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5回复:24喜欢:9
在5月11号的帖子里,明确提到要区分短期和中期机会。策略也做了短期和中期的准备:即短期看科技还有一冲,但需要把回踩完成,目前还差一点,看下周的上半周能否完成。机会在新的分支,以及前期滞涨的二线绩优股,这里根据走势选股不难。而三季度开始需要注意的是出海整体可能因为美国经济走软(数据已经有迹象)而出现中期调整,AI会受到英伟达增速二阶导走平的影响,同步进入中期调整。而当时提到下半年的中期机会是以有色代表的顺周期板块,逻辑是美联储在Q3大概率降息。
下半年虽然还没到,但是大体量的资金会提前进行预期、验证、布局。地产在上周不属于躁动,而是暴动,趋势的反转还早,市场的预期也不高,但是绿保万金集体涨停,是一些信号。从周末的政策力度,结合4月份几年难见的社融负增长,说明了一件事:想救经济了。这种转向的疑问提醒我需要密切关注6月份的高频数据,因为这是最早可能反馈有效性的时间点,如果预期得到验证,对市场风格的转变将是很大的。
风格的转换不会一蹴而就,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作为市场的交易者,必须有相关的敏感性。实际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从22年底已经开始,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把出海的部分个股打到了5倍的空间,也就是说所谓的熊市是在22年底结束的。过去两年,全市场的交易逻辑一直都是空总量经济,即和国内顺周期相关的不碰;多高端的科技、中端的出海、低价的红利,红利的本质逻辑还是经济差导致利率走低带来的高息机会。结合前文说的出海和AI可能面临的中期调整风险(注意是中期风险而非长期,科技和出海的长逻辑依然在,美国经济数据走软也可能是阶段性的,通胀或长期在中高位震荡;英伟达也仅仅是Q3业绩增速二阶导走平,到年底可能又开始高增长了,而下周业绩依然大概率超预期增长,这也是科技短期反弹的trigger),地产方面的变化在当前节点显得很适时,如果出口在下半年不能维持高增速,内需是不是成为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总之,一切都是刚刚好,巧合也罢,有意为之也罢,最终我们还是要看回对股市的影响。那么接下来就是两手准备,既然已经有了出海、科技中期走软的预期,那么机会就要多往内需看看。只不过不要二极管思维,非黑即白,而是在6月份进行密切跟踪和验证。我之前说,看目前上证的走势,中期调整可能以时间为主,当时还没找到逻辑的支撑,现在看有点自洽了。放到市场走势来看,就是内需板块会一波三折的往上震荡,直到做好一个主升的结构和姿势,然后在相关数据出来后开始,Q3的概率比较大,毕竟想做结构也是需要时间的,不会一蹴而就,不过内需的持续性要打个问号,个人的预期就是最远看到Q4,主要的上涨时间窗口在Q3,先看一个季度。
从机会的结构来看,房价能稳住就好,收储也是稳的目的,地产行业出清后新供应也少,那么就没有量价齐升的逻辑。房价稳住,其实最受益的是消费,所以做总量复苏的逻辑还是在消费和下游旺盛的周期里选比较好,消费平替的逻辑依然有效,部分大宗供给端收缩的逻辑也依然有效。其实仔细看看,已经有一些个股从2月份开始走长期的上涨了,时间节点可以锚定对应22年底的出海。没有全面的上涨,结构就是核心;弱化板块效应,那么结构里的绩优股就是核心。这两点,应该会长期有效,所谓价值的部分在投资里的比重逐渐抬高,多研究公司。
1个月内的短期看,地产代表的总量肯定会反复震荡,下周调整也是大概率,但是震荡的过程会有内需相关的个股走出来。而科技会趁地产调整时再上跳一次,再次重申,不要对大股预期太高,能弹到新高就算超预期了,机会在二线三线市值更小点的,对二三线的个股来说可能有不错的涨幅。时间方面,上周说机会在3周内,因为到6月中大的震荡一来,各种大资金调仓换股带来的波动会很大,所以科技这个可能的反弹最迟就是延续到6月中,不做也可以,做的话注意时间。
个人觉得这个时间点,写这篇帖子,还是比较重要的,可能决定下半年的收益。最终结果如何边走边看,重要的是先有预期再有验证,然后拿到顺其自然的收益。不过从我的主观判断来说,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这篇帖子先置顶,一直到结果出来。

全部讨论

中期情绪指标不断下行,量化趋势选股结果越来越少,上涨时间及空间快到共振,共同说明了中期调整渐行渐近。不过短期内还有反复横跳,后面几天还有短线活跃机会,比如今天部分科技分支的活跃,这在周末的帖子里已经写了,有机会但是博弈激烈。只有一种走势能够破局,即20年6月底直接放量上行打破轨道,但是当时各指数走势一致,有合力,所以期望需要放低。
中期调整可能以时间为主,即使空间有限但是显然比当前阶段是更难做的,现在如果都难以盈利,更遑论中期调整。如果不幸走成空间为主,那基本上就必须得回避了。科技的短期机会完全被英伟达拿捏,从目前英伟达的期权结构看,震荡空间有限,也就是说这一次季报超预期也逐渐成为市场预期内了,市场更看重下个季度的指引,总之博弈成分很多,所以周末说可做可不做。
目前应该逐步收缩战线,根据周末的分析,关注内需和总量经济相关的个股。我觉得5月份刚上来走完第一波上涨的个股需要多关注,这些个股RPS刚开始走强,中期调整完之后这些个股大概率会迎来更大幅度的上涨,那些已经走完了两波上涨的个股坚决回避。后面一个月,依照置顶帖的策略,以等待为主,观察选股。目前还有点消费平替的观察仓,未来择机加仓。

05-25 17:55

关注消费有色,等科技出海中期调整结束

05-23 12:54

真知灼见

05-19 23:31

05-19 16:37

科技算哪些

05-19 16:25

学习

学习

05-19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