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5回复:85喜欢:122
能不能赚钱看系统,短期赚多赚少靠运气,长期看,比的就是认知水平的进化。
这个认知进化又分为两种,一是对外部的认知,经济、周期、行业、企业这些;二是对自身的认知,性格、情绪、心性、意志、行动力、学习力这些。
二者不可偏废,后一种进化的难度常常更高。因为,前者是诚实看待自己懂不懂外部,后者是诚实面对自己懂不懂自己。承认不懂外部容易做到一些,但诚实面对自己挑战很大,就像我常引用的梗——百分之八十的人认为自己的长相在平均水平之上,百分之九十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平均线之上——这怎么可能?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贼难。
比起高看自己的天赋或者实力,另一种错误认知更好笑,就是完全没有道理地相信,自己会拥有超出大多数人的好运气,否则怎么会乐观地认为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够从股市赚钱带走?
而一个人即便愿意诚实面对自己,也不去幻想好运垂青,也还是有一大难关要突破,就是自我认知的盲区,乔哈里之窗中讲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那一个象限,这如何努力?要么得高人指点,要么(更大可能)是只能从犯错中学习,头破血流后才知道原来在这里自己还要一个盲区,还有一些要命的短板……
股市有一点很害人,是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赚过钱,就像坏掉的钟一天还能准两次一样,让人(特别是新手)会误以为赚钱不难。你看,我第一天就赚了一千,这样一年两百多个交易日,每天赚一千,那我一年就可以赚二十多万了呀我草!
可是,他第二天就亏了两千,一下打回现实,原来不仅赚钱很难复制,更糟糕的是亏钱完全不知道如何避免。这才开始有了敬畏心。多么幸运,才亏了两千而已。
所以说回来,炒股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手艺,你得懂很多原理与技巧,你更需要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精进自己的手艺。而要成为一个能靠本事养活自己的手艺人,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你的手艺与出品要比大多数人都强,这背后就需要你在心性上做大量的打磨修炼,能耐住寂寞,能忍受漫长的学徒期,能扛住好几年不赚钱甚至亏钱的压力,能意识到自己性格与情绪上的不足对手艺水平提高的伤害,能如痴如狂不眠不休地琢磨如何提升手艺的某个细小方面,能从偶尔做出好东西进化为可以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出品……
最终你会悟到,额,我本是为了赚钱而来,没想到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如此,不枉一场股市修行。
哈哈,早醒无聊,碎碎念一篇。

全部讨论

04-28 09:45

学习!

04-27 08:10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是不懂太多

04-27 08:25

巴菲特,一生只专注三件事情。
一、找到睡觉也在赚钱的方法
巴菲特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找不到睡觉还在赚钱的方法时,他就只能工作一辈子。”
二、专注于自己的特长
他曾经说过:“你必须了解你正在做什么。如果你不了解,那么你就没有优势。”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领域,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专注于自己的特长,不断精进。
三、与优秀的人为伍
巴菲特的成功,离不开他身边的那些优秀伙伴。他曾经说过:“找到比你更聪明的人,然后向他们学习。”
巴菲特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有个好家世,从小他妈就可以带他去纽交所参观,纽交所董事亲自接待。后来投资拥有超强内幕,遥遥领先。任何信息都能提前知悉,有助于做出投资的有力判断,这是巴菲特最成功的因子。

04-27 08:02

这一波时机把握的真准,没满仓还带着对冲带着保护突破啦

04-27 14:20

如果某一个细节提升起来很艰苦,渔总会选择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予以克服,谢谢

04-27 08:43

估计是 20 分钟内一气呵成敲出来的文字吧,早起做场大脑瑜伽也挺好的😊
“诚实面对自己懂不懂自己”这句话有点触动,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很懂自己,但实际上很容易美化自己的行为和结果。
大脑太擅长自我欺骗了,这是人类能够代代繁衍的秘诀,但在投资领域却是最大的敌人。
比如总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就都懂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有问题。行动力、意志力、专注度不够也是很大的问题。自省、自勉。

渔哥文字里有血有肉,有营养,

我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现在就是买一些行业指数了

04-27 08:57

投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缺点会一个个在市场中充分暴露,不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不行,投资和自我提升一脉相承

04-28 16:29

渔总,想问个事情,作为普通人,殚精竭虑的思考自己的交易体系,如果最后不能形成盈利的体系,那这种付出值不值得?如果有所成给自己还有家庭带来幸福是值得,但大部分人可能没办法突破,这种付出是不是不如把时间花给家人的陪伴?或者,我认为我是不是应该设置一个期限,这个期限内自己可以竭尽全力,但是如果过了这个期限还是没有突破,那说明本身不是这个材料,应该重新分配时间的配给?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