期股份制银行和其它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呈平稳上升态势。

2、关注率:关注类贷款占比近年平稳下降,各类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逐渐趋同,向3%靠近。

3、逾期贷款:2017年大型商业银行逾期金额首次出现负增长,印证资产质量好转,逾期贷款较上一年降低11.97%,而股份制银行仅降低1.44%。

4、不良偏离度: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认定严格,不良资产分类真实,不良偏离度极低。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偏离度分别为76.14%、105.98%、112.30%和97.65%。

三、低成本下的净利差优势

1、付息成本: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客户基础,继续维持较低的付息率,平均计息负债付息率仅为1.70%,较2016年下降2个基点;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计息负债付息率分别为2.50%、2.74%、2.33%,较2016年上升31个、35个、15个基点。

2、净息差、净利差:在低负债成本优势的带动下,大型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2.09%和2.02%,与2016年保持一致;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1.89%和1.72%,较2016年下降29个基点和31个基点;城市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2.00%和1.90%,下降35个基点和31个基点;农村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2.51%和2.37%,下降5个基点和7个基点。整体来看,2017年大型商业银行平均净利差和净息差企稳反弹,连续反超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中国宏观经济未触底反弹,利率市场化深化和影子银行发展,中国银行业整体的净息差、净利差处于2014年来的低点,仅有大型商业银行借成本优势还能勉力维持相对较好水平。这会成为未来限制银行业估值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在资负结构、资产质量、负债成本三个关键方面,大型银行均与其它类型银行相比出现了可喜的分化。这种分化有大型银行历史上稳健经营的原因,也有资管新规下提供的新机遇。这种分化无疑将导致未来十年银行业竞争格局的根本性改变。过去的十年,是耀眼的股份制明星们监管套利、蒙眼狂奔的十年,选择谨慎经营的国有大行被视而不见,而未来的十年,在银行业回归本源的时代背景下,股份制银行必将付出长期的沉重代价,稳健发展的大型银行则会凸显本色引领风骚。从估值上来看,大型银行已经进入历史底部,建行、工行过去10年PB多次触及0.9倍低点区域,未来在业绩反弹的同时,有望走出底部估值区域,迎来难得的戴维斯双击机会。

关注Deepsleeper11,专注银行、大消费行业研究,可点击头像查看往期原创专栏文章。

本文观点代表个人观点,用作投资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图表取自企业年报和公开研报。

@今日话题 @不明真相的群众 @云蒙 @ice_招行谷子地 @天南财务健康谈 $建设银行(SH601939)$  $工商银行(SH601398)$ $招商银行(SH600036)$  

精彩讨论

无智勇2018-07-21 03:06

文中列举的国有大行资产质量优势,恰恰是最难以捉摸的部分。
不良率、逾期贷款、不良偏离度等指标是否真实?只要继续为僵尸企业输血,继续为价值毁灭低效政府融资平台输送资金,逾期贷款就不多,不良率就不高,系统风险就可以拖下去。

全部讨论

2018-07-21 03:06

文中列举的国有大行资产质量优势,恰恰是最难以捉摸的部分。
不良率、逾期贷款、不良偏离度等指标是否真实?只要继续为僵尸企业输血,继续为价值毁灭低效政府融资平台输送资金,逾期贷款就不多,不良率就不高,系统风险就可以拖下去。

2018-07-20 22:47

你的做法和我差不多啊

2018-07-20 19:50

把握银行投资机会,如果同业利率降下去,大行负债优势怎么弥补体制弊端

2018-09-01 21:12

请问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比如区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数据。非标的数据

2018-08-30 07:28

2018-08-15 10:22

@莣懮草

2018-07-22 23:47

在融资主渠道为银行的现状下,银行资产只能是不断增长,增加银行资本需求之外,也增加银行利润。

待企业上市自由后,才是银行大幅提高分红率的时候,

2018-07-22 23:28

非常好

2018-07-22 22:48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顺便问下深睡老师,这几年微信余额余额宝货币基金移动端金融定期理财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了,这些原来属于银行拉的存款现在逐渐流逝了,这对银行利润影响有多大?银行有对应措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