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堂主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5
有一份数据我同刘兄观点有些出入,我参考过去四年的数据,包括北化回复的占比国内 50% 份额以及国际市场 15%(还有一个 20%)份额的两种口径。而国内最近两三年的实际产能需求在 9.6 万吨左右,这个数据还是比较稳定的。
北化最近 4 年的年产销均在 4.8 万吨上下浮动,其中 2021 年 5.88 万吨及 2023 年 3.98 万吨稍有异常,拉平看应该就在 4.8 左右,按这个数折算 50% 的国内份额同 9.6 的国内需求基本吻合。而占比全球 15% 份额口径的分子采用 5.5 还是 4 还是 4.8,我是有一点疑问的,也不清楚北化的回复基于哪个数。
如果结合北化在互动平台回复的世界总产能 20 万吨左右来计算,15% 就是 3 万吨左右,刚好北化关停西安产能后的数据,但如果采信这个数据,那北化当下在国内的产能占有率是不足 50% 的。
而以上几个口径数据,恰恰也是我们小散最凌乱的地方。我有一个猜测是,他所谓的占有率及总产能都习惯性根据过去几年的数据做的平滑参考,按照 2024 年以前的数据参考更为合理。
北化年平滑总产销按照 4.8 万吨来测算,国内总需求在 9.6 万吨左右,结合 23 年 3.9 万吨/20% (最新一年占比)份额测算出世界总产能 20 万左右,可以大概匹配。过去几年 Top3 占比 42% 左右,老二老三占比 27%(过去北化的占比 15% 来 参考)
从去年 8 月份西安关停,到 5 月份雪化产能暂时清零,这里带来的缺口足够引起价格波动,5-6 月份海关及另外数据波动体现就明明白白了,但存在缺口是确定的。
有些人可能担心产能利用率,这点参考 DMA 即可,价格暴涨预期足够大,涨价远比提高产能划算,做企业的不可能不理解这问题,所以我倾向于其他企业并不会急于填补产能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