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7喜欢:0
回复@许舒: 请问博主怎么看待央行最新发布的M1数据,是否同您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许舒:回复@灬寒江天外丶:我感觉你应该是一位有一定金融投资基础知识的网友,所以我详细回复一下:我认为10 Yr国债当前的合理中枢应该在3%附近,对应6%的名义GDP增速,其中由5%的实际GDP和1%的平减共同构成。5%的实际GDP增速本来就已经实现了,甚至是略超预期的,然后区区1%的价格平减真的就让你觉得那么难以达到吗?央行本身的货币供应会一直保持合理充裕,在各种场合都反复提及“要把宏观价格的温和回升纳入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比如这次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但凡你舍得点开稍微看一下,就会发现央行提到“促进价格回升”的次数有多么频繁。然后财政也在增加国债、专项债的发行力度,通过成千上万个国债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从需求端托底工业品尤其是建筑黑色系的价格。与此同时,发改委还在掀起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对于传统行业要更加强调节能、环保,以此为名义进一步去产能;在新兴产业也再强调要坚决避免低水平的产能重复建设,比如最新5月8日就对锂电池产业链的产能扩张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综上,在实体经济中增加国债项目需求,同时缩减供应,央行再配合提供一个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我认为1%的价格平减想要实现并不难。
另外,付鹏早已不做一线交易员了,他这几年主要是到处开讲座揽客,通过不断输出一些带有明显偏见的观点,来获取目标客户的认同。况且最近几年他的观点的准确度确实不敢恭维,如果你转述的是他的最新观点的话,那么他在我心目中的评价又一次降低了,再降一降恐怕就要和宋鸿兵、郎咸平之类的人一个档次了。按照他这说法,4%~5%的名义GDP,对应1%+的名义利率,纵观人类金融史,有过这么夸张的映射关系吗?对于这种明显异常的预估数字,应该条件反射地判断不可靠,而不是在他的路演台下摇身赞妙、点头称是。最后我强烈建议,你应该从各种官方原始数据、行业协会、智库的调查统计数据、以及各高频数据开始,亲自追踪、亲自长期分析整理,形成熟练的“手感”,而不要轻易接受别人咀嚼过的东西再放到自己嘴里吞下去。
引用:
2024-05-10 22:08
看笑了[笑哭]今天收盘后我一直在等央行发布4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如果备受诟病、自从去年来一直被空头们当作最大把柄的M1同比读数能够脱离历史最低区间的话,比如能从1%修复至2%的话,那么就又是宏观货币层面的新增重大利好。但是我等了半天没等到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只等到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

全部讨论

初步判断:第一是4月从来都是金融数据的淡季,贷款、存款各项数据一般都会走弱,我去年于4、7、8等淡季月份也连续写过多篇月度金融统计数据的长篇备忘录,对每一个统计科目都做过了详细解读,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下去年的帖子。
第二是4月贷款投放增速停滞,派生的广义存款M2也随之降速,继而进一步压制M1同比读数。央行也反复预告过信贷投放增速会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而降速,以前是依赖房地产、地方城投基建实现经济增长,所以贷款增速偏高。现在已经由出口制造、新能源、新兴产业等占大头,对信贷的依赖程度更小。
第三是M1超预期下跌,同比转负,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今天又一次见证历史了,可以算作新的利空。从“M1-M2”剪刀差这个反映资金活化程度的角度讲,这个差值裂口再次达到-8.6%,但并未突破去年以及过去十几年的极值。经验上,这个剪刀差是高度同步于PPI的,比如当去年夏天“M1-M2”达到-8%的位置时,PPI是-5%以上,非常可怕。而今天看到的最新的4月份PPI同比读数已收敛至-2.5%,继续小幅改善,价格已走出了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像去年那样最可怕的时候确实已经过去了。另外反映经济增长的景气度扩散指标PMI、BCI等,以及最新的出口数据,也都相较去年最低谷时有了明显抬升。4月份的金融数据确实很差,但不能仅因为一个淡季月份的金融数据不好,就全盘否定当前的经济复苏预期。如果需要全面证伪当前的经济复苏,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行。你实在担心,可以适当减仓一些近期涨幅过大的股票,但我不建议完全清仓。
第四,居民存款单月下降近2万亿,这是压制M2和M1读数的直接原因。从好的方面讲,过去一年广受诟病的居民不消费、不买房、不投资、只存定期的现象终于开始瓦解。从坏的方面讲,居民其实也并没有扩大消费将存款支付给企业,内循环并没有建立起来。居民存款的大幅下跌,首先都是拿去还房贷了——本月的居民贷款又是大幅减少8千多亿。其次他们很可能取出存款,转移出银行表外买理财产品或者债券基金去了。一季度长期国债涨得这么好,那肯定是大量的银行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们在反复劝诱广大居民储户去炒债券嘛。如果后续债市下跌,那么这部分转移出去的居民存款又将转移回表内。
第五,我也在等我关注的几位银行、货币领域的分析师周末加班出报告啊我也不是万能的什么都精、什么都懂。等明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更深刻的见解再说。在此之前,我建议你今天先看看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的“专栏1: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专栏2:从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量”压压惊,明天我再看看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增量信息,再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