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5回复:48喜欢:24
回复@去有鱼的地方捕鱼: 我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了。
但我觉得吧,其实有几个基本问题自己要先想明白了,大方向不要错了,那其它的什么技巧啦、方法啦就都是简单和容易的事了,可以多看几本这方面的书,兼听则明,相对来说这并不难。。。
我说的那几个基本问题,道理都很简单,但真正理解并认同,这个会涉及到三观问题 ,很难。。。
比如说,人能不能活出两世?[想一下]
能,也不能。
你参加工作之后,多久没有玩“飞行棋”、“斗兽棋”这些幼稚的游戏了?多久没有去公园划船了?多久没有大声朗读唐诗宋词了?多久没有看漫画书了?。。。
而当你陪孩子做这些的时候,某种意义上你自己也是在重新再过一遍童年。。。一旦你认同这个,那往往苦就是乐。。。
小孩小的时候,你用心陪伴了小孩,你就是活过了两遍童年;
父母老了之后,你用心陪伴父母,那你就是提前体验了一遍你的老年生活。
这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你一世为人却活出了两世。
。。。
又比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个次序和重要性你是否认同?
扯远了。。。//@去有鱼的地方捕鱼:回复@夏虫不可语冰-:教授提醒的对,感谢教授!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现在刚两岁,大家都觉得她可爱有礼貌,我希望以后能把她教育成遵纪守法,有素质有教养的人。请教教授,在育儿方面有什么推荐的书籍吗?
引用:
2023-11-30 20:24
刚刚在群里看到一个视频。街头采访小学生问:“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和1个亿,你选哪个?”前面几个小学生都选了要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因为知识是无价的,进了清北以后毕业能挣1亿。最后一位女同学说,她爸公司很多清北毕业的还在打工所以选1个亿。各位投资者,你选哪个呢?

精彩讨论

夏虫不可语冰-2023-12-03 22:37

嗯,既然你觉得我说的有用,那我就再多说几句。
你试试再想深一层,不要把陪伴小孩成长仅仅当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和义务往往意味着“付出”和“损失”。。。
陪伴,其实是双方的,当你陪伴小孩的同时,小孩何尝不是也在陪伴你?
陪伴孩子长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权利”?父母天然享有“优先权”,如果自己放弃了这种“天赋权利”,那何尝不是一种“损失”?
所以,当你在陪伴小孩成长时,你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责任和付出,其实也是一种权利和收获。
看看能不能把这点也想通了。。。

夏虫不可语冰-2023-12-03 21:38

重要的是陪伴,偶尔启发一下让他思考。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重视和关注,小孩其实更在乎的其实就是你的这种重视他的“态度”。。。

夏虫不可语冰-2023-12-03 20:23

很多人读过《弟子规》,但可能就是仅仅限于“读过”而不是“读通”了。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重要性和次序写得清清楚楚,“学文”的前提就是前边那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
否则费劲巴列去培养出一个“有用之材”,甚至是“白眼狼”、“自私自利尖酸刻薄六亲不认”的“人才”,那不是自作自受嘛。。。

夏虫不可语冰-2023-12-03 20:54

同样一件事,有时候能换个角度去看,往往心态就大不一样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境由心转”吧。
“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

夏虫不可语冰-2023-12-04 00:32


我说个小故事吧。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
看到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鬼,赶考碰到这样倒霉的棺材一定会非常倒霉。”他的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在他的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考试时文思枯竭,最后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又有‘官’又有‘财’。是个好兆头,看来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十分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个人都对家里人说:“棺材”真的好灵验。
———
看看,心态有没有影响?

全部讨论

2023-12-03 20:25

教授,看到你说的这些话真是入了心了,有时您不经意说几句话,在我这里就感触良多,颇有启发

2023-12-03 21:41

说得好啊!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强压给孩子那些道德礼法,对孩子而言最后往往是水中花镜中月。
我就是个普通人,甚至缺点多过优点,我也不要求孩子有多完美。我的喜怒哀乐成败兴废都让孩子看在眼中,我相信他们会站在我的肩膀上走向更高更远。

刚在陪小孩学英语。最近想做个转变,压他学变成陪学,多带着他……

感谢教授!

2023-12-03 23:38

2023-12-03 23:18

2023-12-03 22:41

果然是教授!人能不能活两世?你这种思维方式跟从历史书上找自己是一样的!

2023-12-03 22:35

太棒了!

2023-12-03 21:28

果然是教授,研学与悟道

2023-12-03 21:09

教授的话语给人深刻的启发,这个角度的切入点很好: 小孩小的时候,你用心陪伴了小孩,你就是活过了两遍童年;
父母老了之后,你用心陪伴父母,那你就是提前体验了一遍你的老年生活。这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你一世为人却活出了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