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88】新能源产业链全线大涨,跨年行情有望提前开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3喜欢:1

今日早盘,三大指数全线回暖,北向资金净流入超100亿元,市场交投十分活跃。行业板块方面: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全线大涨,其中,锂电池ETF(561160)盘中表现极为亮眼。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增长,11月新能源渗透率首破40%,再创历史新高。中汽协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约3000万辆,同比增长11.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40万辆,同比增长36.5%。政策层面,促进新能源车市稳增长成为主要基调。尽管今年锂价回落给锂电行业带来了一定的产能过剩,不过锂电赛道依旧是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的“战场”之一,从更长的周期来观察,锂电行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走过“跑马圈地”的2023年,锂电产业或正迎来“乘风破浪”的2024年。而伴随着锂电池ETF(561160)今天的强势上涨,给年终岁尾画上了亮眼的红色行情。那么,作为创业板的领军板块——新能源行业此轮反弹是否可以持续?其又是否能带动创业板乃至整个大盘开启跨年行情呢?欢迎畅所欲言~

老规矩,凡是关注@富国科技君,将锂电池ETF(561160)加入自选,在本帖下方评论区发表观点并附上关注截图,就有机会获得来自科技君的专属福利哦~

$锂电池ETF(SH561160)$$上证指数(SH000001)$$创业板指(SZ399006)$

#跨年布局,基金加码新能源、半导体#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12-28 13:49

看好$锂电池ETF(SH561160)$ 未来的投资价值。
我认为锂电池板块的投资机会已经到来,国内锂电池市场的成长速度有目共睹,在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政策利好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助力下,国内锂电池产业成长势头迅猛,销量高速增长。近年来,随着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以及智能化提速,带来巨大的新能源车长期成长空间,掀起汽车工业的新一轮革命,也必将给锂电池产业链带来蓬勃的发展空间。

2023-12-28 15:38

$锂电池ETF(SH561160)$
看好新能源产业链重新崛起!
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值得注意的是,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40%,达到40.4%,较去年同期提升4%。
目前,汽车市场上新车型不断出炉、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稳步增长……就连之前的上海车展,都表明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趋势”,当下,新能源汽车的估值、价格已然趋近合理区间,而国内经济正在走向复苏。
投资赚的是业绩增长+估值的钱,目前新能源车方向估值分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和区间。这意味着,机会已经大于风险,历史极低估值下当边际利好出现,就呈现快速而且幅度较大的反弹。

2023-12-28 15:33

我认为锂电池板块的紧气度正在回暖。板块当前估值处于低位,最近资金持续的流入以及年报行情的到来,布局$锂电池ETF(SH561160)$ 正当时。
看好理由如下:
从碳中和的规划来看,作为新能源主力的锂电池板块,长期持续向好。
新能源车中的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成本占比达到52%,远超燃油车动力总成占比,其中电池系统成本占比最高,达到了38%。新能源电池行业规模预计将快速增长。SNE Research预测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25年将达到940GWH,2020-2025年复合增速超过45%。
其次,目前政府大力鼓励新能源车产业发展。中国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较之前的20%提升至25%,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照此推算,2020-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会有超过30%左右的年复合增速。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高,电池需要会进一步释放。
最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十余年有着巨大的前景,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前景自然非常可观,为业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无论如何新能源车怎么发展,电池都是最关键的,所以锂电板块的确定性是最高的。叠加储能行业需求的持续上涨,国内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我国锂电池相关企业企业凭借在规模、品质、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023-12-28 18:58

$锂电池ETF(SH561160)$ 无论是电动汽车销售还是储能,正持续释放巨大市场需求,由此给参与的电池企业提供更多的营收增长动能,当前电池板块处于历史极低估值区,投资价值凸显,正是投资布局好时机。
新能源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持续提升,充电技术的持续突破,“续航里程焦虑”逐渐消失,新能源车越来越得到购车族的青睐,新能源车渗透率继续提升,锂电池产业链将持续受益。随着动力电池新技术持续研发推进,麒麟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的实现量产及产能加速释放,进一步提升锂电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新能源车生产制造成本,进一步推高新能源车销售渗透率。政策持续加大汽车消费支持力度,购置税减免、消费券发放等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回暖,汽车产销延续增长态势。汽车行业利好政策有望带动基本面及估值共振向上。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实现大幅提升,充电桩数量及密度越来越大,充电技术的持续突破,“续航里程焦虑”逐渐消失,新能源车越来越得到购车族的青睐,新能源车渗透率会继续提升,电池产业链将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