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庸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84喜欢:43
如果一家企业,存续期为50年,假设其现金流等同利润,每年利润不变,那么其内在价值对应市盈为18.3倍,若永续存在,则对应市盈为20倍。
对于牧原来说,但就生猪出栏数量,在未来肯定会有到头的那天,因为咱们中国人每年吃多少头猪是有数的,行业市占率在未来也会有一个极限,当下显然还没有达到,我之所以采用停止增长后15倍的企业平均利润pe,也是一笔定性账:
1.不考虑其他业务上产生的利润,届时企业的利润基数肯定很大,生猪出栏成长性已失去,其他业务另说,若按50年存续期利润不变来说,合理pe为18.3,但它是有猪周期的,且届时无提价权、无成长性,虽说可以按照周期平均利润来进行计算pe,但周期性会让市场对企业估值打折扣
2.考虑到a股历史以来的整体估值环境,15倍市盈对于那些利润不变的重消类大消费企业来说,算是比较低的估值标准,事实上通常都在20左右,猪肉股按照周期平均利润来计算,在底层估值标准上是相通的
由此,对一家未来失去成长性的、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猪企来说,以周期平均利润为参数,15倍市盈算是比较合理的,仅是个人主观看法,这是未来的事,当下显然还没到那个阶段。
空调等电器跟猪肉行业的生意模式还是不一样的,这个差别也造成了二者在估值上的差异。
其一,猪肉是强重复性消费,它是天天吃,月月吃,它每年的需求是重复性的,对企业而言,你出栏多少猪都能消化掉,这个优势是电器行业所不具备的。
空调虽说也是必需,但它不是像猪肉那样的每年都要重复性消费,空调企业的成长来自于两方面:增量和存量替换,过去十几年就是空调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成就了一众企业,但当渗透率提升到一定程度,比如保有量快饱和了,这个时候企业对增量的依赖就会下滑,存量替换会继续贡献利润,从定性角度是这样,但定量上面,对于市场而言,却又很难有量化上的保证,比如增量市场会不会持续,技术成熟之后,存量替换周期会不会有变化,这也成为了不确定性的一点。
其二,同样饱和下,赚取利润的一个难易度不同,市场预期的确定性不同,电器的非重消特性就在于,如果它前一年卖出了1000万台,它必须找寻新的1000万个用户才能达到上一年一样的利润。
比如一个猪企一个猪周期内赚取了1000亿利润,那么市场可能会预期,下一个周期,这个利润会再次在重消下贡献出来,它在生意模式上是可行的,但空调企业五年若赚取了1000亿,其中700亿增量,那人们在计算未来五年时,难度就会加大,人们或许会想,未来五年企业还能找到几千万个用户吗?人们的替换率会不会下降呢?(关于替换率的影响因子在智库有具体分析过),这些不确定性因子都在影响着市场估值情绪。
由此,如你所说的“稳定的替换周期”,也有待商榷的,它跟技术升级的进度、产品性能本身的稳定性、价格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像手机,我之前几乎四年换一部,因为用久了太卡,如今一部手机用了七年了还在用,原因就是它性能很稳定,导致我没有替换它。我的体会是,当一个产品的技术体验能大幅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它的替换周期可能会延长,从技术不成熟期到成熟期,越是前面买的,替换周期就会越短,这一点也有数据为证,定性说,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稳定的替换周期,但却也很难去量化。
之前我也持有格力,也正是基于此,所以我在2018年(2000亿营收)就卖出了,仅仅是因为这笔账越来越难算了。
当然,如果二者都趋于饱和,市盈估值在当时看上去都算合理,15倍pe,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会倾向选那个猪肉企业。
另一头,存量替换跟每年都重消的猪肉,在需求面的稳定性上也差距很大,在估值上肯定要打折扣。
海外市场方面,电器比猪肉更具优势,很多电器企业如海尔格力石头等,都有巨大的海外市场,但猪肉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就不能走这步棋了,海外市场也是让市场对某些电器企业给予估值溢价的重要原因,像美的,海外营收都达到了40%以上,若没有海外市场,其估值会大打折扣。
由此,对于电器行业来说,会发现,随着你的利润体量越来越大,市场对你的估值也就越小心,像格力基本上都在十倍pe上下晃悠,而对那些小体量电器市盈要高一些,因为它们的市场成长空间要更大,关于小股本电器在初期所享受适当高市盈的逻辑,以及在企业达到多少市值体量后,在某些条件下,不可以超过多少pe买入,这点在智库也论证过。
当下的空调龙头企业,依然能够做到连续十几年比较大的营收基数,首先跟电器快速渗透的社会阶段直接相关,国内4.9亿家庭户,城镇人口六成以上,水大鱼大,按照3亿城镇住户、2台平均保有量、平均出厂价3000来算,这就是1.8万亿的行业营收规模,还不算其他,直到现在,依然每年几千万台销量,这是过去支撑电器企业高收入基数下增长的重要基础。
过去十几年到现在,本身就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伴随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它处于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中,每个国家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其次,空调技术的快速升级也导致替换周期的缩短,这一点我近期在智库也谈到过,比如很多企业都把十年之前买的空调替换成更节能省电的新空调,这就是技术升级所诱发的替换,当下替换市场也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其三,增量还未结束,尤其是国际市场中的落后地区,渗透率还处于快速成长中,这一切都要反应到对巨大利润基数的贡献比例上。
以上只是说明了生意模式这个变量对于二者在估值上的重要影响,严格来说,两个企业的市盈估值高低,跟市场对它们未来获取现金流的能力预期直接相关,它反应了市场对诸多因子对企业的影响,不是说你是哪个生意模式就估值一定怎么样,比如品类拓展可以让市场给予溢价,像美的比格力品类拓展更成功,市场给予的估值溢价也就会高一些。
对于估值高低的对比,会增加我们对商业模式和不同行业的理解,但对企业投资时,只盯着企业本身就够了。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热门回复

逻辑硬,服,真Ⅴ

2021-11-06 13:28

50年其实许多企业没到就死了,恒大多牛逼,也是奄奄一息

吴老师手机用七年。跟巴菲特用车有的一拼。

2021-11-24 01:07

应该考虑对净利润贡献来的比较实在。。考虑这些数字游戏其实没有本质意义。

2021-11-18 17:03

金龙鱼做什么成什么,人不是说过逻辑了

2021-11-08 15:17

这篇文章相当牛掰

可能有这方面的考量

2021-11-07 18:06

这句话极为精辟:那些低价低净利率的可提价产品,其提价力要更优,因为它们低价提价不敏感,且较低的净利率,会让企业很轻松的将利润推高。
实战演练:比如涪陵榨菜,在2014年左右只有14%左右的净利率,但之后连番10%以上持续提价(出厂价),由于消费市场对其低总价提价(1块)的不敏感,所以其利润很轻松的从1个多亿到近7个亿,我也因此而成功实现价值套利。$老白干酒(SH600559)$

2021-11-07 18:02

$老白干酒(SH600559)$ 我在想,老白干的管理层一旦觉悟,其品牌很容易被市场接受,那么老白干的低价高品质产品提价产生的效果一定远远大于那些高价品牌酒。奋斗吧,老白干的经营管理层。[赚大了][赚大了][赚大了]

2021-11-07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