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只若鱼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4喜欢:47
过去二十年,地产基本消化了大部分货币。
未来,新创造的货币,能去哪里?
目前为止,居民选择了疯狂的存款。对于多数人来说,其实别无选择。不买房他们不会买别的。股票不懂,基金未必靠谱,保险口碑不佳,润不出去或者没有能力润。
其中,会有少数人逐渐认识到,凶险的股市有少数稳定性很好的分红企业,比房产租金收益高,比存款国债收益高,比保险更靠谱,这些人会把钱移到股市买入这些收息股。
说了很多年,狼真正来了。

热门回复

我个人的理解是,地产创造了天量的货币。货币通过债务新增,也就是新增贷款的方式创造。我们通常说的放水,就是降低借贷成本。按照现金守恒定律,这么多货币现金被创造出来,现在这些现金去了哪里呢?看存款的话有很多人拿到走部分现金,有部分人通过资本市场润了出去,还有大量过手油拿走大量现金,这三个群里带走了大量的现金,造成现在的通缩。

是过去二十年,地产创造了大量货币。

不是地产消化的很多货币,而是地产创造了很多货币,每一次按揭买房都是在创造货币。

对 地产不是消纳货币,是创造货币

短期难说。比如说我认为长期整个社会状态应该是通胀的。但短期来看你总能看到通缩的迹象。

路反复开挖……

因为地产创造的大量新增贷款,也就是新增债务人。但是房贷创造的现金,被谁拿走了[大笑][大笑][大笑]

钱只是媒介,无论多么有效的货币政策,还是要基于服务和产品的丰富提供,否则就是空转,或者通胀。
面包师通过钱做媒介,和按摩小妹实现面包换按摩,面包吃完了就没了,按摩下钟了也就没了[大笑]。
是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后,服务和产品的激增需要增加钱的供给,而不是靠增加钱来激发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房地产需求退却后,居民确实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产品了,即使岗位留在那里继续提供产品也没用,发钱也刺激不起来新的需求。需要给这些人找新的岗位,寻找新的需求点,至于钱在哪里,是否消失,不重要。当产品和服务回来的时候,钱也自然会回来。

最后的终端,要么是大股东的分红润出去存起来,要么是从业者的工资花掉了存起来,这两者还有可能上产能/买房子,背了杠杆,被债务吃掉[狗头]

钱肯定要流动,但是它只是被动的服务者。
金银本位时,可能因为金属匮乏跟不上商品供给而导致通缩,还可以称之为因。但现在法币时代,通缩只能是果。现在处于产业升级没有突破,老的需求退却新的需求没有跟上,只是供需的结构性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