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堂主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11
补充一些信息,同时完善部分公开可查的内容:
1. 国内实际需求量:根据北化占比 50% 以上份额,朋友们推断出很多版本,这里有数据采信的口径选择差异。我根据北化年报 2020~2023 年四年实际产销售数据,反推国内的规模应该在 9.6 万吨左右,北化在 4.8 万吨左右;
国内过去几年的汇总数据也基本吻合;北化口径的数据要注意平滑 2021 年 5.88 万吨的异常数据、2023 年 3.98 万吨的数据(西安工厂 2.5 万吨的总产能直接清零后影响);所以采信北化过去四年 4.8 万吨左右的数据来推测可信度比较高;
2. 产能上限和实际产能是两个概念,北化过去四年数据为例,产能利用率在 70% 左右,这个产能利用率大概率也能类推其他工厂,所以国内产缺口计算也不能直接采信大数;但影响按统一口径可以推测:
北化西安:关停 2.5 万吨,实际影响供给是约 1.8 万吨(关停后北化其他工厂 3 万吨 可以满产),按照北化过去 4.8 万吨的年均供给,当下 3 万吨上限,所以影响 1.8 万吨是可以参考的;
湖北雪化:暂停 2 万吨产能,实际影响产能应该 1.2~1.4 万吨左右;根据这种爆炸事件影响面,短期半年一年内复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3. 国际与国内市场
根据北化投资者问答记录,近年国际市场硝化棉实际产值在 20 万吨上下,这个数据北化 4.8 万吨,世界占比 20% 反推下也基本能靠得住,但和 DMA 国内工厂产能比例及影响力类比的话差了不少;
国内公司实际年度总产值=国内实际需求产值+出口产值(进口数量很小,暂且忽略),出口部分以过去两三年可查询的数据来看大概 2.4 万吨左右,国内工厂年实际总产值在 9.6+2.4=12 万吨左右
这个 12 万吨的实际总产值数据很关键,可以推断其他厂家的数据,同时产能利用率和进出口这两个数据变化是时,这个总量数据可以调剂参考;这个 12 万吨的数据也基本可以通过国内产家国际份额占比 60% 以上大数据基本吻合;所以我认为基本是可以采信参考的;
4.其他厂家
很多朋友补充了不信息,有部分我无法甄别,但有部分是政府公开渠道出来的可以参考:
衡水和硕有两套设备,有一套因为安全检查问题 在 20230508 政府公开信息时备注“停产”,实际在用的只有一套;另,这家公司应该出口为主, 20240501 被美国政府制裁公示,涉嫌向俄罗斯出口炸药原材料;
江西佳龙,公司存续经营,有看到政府公示的污染罚款公示,产能利用率怎么样不知道
另,硝化棉和纤维素是两种化学状态,不能直接等同,我看到一位朋友新挖掘了不少新产能是直接累加进去的,具体自己可以查询科普下。简单的说:硝化纤维素=硝化棉,“纤维素”涵盖范围更广,适用范围也更广,产能计算时不能直接等同

热门回复

感谢补充非常详实[献花花][献花花] TMA的情况是欧洲市场的完全归零 总需求是萎缩的 国内厂家以前出口欧洲的部分全部消失 而涨的是国内价格(因英士力关停导致对中出口为零)所以实际上我们关心的核心应该是龙头在国内的产能占比,正丹的话53%(8.5/16)左右 而不是全球占比;硝化棉的总需求需求(民用+军用)是提升的 这个是文章中提到比较关键的点,按照您的口径归总计算后全国产能,北化国内占比目测也在55%左右(3.8/6.9);很有趣的是 二者居然北化略高[笑哭]

接下来的重点其实是缺口带来的涨价空间能有多高,这个很关键。硝化纤维素不同品类价格差异也是挺大的,但对于下游价格敏感度但不是很大,所以真涨起来一两倍是很轻松的事,这个就交给市场了

分子分母注意下,北化过去几年差不多 4.8 左右,国内总需求差不多 9.6 左右,50% 样子。但今年开始如果国内总需求不变的化那占比就是 3/9.6

逻辑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正丹的10倍有情绪面的推动,很多参与的资金都是情绪免得资金,北化同样的逻辑最多是补涨,从百川往下的补涨是递减的,未来的高度肯定会受影响的,市场是最好的老师,这种逻辑支撑中长线持有,却不支持短线博弈,很多就是想短线博弈利润,有的拿到利润走了,而大部分散户却套在里面高买低卖

牛人[牛]我看完了,有批判精神!

我比较的全国的总产能和总需求(内销+出口)之间的缺口,然后再看北化的产能占比(相比总产能)现在是前者在扩大,同时总产能在缩减,总需求在扩大,缺口在拉大,而北化的产能占比在今年5月后依然是50%+

是的 让事实说话 股价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