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iTo选股原则:清晰可见的护城河、充足的成长性、合理的资本配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可投资的企业有很多,该怎么选择呢?

我目前的应对方法是,如果是别人给我推荐了公司及相关逻辑,我就不会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而是对各种机会都抱有兴趣,哪怕是没有复利的清算、并购套利、估值回归的烟蒂股;

相反,如果是我自己来挑选公司进行研究,为了提高投研时间和精力的性价比,我会按照下面三个原则排除掉大部分的公司:

一,护城河清晰可见,ROIC大于12%

我喜欢企业拥有清晰可见的护城河,最好能几句话就讲清楚护城河的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如果公司的护城河需要长篇大论才能讲明白,那我可能就不会投资了。一来自己能力有限,二来市场上肯定还有很多更适合我的公司。

如何判断护城河呢?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判断。

定性分析上,我会判断公司是否有提价能力。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历史上不仅有提价行为,并且其提价幅度超越了通货膨胀幅度;同时,公司在未来依旧享有不错的提价空间。

定量分析上,我会判断公司的ROIC是否长期保持在12%以上,次要判断公司的市占率是否能够稳中有升。当然,定量分析需要服从于定性判断——如果公司目前没有达到12% ROIC,但是商业模型出色,并且认为公司未来有机会达到12%,那我也会纳入研究范围。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护城河其实也是供给侧的性质,所以我也关注供给侧偏紧的行业。

二,成长性充足,目标10年4倍

10年4倍指的是投资回报率,实现方法可以是估值扩张一倍同时利润扩张一倍,也可以是估值不大变化但是利润扩张四倍。我更希望投资回报更多来自企业的成长,而非估值的回归。

为什么要强调10年呢?

首先,这强调了长期主义。如果我无法理解企业10年后的表现,那我就不太想去投资,这让我排除掉了很多受益于短期潮流的公司。

其次,长期投资有助于释放自由时间,让我更多地享受生活。此前我尝试专攻低估值但没成长性的价值股,但是发现标的在价值回归之后,我又得重新找标的了,实在是很费工夫。还不如花差不多的研究功夫找到一个成长股,这样就能节省重新寻找标的的时间,将这些时间用来享受人生。

我也理解了老巴对烟蒂股的评论:

“你可以想象被仍在地上的雪茄烟蒂,这些烟蒂还能捡起来再抽上一口,虽然不太优雅,但能免费抽上一口雪茄。”

再者,长期投资存在牛市期权。普通的公司在价值回归到合理估值后就得卖出,但是好公司哪怕是略微高估也可以继续持有,这有助于我更充分地利用牛市的非理性繁荣。

为什么要强调4倍呢?主要和IRR有关。

大部分公司没有催化剂,因此价值回归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IRR。假设一个股票只能涨1倍,如果这个股票在十年才实现价值回归,那么对应的IRR仅仅为7%;如果一个股票能涨4倍,那么哪怕股价在前面9年都平淡如水,仅仅在第10年才回归,那么IRR也能实现15%。

三,合理的资本配置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这一条原则在中国市场特别有帮助(即很多公司不满足这一条原则),这也说明了中国市场的股东友好程度依旧有待提升。

糟糕的例子有很多,远一点的有《基本面分析实务》中的峨眉山将利润全部投入到亏钱的酒店业务,近一点的有$福寿园(01448)$ 、$上海机电(SH600835)$ 、$承德露露(SZ000848)$ 。他们都拥有不错的ROIC和行业竞争力,扣除现金之后的企业价值倍数(EV/EBIT)也很低,但是股东的投资回报却非常糟糕,核心原因还是资本配置太差了。

优秀的例子也有,例如国内的腾讯,将利润再投资于互联网公司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在国外,BRK、NVR一直以来都做的不错。巴菲特也是等在苹果开始大额回购后,才买入的苹果。

目前的研究范围

经过上述三个原则的简单筛查,我就能快速排除掉绝大部分公司,节省了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积累复利股票池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随着积累的股票数量增加,我对等待好价格的耐心提高了,毕竟投资中最难的就是等待——尤其是有点闲钱的时候。无形中,新纳入的股票池提高了我的选股机会成本。

截止到目前,我认为以下的行业都值得覆盖,其中有的价格合适,有的价格还是贵了点:

物业管理

检测

体育服饰

医药和农药中间体

音乐唱片公司

社交网络

奢侈品

调味品

云计算

殡葬

有成长性的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经过异地扩张验证,并处于成长期的连锁经营

交易所

白酒

如果朋友你也在研究跟踪上述类型的公司,欢迎交流哈。

如果有满足条件的公司推荐,那就更好咯。我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不同的观点,因为我喜欢对感兴趣的公司和行业去挑刺、找负面因素[狗头]

往期内容推荐:

1)盖瑞特Garrett Motion(GTX)投资分析:估值低+管理层增持+股东友好的涡轮龙头

2)打败市场:挑菜品不如挑餐厅

3)《参与感》:用双赢思维建立生意模式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