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73回复:81喜欢:116
伪团座:养猪的核心价值是经营稳定性 视频链接

精彩讨论

Neogogogo2021-08-09 12:28

团座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牧原股份(SZ002714)$

黑猫警长哈2021-08-09 13:06

听说你直播,猪股给你面子吧

7s8飞机场2021-08-09 16:55

团座把逻辑讲清楚了。牧原的老板会不会挖你过去做公司愿景梳理,来一次给100万,哈哈。

小牛2062021-08-09 13:43

经团座一梳理,我好像又变得明白了

厦门阿超-周诗超2021-08-12 09:27

养猪的核心价值是经营稳定性$牧原股份(SZ002714)$ @伪团座 
自7月19日起至8月13日,为期一个月的2021雪球直播节年度盛典活动重磅上线,此次直播节百位影响力的顶尖投资机构专家、财经行业意见领袖以及雪球站内人气用户将跟投资者分享未来十年的投资机会。
#2021雪球直播节#
【直播嘉宾】
@伪团座 雪球人气用户
【直播时间】

8月9日(周一)10:00-11:00
》》》点击观看直播回顾《《《

以下为直播回顾全文:
伪团座:今天主要讲一讲我对养猪产业的一些,不涉及其他产业不涉及股票,只聊产业。这几个月猪价跌得比较凶,而且跌下来之后一直没什么反弹,所以对股票的运行和投资者的情绪打击比较大,主要还是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可能有了分歧,比方有人行业已经进入周期低谷了,可能明年还会有更低的猪价,什么时候周期反转我们不清楚,所以很多人就离场了。股票是所有的猪股都在跌,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现在有很多声音,大家对养猪这个产业的周期性还是很忌惮,很害怕这个东西,所以对情绪打击比较大,投资者情绪的反应比较大。我今天想分三个部分讲,一个是非瘟状态下的养猪周期,因为非洲猪瘟从2018年的8月一直到现在三年整了,整个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一些数据可以去总结一下。
还有一个就是和之前没有非洲猪瘟状态下的传统猪周期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里我想讲一下。把这个解读完之后,对明年是否还会有更低的猪价可能就自然得出答案了。再看看中国的这些企业,上市的公司,在这种周期下都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因为我还是投资者,再看看未来产业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准备分三部分讲。
传统的猪周期基本上就是猪价高了大家都养,养多了供需失衡,猪价就跌下来,一般是四年一个周期,猪价的起伏都不是很大。我说的不是很大是针对这一波非洲猪瘟状态下的整个猪价的这个起伏这么大,特别是最近的四个月内,就跌了50%几,腰斩再腰斩,这这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恐怖了。
它有什么区别?我想还是从整个非洲猪瘟来了之后这三年,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总结了几个不一样,一个就是在2018年底,2019年的一、二季度,整个行业的去产能幅度是以前没有的,这个幅度非常大,我们看农业部的能繁数据基本上跌了一半。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么大幅度的能繁去产能和存栏去产能,这是跟以前传统的猪周期是不一样的。他们也会去产能,但是10%、15%、20%了不得了,没有出现过说2018年底到2019年的一、二季度,特别是二季度,整个去产能去了一半,这个是以前传统猪周期是不存在。
从2019年的9月份开始,我们可以回忆一下看一下数据,9月份开始猪价突破了历史新高,以前的生猪猪价最高是26.1元1公斤,特别是到9月底就达到了28元、29元的程度。这个时候大量的三元留种成本就合适了,三元猪本来是育肥猪,需要出栏的猪,结果我算了我留种了。为什么?因为当时确实是能繁去了一半,存栏也很少,猪价起来之后大家一算账,虽然三元的能效不行,但是现在这个猪价我留种的话,一样有盈利的可能性,所以9月份就陆续开始留种。
本来是要育肥出栏的猪留种了,留种的结果就是猪肉的供应更少了,该出栏的猪没有出。三元留种一直留到2020年的6月,还在去产能、非瘟还在发生,但是大家又一直在留种,这个阶段就挺疯狂的。特别是到2020年6月份开始,大家已经对三元留种这个事开始认可了,因为猪价一直在高位30多块钱,大家觉得有利可图,留种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因为有些投资者对三元留种可能不是太了解,我这里讲一讲。三元留种和以前的二元能繁能效差多少?现在市场上基本有这么几种:二元猪、三元留种的猪和二元回交猪,这三种能繁。现在三元留种比二元能繁的能效大概是20和14的关系。就是二元平均20,三元的产14个崽,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
二元回交和二元没有证据证明它俩的效率差很多,因为它俩不是一个育种的思路,二元回交一直在用,但是它育种的思路跟二元体系不太一样,所以没有证据证明它俩的区别很大。因为二元回交做好了效率也是很高的,关键就是看选育什么能不能做好。三元是大家公认的不行,它在留种效率大概只有14和20的关系。
这个关系如果存在的话,形成了大量的三元留种之后,最高峰的时候三元留种量占到能繁量的50%,也就是该出栏的育肥猪没有出栏,而是留作种了。有一段时间是“能留则留”,在2020年的时候整个市场都找不到母猪,没人卖母猪了,大家能留种都留种,能效再低只要猪价在,大家也愿意去把母猪留种,老的养猪投资者应该知道这个事。
所以我们看到2019年9月份的能繁降到最低,达到2000万头,后来去产能开始转正往上走,到了2020年6月其实能繁的增长并不明显,但是农业部改了一个口径,以前叫“能繁母猪”,后来叫“能繁殖母猪”,把这个定义给改了。这个我没有看到农业部的解释,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能繁殖母猪”大概有这么一个说法。
我打听了一下业内人士,有这么说的,不知道对不对,我也没有验证过。他就讲是在8月龄以上的母猪都具有繁殖能力的,我们都管它叫“能繁殖母猪”所以后来他们公布的“能繁母猪”和“能繁殖母猪”,这个口径用词一直搞得含糊不清,我们不去管它。因为市场三元留种和二元回交的越来越多,已经不是纯二元体系了,所以不管是“能繁殖”还是“能繁母猪”,只要超过8月龄,什么叫8月龄?我们知道6月肥猪就应该出栏了,但是要想让母猪有怀孕的可能性,还要8月9月10月龄,就是要养到八个月它才能怀孕下小猪,大概是这个意思。
8月龄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具有繁殖能力了,所以不管是二元回交还是三元都叫“能繁”。从2000年6月份开始到9月份,到2020年的二季度和三季度四季度,能繁的数量几乎翻倍增长,从2000万头能繁一下变成了2600万,3000多万,多了很多,看着都不太可能。
因为按传统猪周期能繁的增长速度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能繁数量增长了一倍,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把三元留种、二元回交等等各种性能的猪都统计进去了。但是它的能效我们没有给它做一个很好的评估,所以我们有的时候老说能繁母猪的量已经很大了,但是到底是什么能效?我们并不清楚。
存栏也是突然间的,2020年一季度最低,然后用了一年的时间,存栏数多了1亿头,这在传统猪周期里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能繁的增长速度和存栏的增长速度,是跟传统猪周期完全不一样了。当我们拿三元的商品猪留作能繁的时候,猪肉供应就会减少。我们知道商品猪应该是一半公一半母,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但是你把母猪都留下了,对整个市场的供应只有公猪或者少量的母猪,没有那么多母猪了,那整个供应就会减少,所以猪价维持在高位。
以前本来该出栏的三元留种的商品猪没有出栏,现在能繁该淘汰了就把它淘汰变成肉供应市场的时候,猪肉就增多了。所以这个时间点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三元留种其实只能生两次,到第三胎的时候性能就会逐渐的下降。所以留三元猪的时候,和现在集中把它淘汰的时候,间隔一年的时间,正好赶上二季度大量的三元能繁开始淘汰,农业部也是这么说的,最近六部委也在发文件。
现在猪价这么低显然是产能过剩了,为什么六部委和农业部一直出台的是鼓励生殖养殖,保护生猪养殖的政策呢?这是最好工作的时候,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干,而是保护产能,为什么?他们也发现了三元留种能繁太多,最高的时候占到一半,现在我看一些数据淘汰到今天还可能还有30%、20%这个比例,具体多少不清楚,反正比例不低。
猪价下跌还有一点是因为什么?当猪价跌破20几,比如跌破25的时候,就跟2019年9月份是一样的,我们是对应的。冲破25的时候,按道理说现在猪多了,六部委发的文件不应该是保护生猪产能,而应该是趁这个机会赶紧去产能,环保之类的政策就出来了。但是它出的政策都是保护生猪产能的,这跟现在产能过剩、低猪价是不匹配的。我想它大概也明白了,现在低猪价的原因就是淘汰大量的三元能繁母猪。
三元能繁母猪非常重,一头猪可能等于两个标猪,又加上大家去年开始不断的在养大肥猪,这在以前也是没有过的,传统猪周期大家都在这么大面积的养大肥猪,这事是没有的,为什么?也是高猪价。料肉比虽然不划算,但是卖肉卖得贵,大家都愿意把猪养大一些,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原因加在一起,这个肉就涌出来了。
2019年的9月猪价起来超过25块钱甚至奔着30去,2019年10月直接就破了30一公斤了,大家一看三元留种也合适了,他有一个成本线。今年二季度当猪价跌破25块钱的时候,大家觉得三元留种已经没有效率了,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一个是胎龄到了,它只能生两次,生三次就不行了,还有一个就是跌破25养三元母猪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大家也开始抛,这一抛就没有底线了,肉也多猪也多。这个原因我们要搞清楚,三元留种现在是完全不合适的,
有多不合适呢?如果20和14之间,二元或者二元回交是20PSY也好不管它是什么,我们就把这个比例记清楚了就行了,三元是14的话,他们三元留种的产仔率,或者全程的成本效率只有二元的60%。我们就看自繁自养这一块就可以了,是60%。如果现在二元自繁自养16是产业的平均成本的话,那么三元的可能就达到21、22了,大概是这个程度,甚至因为生产水平不一样可能会更高。
没有一个数字说专门把三元拿出来,看它到底成本有多高,没有人计算过,但是它的效能我们能算出来,三元母猪下的猪仔,全程自繁自养去养,最后育肥成功把它卖掉,大概只有60%的效率,也就是你的成本一定在21、22以上每公斤。现在如果跌破25,又在非洲猪瘟状态下要冒着风险,一头猪挣三四百块钱就不合适,所以大家就开始狂抛三元母猪。
三元母猪又很重,大肥猪又多,就造成了猪价迅速的下来。不知道我这么解释大家能不能听明白这个问题。
一个是胎龄到了该淘汰了,一个是猪价下来了,留三元没用了,造成了大家狂抛三元母猪大猪,其实你们去看特别是6月份抛猪的时候,大肥猪跟能繁母猪价格基本上都差不多了,很多地方都是把大肥猪当能繁母猪在收,能繁母猪价格非常低,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一定要搞清楚造成低猪价的原因是2019年大家都不卖母猪了,三元留种,现在是集体抛出来了。抛出来的原因是能效够了,两胎,生三胎四胎的效果都不行。
还有一个就是低猪价,留着没有用了,也供应市场了。所以一下多出来可能上千万头三元留种,在这几个月一下涌出来。大肥猪也当这个卖,这个以前也没有过,大家就开始抛,造成这个惨淡,大概是这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后来的毒株慢慢弱化了,很多时候的育肥猪就可以带毒生产,拔完牙以后一看它没事,还能活着还能把它养大,甚至都可以育肥给它出栏,因为病毒减弱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不管是三元还是二元,当能繁母猪也存在弱毒,带毒生产的时候死胎率非常高,它本来能效就低,比纯三元没有带毒的产仔率还要低,死胎率还要高,就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去年下半年弱毒开始疯狂的在行业里流通,它不减肉,但是死胎率很高。
后来大家看到一些上市公司就开始更新。更新什么呢?大家一直没有理解,有些公司说一年更新了100多万能繁,高效的能繁是哪来的?显然更新的不一定是高效能繁。100多万,就是自己的能繁用一年的时间全部都更新了一遍,这在传统猪周期都不敢想像,要这么干这个成本得多高?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那它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干?我觉得是跟弱毒死胎率比较高有关系,或者配种率、怀孕率,因为带毒生产,可能跟这有关系。
弱毒的影响让很多公司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它提前开始更新淘汰母猪。一些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年猪价开始下行的时候,有人才发现这个问题。最早三元留种的是规模企业,紧跟着的是家庭农场比较多,它是有一个过程的,他们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就开始疯狂地抛。
所以不仅仅是因为三元能效的问题,可能还有弱毒母猪感染以后,带毒生产会出现死胎率比较高的情况,也有这个原因。到底哪个因素占比较大,也没有可靠的数据,但是大概就是这些因素。所以我们现在能得出一个答案,就是现在这几个月的低猪价,一个是猪确实恢复了,但是恢复的是三元留种下的猪育肥出来的猪多了,一个是大家发现猪价下来,因为毕竟是3月、4月开始,现在是整个行业的一年的消费淡季,猪价肯定不会好,在不好的情况下,大家发现了很多问题,又开始集中出栏,本身猪多了你又做,所以猪价就掉下来了。
猪价掉下来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必须也得说清楚。原因找到了,我认为是这几个综合原因。结果是什么呢?本来就三元留种占比比较高的能繁数量,一下就没了,能繁立即就没了。没有了之后会出现一个结果,就是可以预期明年的猪价。大面积三元留种这个事,在传统猪周期上也是没有的,有这么多没有,它也没有这个事。
三元留种以前没有,养大肥猪以前没有,以前把仔猪价格卖到1500、1600甚至更高卖到1800,这个事也没有。做二次育肥的群体之庞大,以前也没有。这三年非洲猪瘟常态化下,跟传统猪周期有那么多的不一样,都是新生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新生的这么多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当中,市场很多从业多年的人都没有预测准猪价行业经营秩序的一些变化,大家都没摸准。为什么没摸准?就是因为跟传统猪周期有太多的不一样。
我这么说大家理解不理解?因为没有反应,我有点儿不知道在跟谁说话。我们按照传统的猪周期的经验去评定或者去推测,现在非洲猪瘟三年以来的猪周期,显然是不准的,也不可能准,谁也不可能准。我们先把这个概念说清楚。就是非洲猪瘟常态化下的猪周期,我把它演绎了一遍,就是猪价为什么会大起大落,出现这种情况和传统猪周期是不一样的,这里有能繁的原因、有非洲猪瘟病毒的原因、有生产秩序被打乱了的原因,等等这些原因是以前都没有过的。
短期的猪价跟供需有关系,跟养殖成本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是我犯的一个错误。去年所有专家预测的时候,包括我个人也认为专家说的对,现在平均的养殖成本都在19、20的水平,猪价不可能跌破这个价,不然大家不都亏死了吗。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不管成本多少,猪多了供需失衡以后,一定会往下砸价的。短期跟供需有关系,跟养殖成本毫无关系,长期跟养殖成本关系很大。
因为大家都亏钱就不养了,猪价总在成本之下那我就不养了。不养的结果就是猪少了供需失衡猪价又上去了。所以长期平均的行业盈利,长期价格平均价格一定是高于成本的,但是短期不管这个。特别是非洲猪瘟,这三年由于非洲猪瘟导致的经营秩序,最后一个结果是它凸显了这个事,就是供需决定了猪价,它不看成本,可以低到远离成本。这个在以前传统的猪周期也是没有的。因为以前要亏损的话,一头猪可能亏200块钱就了不得了,现在一头猪亏个六七百上千跟玩一样。现在一头猪亏的钱,等于以前三头猪、四头猪,甚至五头猪亏的钱,这是以前传统的猪周期也没有过的现象。
如果说根据这个来推测什么事似乎也不太可能,为什么?因为亏损幅度这么大,其实整个产业现金流失血失得太多,没钱养了那怎么办呢,甚至都没钱买饲料了,这在以前的传统猪周期也是没有的。所以最近这几个月,如果猪价再这么下去,大家总说明年猪多,明年有一个猪价的低点,所以现在还有。假设明年猪价,上半年一直延续到明年5月份,猪价一直这样不死不活的,完全低于养殖成本,那是什么概念呢?是亏了两批次的猪。
猪是六个月育肥出栏,如果六个月亏到明年5月份,我看很多声音这么讲,就是明年上半年还是不行。亏两批次的猪是什么概念,这个现金流损失有多大?就都亏干净了,那这个产业的现金流真的亏干净了,所以我觉得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它跟传统猪周期也不一样,传统的猪周期说亏一年,可能一头猪就亏个一两百块钱,现金流损失不大,整个两个批次亏三四百块钱了不得了,甚至亏五六百也可以。
现在亏损幅度这么大,亏两批次这个产业受得了吗?肯定受不了。所以从财务上去产能它会相当彻底。我们认为不可能,后面猪价可能还会有好的往上走,就是高于养殖成本线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低猪价是肥猪和三元母猪淘汰的多,又在传统淡季,9月份之前全是淡季,突然冒出这么多猪,那对市场的冲击很大。这个因素可能在9月份之后就没有了,没有那么多淘汰的能繁,也没有那么多大猪的情况下,就是由标猪供应的话,起码供需是在紧平衡状态。
为什么?刚才我讲了,短期猪价是供需的结果跟成本没关系,猪多了大家就跟着跑。因为养猪这个东西不能形成有效库存,不卖也得卖,压也是有期限的,你压两三个月撑死了,再多压现金流受不了,所以大家还是要出的,不是说我把它放在库里面当库存,然后用一两年消化库存,没有价我就是不卖,生猪做不成这个事,所以肯定是有一段时间的消化。两个月你能压,三个月四个月还能压吗?
特别是现在这个猪价是不能养的,养亏的更多。它不能形成有效库存,一定会有消化。消化的因素就是三元留种的淘汰能繁和大肥猪,不能形成有效库存的情况下,它一定有个消化完的时候。时候消化完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会达到供需平衡。
这种供需平衡以什么为基点呢?我们必须得想明白,短期猪价跟工序有关系,现在绝对供大于需,猪价还在15块钱。这15块钱在传统猪周期还不错,供需平衡的情况下还是一个不错的价格,因为当时整个市场平均养殖成本可能在13块多,一头猪可以挣两三百、三四百是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大家能接受,15块钱的价格其实不低了。现在它在15块多的价格,说明什么?即便有那么大量的能繁和大体重的肥猪冲击,标猪也是,其实这个猪价也都还可以,这是个基准猪价,跟成本没关系,这几个月其实跟成本一点关系没有。
在这个基本猪价之上,未来可以预期,当冲击市场的这些因素,淘汰猪价和大肥猪消化完之后,猪价会起来的,会有一波比较像样的上涨的,所以也不用太紧张,说猪价就这样了,一直到明年5月份,明天还有更低的,这个不太可能。所以对猪也没有必要那么悲观,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里,这几个月亏的比较厉害,养殖成本比较高的公司,很多人开始特别悲观了,说这样亏下去怎么办?明年还有低点,它不可能这么亏,再这么亏不就完了吗?
后面会迎来一个猪价缓冲期让它盈利,一定是这样,不然谁受不了。这些因素消化完了之后,猪价自然会向成本靠拢,甚至减亏或者说不亏还有盈利,这都有可能性。目前这种最悲观的情况,我反而所有的养殖企业没有那么悲观了,就是已经跌成这样,已经亏成这样了,猪价低的因素也找到了,亏损的原因也找到了,后面他们可能就亏不了那么多了,所以对股票也没有必要再悲观了,都跌成这个程度了还有必要悲观吗?大概是这样。
整个产业在非洲猪瘟下的情况介绍完了,它跟传统猪周期不一样,我们应该在非瘟常态化下,现在的三年的整个过程,在以理解透之后才知道周期向何处去,这个是非洲猪瘟常态化下的周期,跟传统的猪周期不一样,我们要在这个角度下理解。
我还是做牧原的,就讲一下这个事。牧原最近股价跌得比较多,大家担心的点在哪呢?一个是扩张速度不行了,不赚钱了拿什么扩张呢?一个是大家看了看你的成本优势也没那么大,也是15、16的成本,市场现在好的自繁自养的也是15、16的成本,你的优势好像在缩小,所以很多人就看空牧原。情绪导致的,包括白马股跌得很凶,他们也就跌下来了。
我们看一看牧原在非洲猪瘟常态化下做了什么,看看它的过程。因为它的二元回交体系跟三元留种是不一样,我以前讲过,它育肥的母猪可以在里面优选直接做能繁,这就是二元回交的优势,在非洲猪瘟常态化,能繁比较难恢复的情况下,它有这个优势。
这个优势有多大?我们知道成本是由这么几部分组成的,一个是饲料成本,我们具体把账算一遍,看看牧原跟整个行业相比到底是成本加大了还是缩小了。一个是饲料,我看电话交流会上也有人问配方行不行,为什么别人用了不行,也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大家有质疑,就是低蛋白饲料行不行。
其实饲料是一方面,养殖成本养殖管理水平也是一方面。如果就拿这个饲料配方,不匹配一定的管理水平,可能节省饲料的成本是不明显的。因为是有的用这个配方有的不用。所以我们拿不到一个规模性的一个,它到底有多大的效率,就是我能节省多少饲料,它可能没有这个数据。
但是对牧原来说,它都用这个饲料配方就形成规模了,这个规模就能看出成绩来,大概能节省饲料15%还是多少,它就能看出来。要是别人去用可能就看不出成绩来,因为你看它的规模,就会说我是不同的管理水平,其实用同样的饲料配方最后出来的成绩也不一样,但是它形成规模效应之后,饲料配方就可以出效益,整个产业如果用它的配方,当然也会出效益。但是现在的产业没有全用它的配方,大家的管理水平又不一样,所以很难得出一个数据来,但是它自己能得出来。所以饲料的优势节省15%、20%还是10%我们不去管它,你们自己去定性去,它节约成本是可行的,这个路它走的是对的。
还有就是它的能繁,它用的二元的回交系统,这个能繁跟三元去对比一下,不跟二元比,因为我刚才说了,你们可以查数据他们做实验二元的回教和二元,如果二元回交选育做得好的话,没有证据证明比二元变三元系统成绩要差,你们自己可以去查,我查出来的数据是这样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能繁的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非常强,这是超过二元的。
这里我简单讲一下二元,我们经常讲二元是从国外引进,是加系还是丹系不管,是一元过来然后去繁殖二元,二元最后再配出三元。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个月以上,才能出育肥猪。显然现在整个的产业系统内还没有达到30,也就是非洲猪瘟之后,我们引进国外的种到现在还没有生产出来育肥的猪,这是不可能的,它可能就走到二元扩繁这儿,或者是三元已经开始有怀孕母猪了,已经配了三元的怀孕母猪了,这也有可能,但是它没有出栏。
按道理说每年需要更新的能繁母猪大概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头,如果按照这个系统来的话,因为我们需要3500万以上有效率的能繁母猪。但实际上我们没有,那要进口多少呢?一万头原种扩繁到最后只能更新200万能繁,2万头就是400万,我们以前常年就是在2万多头,更新400万头的水平。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老说卡脖子,不是这样的,只卡了一部分的脖子,中国自己的自主可控的育种系统,其实已经占到市场的60%以上了,我们不是所有的系统选育都要到国外去进口原种猪过来以后,才能维系我们的种群的水平,不是。为什么?就是国外进来的这些猪它也有退化的时候,这个退化速度也不慢,需要不断的更新。
事实上我们进口的原种猪的数量是满足不了能繁更新的水平的,可见其实我们自己的原种猪的水平已经不低了,我是这么算的,但是不知道对不对,因为我也不是产业内人士。但是我打听到的是这样,就是我们没有夸张到一定要从国外引种,必须是3500万能繁都是引种来的,不是这样的。它的占比其实可能只有30%、40%,60%、70%都是我们自己的原种,自己配种,我们自己的育种系统出来的东西,这个必须搞清楚。
我看很多人就一定说进口了这么多原种猪,你能更新多少?不是这样的,这样说太绝对化了,也不应该这样。但是二元回交这个系统需要几年的种群培育恩,或者提高选育水平,总结经验等等,你得需要几年,这个水平对技术要求还是挺高的,不像我们以前的传统二元到三元这么成熟,所以不是谁都能掌握的,需要大的种群和规模体系,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所以有些人说三元一定超过二元、二元回交,也不一定。所以这个我需要提醒一下,不要被一些东西误导了,说二元回交是什么玩意儿?它不是什么玩意儿,但是它有一个大的优势,就是恢复能繁的速度非常快,效率非常高,它出来的二元回交起码是不输给纯二元的,输不了那么多。二元恢复起来比较困难,二元回交恢复起来很快,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计算一下牧原在育种方面的优势,就从非洲猪瘟常态化下,以前传统猪周期下真的不明显。
2019年9月开始大量的三元留种,三元肥转母,后续就出现了一个不断的底补高淘。我们知道当时一头能繁肥转母的育肥猪是30多块钱1公斤,一头8月龄的肥猪、能繁母猪可以卖到四千多,甚至五千块钱。结果你让它去做能繁下小猪了,那现在淘汰它是多少钱?可能只能卖到一千多块钱。在这一年过程当中要养一头猪价的成本是多少?大概要消耗一吨多的饲料,一吨多的饲料大概是六七千块钱,加上乱七八糟的费用,养一头肥猪能繁可能在1.1万左右。
按道理说四五千的猪没有卖,现在把它留下来又花了1万多,结果没有小猪下了,要把它淘汰掉只能卖1000多,让它生了两胎就把它淘汰了,这个成本有多高?那是非常惊人的。这样的能繁母猪下出来的仔猪,效率高的成本已经达到了八九百,效率不高的一头仔猪就得上千了,就这么高的水平。
我们知道牧原的仔猪成本大概是三百五六,最高、最困难的时候达到过四百块钱,这里可能就差着五六百,那一公斤差多少?最后成育肥的话,同样一个标猪,1公斤要差四五块钱的成本。所以在非瘟常态化下的三元留种体系下,牧原的二元回交体系从育种环节上就可以每公斤最少四块钱的优势,一头猪可能就是五百块,饲料又省,它的效率很高,你们没有办法恢复,所以这个其实是拉大了双方的差距。
后面的育肥环节是建筑猪舍,因为牧原的猪舍建得比较贵,其他的家庭农场或者是公司加农户等等,他们投入的比较便宜,这就有一个折旧的问题。牧原的猪场大概是12.5年折旧,一头猪的摊销大概是100块钱成本,这100块钱的成本我想解释一下,因为如果你的猪舍投入很少,对猪的健康程度和繁育程度、死淘率都有影响。特别是高质量的猪舍,比方换气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等等,让猪的福利比较好,健康程度比较高,肉料转化比较高,或者我甚至是全封闭的,少用疫苗。这些省下来的钱,可能比很便宜的建猪舍,固定资产投入,很少可能这100块就省下来了,我比你还便宜。
现在这个产业有很多出租猪舍的,就是我把猪舍建起来出租给你,租给你是什么成本呢?就是一头猪一年100块钱,,跟牧原的折旧基本上差不多。但是牧原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折旧完了这个猪舍还在,后面就没成本了,逐年递减摊销,十年二十年以后我的猪舍这块就没成本了。
所以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看猪舍成本高,摊销高,会比别的散户猪舍成本折旧这方面要高很多,我觉得不是,从几个点去考虑的话你会发现,效率高成本不一定就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高那么多,人家300块钱建一头猪的猪舍你花1200,真不是这样。所以说你投资太大折旧太高,猪舍建造成本摊销太大,我觉得这个不成立。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后面就是人工,但是很多特别是家庭农场,他都不算人工。牧原人工肯定是比别的贵一点,工资也高、成本摊销也高。但是它上了很多智能化系统,装备上得比较多,让每个人的人工效率可能会比较高,比方说平均一个饲养员可以养1000头猪,现在可能是六七百,我不清楚,总之它的理念就是我每个人的人效会比你们高很多,因为我装备好,这些装备解决的就是人效的问题,所以人工成本这一块也不一定就比别人要高很多。
这样整体算下来以后你会发现,其实市场上一致反映的说,非洲猪瘟了我们以为你的成本优势会扩大,结果你怎么一样或者是缩小了呢?我把这些内容看完了之后,怎么分析也得不出这个答案来。不要说全产业链它可以用协同效应降成本,它正在建的全产业链的这个构思这个框架我们先不去讲,只讲成本这一块我们基本上就能得出来结论:不是成本优势缩小了,我觉得是扩大了,而且扩大了很多。你们自己可以算,这是一个观点。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担心扩张速度是不是慢了,所以它没有成长性了我们开始往下砸?我想提供一个观点,7月份的出栏刚出来,我们发现怎么育肥猪出栏的少了?大家一致认为,以前的出栏那么多怎么这个月少了?我想给大家分析一下我的看法,你们看看对不对。我们看到7月份的育肥出栏少了,有人说是上个月多出了;有人说现在要压栏赌后边的猪价了,我觉得都不是。是准备6月份选育大量的能繁做后备,六个月该出栏了,我不出了,把母猪存起来,那两个月之后8月龄就可以让它怀孕生产了。它为什么会做这个动作?这是我的猜测,我手里没数据也没人告诉我,但是我一看育肥出栏少了就很高兴,为什么?因为跟我前面说的逻辑一样。
今年的3月4月大量的三元留种开始淘汰,低猪价促成淘汰类更高,农业部和六部委也出来文件要保生产,赶紧去恢复生产,都这么低的猪价有什么保护生产能力的呢?就是他们也看到了能繁不断在往下掉,这个数据掉得很厉害。
从客观情况、财务情况、猪价情况、从能繁结构来看,都是三元能繁太多了,留着肯定不合适,必须把它清理掉淘汰掉,这是肯定的。淘汰到现在,7月份留了到9月份、10月份月龄就可以怀孕生产了,这个时候三元系统或者能繁系统已经去了多大一块,从3月4月开始去,去到9月份,这是很疯狂的,去了足足有半年。这半年你们猜有多少,那后面肯定缺种猪了,对吧。
现在猪育肥母猪直接就可以转能繁这个事就是它的效率。那它扩张什么呢,猪圈建好了,反正建完了之后就这么多,那它扩张的是什么?扩张的是产能。牧原的产能到底是什么?产能是离不开能繁的,首先能繁的产能必须足够大,扩张速度才能快。但是后面可能会出现很多商品跟大家想的是不一样的。牧原除了把种留下来,大家没种时该买种了,你买我的二元回交种猪,我可以卖。种猪没价格,还是没人敢买,那怎么办呢?我就让它下仔猪,下出来以后你买不买?你要买了就是高价仔猪,这是它的商品。
它不是只是卖育肥猪的,这也是产能。种猪可以卖、仔猪可以卖,你还不要,猪价还没起来,那我先养着,养成半大的小标猪,二次育肥猪你要不要?二次育肥猪还不要,到最后我弄成育肥,它是有这套系统的。它跟其他的企业或者散养家庭农户、小规模农户是不一样的,它扩张的商品就是增速的商品,不一定是育肥。大家可能概念化了,认为育肥产能能有多少,天天问育肥产能建了多少,那不是它唯一的商品,它是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种猪、仔猪、二次育肥猪、小标猪甚至最后的标猪,这都是它的商品。
牛鼻子是什么?我必须有那么多的能繁留下来,我的产能自然就是增长的。我在这个基础把钱赚了,再去建育肥栏,再去建屠宰、下游产能,冷链物流,最后分割、精分割,最后到销售,它才能完成,这个步骤是一定要有的,不可能就一根筋,就建育肥栏,然后养母猪下小猪,育肥出栏最后卖出,它不是这个系统。
这三年非洲猪瘟状态下能看出来,牧原的系统就是市场需要什么商品我就供什么商品,它一直这么做的。它的利润是在这些商品中,不同的时期卖不同的猪,选择利润最大化,它跟其他的都不是一个系统。所以我们看他的经营系统和经营盈利系统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跟整个产业特别是家庭农场等等是不一样的。它已经把它体系化了。
所以它的扩张速度,不能只看育肥栏建了多少,这就太荒唐了,它一直在扩张,而且是有节奏、有目的、有规划地在扩张,这个规划是非常清晰的,希望大家能看懂,就不要理解成它没钱扩张了,不能建育肥栏了,成本缩小了,不能这么简单理解,这样理解离客观事实有点远。
举个例子,看看今年一二三月份牧原的出栏体重,都是100零几公斤,都没有超过110公斤,为什么?因为当时它出栏的有育肥猪,那个时候二次育肥猪,小标猪卖得特别好,价格特别好,它就卖了,猪的体重就没有那么重。到了5月6月的时候二次育肥不好卖,卖不出去了,5月、6月的猪价谁还敢卖二次育肥,4月份其实都还可以,5月、6月、7月都没有,体重就上去了,120多、130公斤,为什么?它就是在不同的时期卖不同的商品,市场需求什么我就做什么,这个产能是扩张的。
所以我想给大家得出一个答案了:非洲常态化下,如果在高猪价的情况下,其实牧原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所有人都赚钱,所有人都敢扩繁、所有人都敢三元留种、所有人都敢建猪栏,并不明显。但是当猪价断崖式下跌,行业开始去产能的时候,就有了牧原的灵活性,它的经营秩序的稳定性。
在现在大家都在杀能繁的情况下,它可以把育肥猪转成肥转母,它的效率还很高,最后可以以不同商品的形式把它卖出去。那时候大家谁都没有了,我们知道牛鼻子是能繁,能繁都没有了,你们都不敢做三元了,后面又缺猪的时候,它可以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商品卖出去,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也是它盈利最大化时期。你们想明年会出现什么情况,现在大家把能繁都更新淘汰了,后面都没能繁了,谁的能繁扩张力最大?只有牧原。
其实牧原三年来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通过这次猪价暴跌之后,行业从财务、能繁、从各个方面去产能之后,猪再缺猪价再起来往上走的时候,才是牧原的高光时刻,也是牧原跟其他企业和其他生产产能区别的最大时刻,它的优势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因为这三年开始的时候牧原也是在恢复,也在摸索,它终于把节奏调到对它最有利的地方。把经营秩序、商品品种秩序调到最有利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结论对不对,你们可以往后面推演一下,就是在这个时候后面会发生什么,牧原有什么优势。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成本优势的问题了,是经营的稳定性、经营节奏和商品的品种,最后利润最大化的问题,没有人有这个能力。放眼看去现在不是留不留种,现在都没钱买饲料了,特别是一些友商,亏损幅度之大,现金流能坚持到什么时候都完全不知道。
我再讲一个牧原的摊销,这两个月淘汰母猪比较多,它都赚钱。为什么?摊销到最后一头母猪可能就八九百块钱,它还可以卖一千多,还能赚钱。它的各条产品线其实都不亏,7月份就这个时候现金流绝对为正,。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哪个月损失经营现金流了,因为它摊销比较大,但是钱拿回来,成本不能这么算。比如猪舍的折旧,这折旧是钱回来了,厂房也在,只不过我得把它摊销进去,这个成本还在,我早就付过这个钱了,但是现金回来了,是这个意思,我就简单的举了这个例子。比方说股权奖励、母猪的摊销,那就卖吧没关系。其实它卖淘汰的母猪都赚钱,所以它现金流为正。
整个产业包括规模企业,现金流的损失非常大失血很厉害。它现在不损失现金流,而且还在扩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看到它后面的竞争实力有多强了,它是这样一个巨无霸。
还缺一个内容,牧原以后全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以后讲吧,时间差不多了。留点时间给大家提问,
牧原市值多少合理?这个问题不回答,我不知道你们随便,我只做产业分析和和经营分析。我不研攀猪价,股价也不研判,这跟我讲的东西没有关系。我们是产业思维分析,不讲这些东西。
猪肉需求在恢复,我现在看他们的研报,随着猪价下来,二季度都比去年同期要多很多。史密斯在美国不一样,史密斯的经营不是全产业链,它其实还是一个屠宰订单企业,不能跟牧原比。少了一个内容我不讲了,就是未来全产业链或者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今天不讲了。本来我想讲三个内容。现在看时间差不多了,一讲就多了。
让我讲正邦我真的很为难,正邦的经营节奏没有调整好,负债率有点高。它可能没有预测到猪价在这个时候这么低,它的成本也没有降下来,确实很难受,算了我不讲正邦了。但是对于猪价对正邦的影响大家不要过于担心,像我刚才说的,猪价肯定还会起来的,能繁淘汰和大肥猪消化之后一定会起来的,不会那么惨。
屠宰冷鲜有未来吗?你们去看一下有个报道,就是双汇的方鸿渐,万隆的儿子后来闹挺凶的,被踢出局了,有这么一个事件。后来他接受的采访时特别提到了牧原,他其实感受到了牧原整个屠宰和往下游碾压的的压力,父子搞的很僵,甚至老爷子就说儿子不要干了,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他们感受到了牧原屠宰和整个肉制品,一直到最后品牌销售,他感觉到了压力。就是未来牧原肯定是要往屠宰、冷链物流、精分割,最后到终端销售品牌销售。
为什么呢?因为双汇宰的不是自己的猪,是收来的猪,所以品质很难保证。牧原是全程可溯源,所以品牌就容易出现。我不是推荐股票,你们去看一下中粮。中粮养的猪大概30%作为品牌去卖了,就是直销掉或者终端销售掉了。所以今年上半年各大猪企都在亏,除了牧原比较特殊以外,中粮肉食是盈利十几个亿的,这十几亿怎么出来的?大家可以去分析一下。它是一个小型的全产业链,但这个公司因为是国企,还有很多原因,如果让它像牧原这样疯狂的每年四五十的扩张着去干,它是做不成的,没有成长性。
它基本上就是这个规模,再往上涨一涨,比方说从200万头做到400万头,可能对它来说就是瓶颈了,它没有长期扩张的需求和愿望。但是它是一个样板,就是做全产业链,看看能节省出什么成本,能做到什么成本,这个其实各个猪企都在看,农业部六部委也是鼓励全产业链的,政策也是鼓励的政策,所以全产业链一定是方向。
宰一头猪不是一头猪的利润,因为经营的不一样,比方说现在宰一头猪挣几十块钱,但是我给你代宰,它有个结算方式,你把猪给我送来,我给你代宰完,猪还是你的,还有这种方式;还有就是我收你的猪,但是要压一下价,基本上也是几十块钱的水平。
但是牧原的经营方式可能跟它们不太一样,我们很难说出它的利润来,因为它是自己的猪自己屠宰,它有一个屠宰率的问题。我收自己的猪,屠宰率的周转哪个效能最大,这就不好计算了。牧原的屠宰我讲几个点,你们观察一下,因为我也不知道,公司也没有说过这个能挣多少钱,我只是给你们讲这样一个道理,猪屠宰的前端是猪贩子,猪经纪,他到农户家或者猪场收来猪以后,卖给大型的定点屠宰场。
一车猪大概是130头,大概的成本是1.3万、1.4万,或者1.2万、1.3万。一头猪的运输成本是100块钱。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些掉肉、掉斤秤,一装车的过程当中其实进秤就会掉1公斤2公斤,拉上二三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猪会掉好几公斤秤,这个损耗非常大。加上运费,损耗占了整个这车成本的一半,50%就损耗掉了,特别是热天猪的损耗更大,冬天的损耗也大。先不说生物安全的问题,冬天或者夏天猪发生应激反应死了,这个先不说,那个损失更大。
就是掉肉损耗,一车猪1.4万左右有7000是损耗,可以自己算一算合一头猪是多少钱。运费一车130头猪大概是6000,这样1.2万1.3万就进去了,如果说我就进内乡的肉食项目,这个就省了,算一下一头猪能省多少钱?我旁边就屠宰场,从猪圈赶着就过去了,完全没损耗也没有运费。最终屠宰完了白条还是要运输的,这个大家都省不了,中间也没有猪经纪,猪经纪这一车猪也得挣1万块钱,不挣1万块钱他忙活什么呢,少说挣几千,好的时候挣1万、2万都有可能,那平均一车猪也得挣大几千,这个也没有了。
所以它的屠宰配套这130头猪可能省1万、2万块钱,具体是多少我不知道,你们去算,反正是个大数。比如是1万块钱,这一头猪100多就出来了。如果把一半产能配套上这个,那别人就别养了。如果冷链物流、终端销售还是我的,一头猪又能省100多,光这就是200多块钱了。养殖下游我有200块钱利润去协同,那我就挣这200块钱,前面育肥这块不挣钱了,那谁还跟它拼?没法儿拼了,这就是产业方向了。
这个产业链这么长,一直到最后到餐桌上,这个产业链都谁赚了钱了?它现在做的事能省多少钱,它有什么优势?内乡那210万头就没损耗,也没有猪经纪也没有运费,那是口径里说宰一头猪赚的钱多,还是没损耗赚得多呢?我们没有办法算这个成本,我也没有答案,只能给你提供个思路就这么去算最好。
育肥出栏多少,我觉得没有必要去算这样一个账,公司给出的指导弹性都很大,因为它不知道明年或者今年下半年什么情况。我不同的商品,仔猪卖多少种猪卖多少不清楚,最后压栏多少怎么卖不清楚,它的商品是很多的,它跟其他企业或者其他的养殖产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不要简单地算完最后出栏多少,这个出栏数没意义
其实短期猪价对牧原的估值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可能对情绪有打击意义,就是今年没有猪价,谁也不能预测。那明年一定有高猪价,这就是猪周期,一定有高猪价会补偿你低猪价时候的损失。现在的低猪价,从今年的3月、4月开始猪价往下走,走到现在一直在低谷,其实对牧原是最有好处的。因为它明年的量更大,它是一个扩张的速度。
明年高猪价不挺好吗,它会补偿今年低猪价没赚到的钱,所以我觉得牧原不管是从周期盈利能力,还是未来整体的成本控制能力、节约成本能力,还是它的扩张能力,我自己看了觉得都挺好。你们按照这个思路看看有什么可补充的,自己想想。
大概就这样,已经八点半了,今天我们就这样,谢谢大家,拜拜,我退出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