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景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83
那种文章其实都是典型八股文,我看一篇文章、一个作者,大体上有两种方法:1案例/棋谱的储备和研究,像研究平安,我就要看她是否对国外金融史上典型的由盛而衰案例有研究,不仅能做事后诸葛亮分析出其失败原因,而且能据此归纳出一套由盛而衰的兆头/前瞻信号,像信璞投资的归江通过研究美国次贷危机,发现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受损程度和kpi激励强度高度正相关,据此得出一个失败原因:越强的激励促使员工越激进放贷,也就此归纳出一个前瞻信号——强kpi。2局部要点深究,并由小见大。例如研究平安,如果作者能对平安典型产品合同和主要竞品做一个详细分析,剖析出平安福的低性价比;如果作者能去参加平安保险的培训,对培训中运用的手法和背后的原因作出拆解,指出其培训不立足于产品知识而侧重于各种鸡血,背后是产品无竞争力,通过激发代理人成功欲进而杀熟来打开市场。那么我都会留意下这篇文章,但是雪球谈平安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对历史成败、关键要点不作深究,铺陈业务战线表面动态、穿插几句大师名言、对财务做一个线性外推的泛泛而谈之作。所谓赵括论兵、夸夸其谈········

热门回复

其实有很多见微知著判断文章质量的方法,例如如果作者在判断标的是低估或高估的时候,主要依据是同行企业估值如何,那可以判定作者要么是吹票忽悠,要么是不太懂行。一个研究者必备常识:同行之间纵然业务类别、规模相近,但多数情况下实质差异很大,而且同行的市场价格也未必就是其内在价值,最多勉强拿来参考,用作主要依据是绝对不可靠的。

精彩[很赞]

不错

学习了[很赞]

卖方特色

你直接写email给信璞吧 我也是n年前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