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3喜欢:52
“节约”与“浪费”是很难定义的。
现在中国基础施设比大部分国家好,这到底是“节约”还是“浪费”?
我挺支持修建基础设施的。

热门回复

基础设施建得差不多了就不能再建了不要再建了,不需要“持续”。

部分地区超前建设的基础设施,如果当地人口负增长、财政无法可持续发展,出现使用率过低、管养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会不会导致更多的财政问题和安全隐患?
依靠转移支付维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个好事情,但未必可持续吧。

里根时期没有鼓励建设奢靡、浪费型的社会吧,里根时期主要是把经济交给自由市场,政府主要管住货币,因而治愈了“滞胀”这一顽疾

问题是现在重复建设太多

在美国,最高机密的文件保密期在6年以上20年以内,除外交文件以外,在第一次设密的保密期到期后,必须进行解密检查。否则,期满即自动解密,第二次设密期限不得超过10年。外交文件可以一次设密30年。过了30年而未解密的,要做出说明。

这是在浪费中节约(全社会的物流和出行成本等)

小政府大个人,我们好像反了

有时候想想,节约可能对个人对家庭而言更有意义,就像水因为你用的多可能要付更多的生活成本,于国家而言至少对水电部门而言,好像你用的多反而创造了利润,同时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其实是资源的合理分配,是西部南部省下来供给资源贫乏的地方吗?提倡用公筷,一次性筷子用量并没有下来,不胜枚举……逻辑上节约是个伪命题

值得思考

现在过剩生产力做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