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1998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8喜欢:1
总产量没啥变,变的是分配,承包之前大头上缴,承包后农民多分一些

热门回复

2023-12-27 00:46

再告诉你一个我亲眼见过的事,当年行乞讨口当乞丐也要开证明的,当然是官方证明书才能出来行乞,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吧?

2023-12-27 00:43

看你说的话你可能很年轻吧,你还不知道当饥饿的时候是不会去管粮价高低的,承包制半年后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亲身经历,有了多余的粮食和人员从农村解放出来,才可能有以后的工业化。从实践来看,改革开放前一直没有走到正确的路上。

2023-12-26 16:48

你这更加扯淡,经验是实践出来的,不是根据用了什么制度决定的,你换一个制度也是会积累经验,你即使什么制度都没有还是会有经验的积累,这是两回事。
你要说相对承保可以更快收税,那提高税收就行了啊,这和你使用那种制度没有关系啊。反而是收的粮食多了更加愿意交更多公粮,这还是2个问题。而且水库这种东西,90年代我们那边也还是集体修呢,你不要以为没有公社就没有集体了,修那种大的水库都是周围多个村一起去。2000年之后村集体的事也还是每家都要去人呢。收税是一个层面的事,实行那种承包制度是另一回事,即使一开始就实行承包制,还是会收税。你不能从结果倒推过程的。

2023-12-26 09:10

亲身经历,承包制后总产量大量增加,给自己做和给集体做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当地农村在承包制半年后就解决了温饱,这个专家的结论是错误的。

2023-12-26 17:09

这修水库 水渠 挖河 我记得90年代后还是集体的,每个村分一段;

2023-12-26 16:23

但是这些到底和公社和承包制什么关系?无论用那种方式不都是一样交公粮?而且这也和承包制的推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啊。你要说收税,收公粮,那难道因为这就换了土地种植制度?你只不过把另一件事和这件事强行绑定关系!无论用公社还是用承包制都不会改变资本需要原始积累,这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很简单的问题,交的公粮到底多了还是少了?而且公粮也是2000年后取消的啊!二者并没有直接关系!还是牵强附会,不能因为天天吃饭就把这个和用那种土地制度绑定到一起。这是两个事!

2023-12-26 14:30

可是这还不是说明了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难道就是为了换一种说法,然后把原来的说法推翻?而这些不是恰恰证明了承包制是对的吗?你又说制造城乡剪刀差,把农村分配权彻底垄断,难道同一个村的地换人种了?那么这个分配权到底给谁了,分给别的村?以前不是这个村的了?你到底弄清楚承包前后这个土地是从村集体一起种地换到村集体内部个体种地,分配的还在村里面。这个和农村分配权又什么关系?你家内部的事能说你们当地政府垄断你家的权力了嘛?

2023-12-26 14:55

分配权不是土地分配,是粮食收入分配,咋滴,你个佃农还想分地?本来就是租地的,土地归村集体。我说的分配是收入分配。之前公社分粮食不是村集体给你分吗?统一分配,统一交粮税(这税收多少上面定,分多少粮食给你也是公社定),还听不懂麻烦别回了,费劲

2023-12-26 16:34

一句话,公社制度(相对承包)可以更快更好更多收税来发展工业级转型。你要问为啥,自己去看前面的逻辑。
公社也不是一无是处,依靠集体兴修了很多水库,水渠等,学习了一些提高产量的生产经验,为家庭承包打下了一定基础

2023-12-26 09:21

那你是不知道搞公社的目的是啥,当初为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才搞得人民公社,制造城乡剪刀差,把农村分配权彻底垄断,所以才吃不饱饭,这才是根本原因。后面原始资本够了,才把农村的分配权下放了点,有自主生产权,分配上也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