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坐云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5
起诉撤销赠与或者以不当得利返还吧,利用舆论影响还有一丝可能。

热门回复

这种涉及到公序良俗的案件,法官应该可以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规定、社会公共利益、道德准则等因素,以确保判决既符合法律规定,又不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吧?
否则怎么起到惩前毖后的法律效果?那以后还要法官何用,让AI去审理案件不更省事?
[捂脸]

法官的良心是社会道德的底线……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任何法律一经制定,就已经落后。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

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
就那句“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

成文的社会契约,只能规定底线,也必然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所以在任何时代,得靠把握法律适用的人,来提升不成文和成文之间的边界高度。道德是不成文的共识,舆论、司法实践、官方态度,都会左右这个共识的边界。
不展开了,有些话不方便说,有些事例沉重。

图片评论

公序良俗是原则,这个太大,很难适用在个案,一般在难以套用用具体法条和判例的情况下,不用公序良俗难以服众,才会用。具体还得看这个案子的证据指向,媒体的描述和法律事实不是一码事。

哦,那个好心去扶老太太还反被讹诈的事,社会影响极坏,害得真需要被帮的老人都没人敢帮了。[围观]

[滴汗]
封号警告⚠️

是吧,再多说一句
年轻的时候养成的三观,非常难以改变[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