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效估值看养猪

发布于: iPhone转发:37回复:0喜欢:64

一年多以来上市猪股之间估值争论很多,面红耳赤。争出栏量,争能繁数,争区域猪价等等方方面面。无论怎么争无非是都有一个去散养后向规模企业集中率提高的估值逻辑。

那么到底有没有集中率提高的成长逻辑?

劣势产能被消灭的前提是同质化产品成本过高。那么散养户和规模农户真没成本优势吗?

非瘟后,存活下来的散养户和规模农户的赚钱能力很强,自有母猪产能有很多一头育肥猪可赚到3000元,就算专业外购仔猪育肥很多一头也赚到上千元。这比很多规模企业,特别是公司➕农户经营的企业头均600元左右的利润率高太多。

散养户和规模农户最大特点是彼此成本消耗不叠加。被飞的群体损失成本并不会叠加到存活下来的养殖群体上去。这就有了赔的赔到退出,活的赚到手软。

公司➕农户模式是行业效率最低,利润率最低,需要协调环节最为复杂的产能。过长的环节造成协调不好就运行变形,从而抬高养殖成本。越上规模成本越高,产能扩张越快问题越多,成本越是高。看某些公司一年的经营,一个环节不达预期,整个成本计算就会提升很多。外购能繁不能按期配种,育肥环节就不能有效投放。财务支持跟不上,产能建设跟不上,人员管理跟不上等等环节都会让整体运行严重变形,大大降低效率。特别是各农户防控能力的不整齐,会造成农户被飞损失叠加到公司其它出栏成本上去。

要问长期谁会被去产能,怎么看都是在目前时期快速扩张无效产能的群体。公司➕农户是整个养猪群体最为脆弱,养殖成本最高,经营难度最大,随着猪价下跌最先遇到困难的产能。假如负债水平再过高,那简直就是标准的毫无抗风险能力的巨亏产能,而且亏损根本停不下来。这和散养和小规模农户比真是不堪一击,小规模投入少,掉头快,不承担财务,人员,等一系列成本,猪价下行一键清栏,即时停止亏损,猪价好时,复养难度也不大。所以到底谁在消灭谁,现在还真不好说。

怎么推演未来都看不出公司➕农户有很大的降成基础,也没可能比行业平均成本更低。扩张的越快,产能越大越要命。月报出栏越多股价越不涨,预期未来年出栏越多,股价越跌。恐怕很多人看出栏投猪股正好把问题想反了。本来一个杀估值的逻辑却看成了成长价值。

牧原不是公司➕农户模式,目前从自繁纯育肥产能看去年猪价时期头均盈利大概1800左右(不包括仔猪种猪盈利),还是不高于优质散养和小规模农户同样尺度的产能。就同尺度头均盈利水平观察似乎也是未来被消灭的产能。那么牧原的价值到底在哪儿。

从单一指标看,无论哪儿环节牧原似乎都不如散养和规模农户。没有财务成本优势,人员成本,猪圈投入成本,甚至育种成本都无很大优势,还要高薪养着非一线养殖员工的管理人员。

老秦说:必须纸上谈兵。也就是说必须在办公室里把成本核算明白。老秦还说:死磕现场。就是说要抓成本落实。

因为所有环节都是自己管理的资产,纸上谈的是养殖产能周转率。只有所有养殖人员是自己的员工,才能用管理抓死磕现场落实。

去年散养和规模农户一头自繁育肥猪能赚到3000元,是养大猪,养到350斤到400斤,因为猪价很高,牺牲标猪之后的低效料肉转化比也会有暴利,毕竟肉比多投的饲料贵很多。真是养一头赚一头,但是这个单头盈利水平是建立在养接近8个月出栏的基础上。

再看牧原,12月出栏均重很低,总体低于标猪250斤的水平,甚至可能只有210斤。很多人说养的老鼠猪,那么到底这么做对不对?

牧原能繁数量巨大,仔猪绝对自由,真是可做到想卖多少仔猪就卖多少,想留多少就有多少。在仔猪价格不合适的条件下,留仔猪自育肥是更好的选择。仔猪在一个栏里养大后要分栏,再养大再分栏,随着猪长大不断单位栏里的猪数量越少,栏不够用了就只能卖达到出售标准的猪,腾挪出栏养更多数量的猪。

由此低体重猪出栏占比就大,不难得出低体重猪出栏越多,说明公司存栏数量越大,周转率越高。低体重猪头均盈利低,但是养殖时间也短,大概五个多月就可以出栏。标猪之前肉料转化水平最优,饲料成本又最经济。牧原的经营模式和散养户养大猪,8个月出栏,单头3000元利润比较,年均单平米创造的价值,和饲养成本都不输。

所以平效估值角度看,牧原模式最优,头均估值角度看散养和规模农户最优。公司➕农户无论什么角度看都无法做到最优。

总结:现阶段育肥产能建设还达不到足够多时,牧原头均出栏体重越低,说明运行效率越高,成本降幅越大,竞争优势越强。

散养户和规模农户出栏均重越高,越说明能很安全的养活猪,生命力顽强,越不容易被去产能。

公司➕农户出栏数量越多越没效率,养殖成本越高,最为脆弱。

影响成本的几个因素:

1,能繁母猪一年仅饲料➕防疫成本就接近5000到6000元,假如配不上种或者配种效率低,全程成活率低,需要淘汰替换其损失巨大,对成本影响大,假如人工和栏舍折旧成本控制不好,其对整体养殖成本影响更大,再假如部分中招那就造成成本系统彻底崩溃。三元留种整体被替换的过程对规模企业成本影响足以致命。对流动资金效率影响很大,假如负债还过高其结果多半悲剧。

2,外购能繁和仔猪安全性没有保证,任何环节中猪的流动对生物安全都面临很大的考验,公司➕农户增加了很多次运输流动生物资产环节,安全性难保证,频繁饲料调运也会增加风险。

3,配种数量,仔猪数量,育肥产能之间的匹配效率对产能整体成本影响很大,一个环节不达计划,全程等待,所有成本环节都会加大成本。

4,债务水平过高遇到低猪价,被迫去产能过程中,整体经营秩序被打乱,养殖成本提升更快,会出现亏损,甚至巨大亏损。负债率也会相应迅速抬高,资金链受考验。

5,自繁效率不高的产能其仔猪成本也会高达900元以上,这部分产能虽然也是自产仔猪,但是如果农户代养,其成本比外购仔猪代养仅少四五百元,现在猪期货价格看也会面临亏损。很多公司去年出栏800万到1000万头,但有效产能占比非常低,甚至只有20%到30%有竞争力高效产能,真不如集中资金只出栏一半的高效产能赚的多,还不至于如此高的负债率,和后期无尽的麻烦。

养殖成本口径不同,模式差异巨大,不能简单用核算每公斤成本作为所有模式的成本考核口径。散养和农户口径为头均盈利水平,牧原看产能平方单位盈利效率。公司➕农户不知道如何找成本优劣口径。自然散养和农户可以按头均市值估值,牧原按产能提升单平米养殖效率估值,公司加农户怎么估值呢?也许公司净资产是个好口径,长期估值角度观察:负债率高、会亏损,会产能去化的资产,其资本价格跌破净资产理论上完全有可能。

就写到这吧,唱空猪股一年多,得罪人太多,避免争论激化,就不开评论了,请各位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