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超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16喜欢:37
你这篇文章有三个很大的瑕疵,一、民爆炸药用硝化棉非常少,民爆炸药原料主要是硝酸铵,硝化棉起到“火柴”这种引火源的作用,用量很少,但炮弹和子弹用的是火药,火药需要硝化棉的量较大,火药和炸药不是一回事,不能因为墨脱水电站概念火爆就打擦边球,硝化棉和民爆关系很小;二、23年的市场需求9.62万吨是包括出口的2.43万吨,不是9.62+2.43,这样算等于人为增加了2.43万的需求量,夸大了需求,另外看24年1~4月的出口量,预计全年出口也就1.6万多吨,比去年减少0.8万吨,国外市场明显在收缩而不是扩大;三、关于产能问题,这是我此前最担心的,也是最致命的,会不会有我没发现的有产能的公司,后来我又查了中国纤维素协会网站,居然又找到了两家有较大产能的公司 ,一家是衡水北新化工,有0.6万吨产能,另一家是衡水和硕纤维素,有1.2万吨产能,另外前期我提到的江西佳龙科技,我找遍全网,除了一个江西球友在网上无法证实的一句“我问了当地人,佳龙已经停产硝化棉好几年了”的话外,始终无法证实佳龙是否还在生产硝化棉,但佳龙还在正常营业,21年底国家应急管理部人员还去检查公司安全情况,所以大概率江西佳龙的1.2万吨产能还在,江西球友可能说了假话,这样的话即使考虑北化的2.5万吨和雪飞的2万吨产能的停产,总产能应该在6.1万吨的基础上再加3万吨,一共9.1万吨,但23年总的需求9.62万吨,如果考虑出口减少的0.8万吨,24年总的需求也就才8.82万吨,总产能9.1万吨大于8.82万吨,所以我认为中国现在的硝化棉产能还是略有剩余的,拿他与正丹股份比,似乎差好多的感觉!

热门回复

这才是真正雪球上有价值的探讨[很赞] 接受批判,但是保留对总需求的意见。感谢各种信源的相互印证[献花花]

有一份数据我同刘兄观点有些出入,我参考过去四年的数据,包括北化回复的占比国内 50% 份额以及国际市场 15%(还有一个 20%)份额的两种口径。而国内最近两三年的实际产能需求在 9.6 万吨左右,这个数据还是比较稳定的。
北化最近 4 年的年产销均在 4.8 万吨上下浮动,其中 2021 年 5.88 万吨及 2023 年 3.98 万吨稍有异常,拉平看应该就在 4.8 左右,按这个数折算 50% 的国内份额同 9.6 的国内需求基本吻合。而占比全球 15% 份额口径的分子采用 5.5 还是 4 还是 4.8,我是有一点疑问的,也不清楚北化的回复基于哪个数。
如果结合北化在互动平台回复的世界总产能 20 万吨左右来计算,15% 就是 3 万吨左右,刚好北化关停西安产能后的数据,但如果采信这个数据,那北化当下在国内的产能占有率是不足 50% 的。
而以上几个口径数据,恰恰也是我们小散最凌乱的地方。我有一个猜测是,他所谓的占有率及总产能都习惯性根据过去几年的数据做的平滑参考,按照 2024 年以前的数据参考更为合理。
北化年平滑总产销按照 4.8 万吨来测算,国内总需求在 9.6 万吨左右,结合 23 年 3.9 万吨/20% (最新一年占比)份额测算出世界总产能 20 万左右,可以大概匹配。过去几年 Top3 占比 42% 左右,老二老三占比 27%(过去北化的占比 15% 来 参考)
从去年 8 月份西安关停,到 5 月份雪化产能暂时清零,这里带来的缺口足够引起价格波动,5-6 月份海关及另外数据波动体现就明明白白了,但存在缺口是确定的。
有些人可能担心产能利用率,这点参考 DMA 即可,价格暴涨预期足够大,涨价远比提高产能划算,做企业的不可能不理解这问题,所以我倾向于其他企业并不会急于填补产能缺口。

炸药中硝化棉用量是很少的,原料主要是硝酸铵

你说的很对,开工率确实没法估计,只能粗略的算算产能,所以,很难估计,不知道是否到达了缺货的临界点,因为去年8月20日北化西安关停了2.5万吨产能,这个量还是很大的,这都9个月过去了,市场价格虽然略有上升,但仍在合理波动范围内,这次再消失两万吨雪飞产能,不知道市场价格是否能有大的波动,市场会不会真的缺货,或者缺货情况严重不严重,这都是未知数!

那这么说,公司最新回复的,硝化棉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 50%以上。这么数据也对不上啊,现在公司也就3w吨产能,这占有率不够50%。所以这个是不是哪里有瑕疵了?

是不是这样算:假设原先需求平衡,一直存在的就算存在了,目前只考虑减少了多少就是主要矛盾。

漂亮的反方论据

你以等比例的方法,用今年的1-4月预测2024全年出口量不合适。因为我看往年,21年1-4月份占比35.16%,22年1-4月出口量占全年25.2%,23年占38.2%,所以根本预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