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e坦然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23
节后第一周结束了,回头看看节前的判断,并继续做好未来几周的预期和策略。
恒生指数虽然很倔强,但是恒指和恒生科技显然开始了分化,周五恒指的上涨是由银行带动,从港股银行的走势,这明显是一轮上涨的加速段。所以,短期恒指已在强弩之末,同时下周美股会受到CPI数据影响,而A股IPO重启,A股港股美股三者在技术形态上都存在强烈的回踩需求,这就形成了下跌共振,只不过回踩的周期比原来的预期延后了几天。
其实即使回看本周的市场,走势的质量也不算好,题材轮动速度太快,唯一有持续性的是红利和出海,但也只是零敲碎打的小碎步。这就给市场一个感觉,好像氛围挺好的,小仓位试仓的胜率蛮高,但凡想上点仓位马上来个调整,会把之前的琐碎盈利全吃掉。
这周还有个显著的现象,科技与指数脱钩了,这是否会持续还需要观察。这个现象不能简单的定性好或者不好,因为指数明显已经到了上升周期的末期,时间点与我年前的预期也一致即到5月份,空间上也来到了长期下行阻力线。那么如果科技与指数脱钩,就会大概率重复23年4月份之后的事,指数持续调整,资金却回流到科技。但是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AI几个大股目前的形态显然是不好的,节前那种高位缩量口袋支点是减仓点。所以我在之前的分析中,给了一个结论:老面孔们上行的空间非常有限,或许还能新高但是阻力很大,短期内科技的机会大概率在新面孔,同时新面孔的市值会相对更小,因为指数的空间不支持大市值主升。
从我个人的预期来说,科技与指数脱钩更好,至少意味着指数调整时还有机会可做。而目前很有意思的是,出海板块包括红利却和指数变成了正相关,那么未来指数调整时他们会怎么样呢?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
时间快到年中,其实全球的交易资金都会往下半年看了。美国的经济看上去出现了疲态,下半年的压力会逐步显现进而增加降息概率,而英伟达的业绩增速二阶导由于基数效应会逐渐走平,那么下半年受影响的就是A股的出海和AI。但是,大宗的价格是否会受益呢,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之前我写过一个贴,记录A股的三大类中长期结构性机会,分别是高端的科技自主、中端的制造业成品出海、国际定价大宗的供给端收缩。如果单纯看下半年的逻辑,大宗这块的机会更显著,注意是下半年而不是中短期内。
综上,短期指数存在强烈的回踩需求,但是回踩后还会反复震荡做复杂的顶部形态。未来三周的机会看科技,但是大机会不在老面孔,其他的分支机会需要自己做功课挖一挖。5月份过后的中期调整,按照目前的量价走势,大概率以时间为主,即使回踩确认,也不会像之前那么猛烈。今年的主基调是α,弱化板块效应,所以即使在指数中期回调时,出海、科技、国际大宗、创新药、消费平替等有长逻辑的板块内,也会有个股走出来。当然选股和交易难度是更大的,因为指数即使震荡,也有一多半的个股是走下跌趋势的,更别提指数下跌了。或许,真正的价值投资就是这样吧。

热门回复

下午来的明显是增量资金,为什么要来科技掏兜呢,他们之前就有仓位吗?没仓位为什么不买宁德,海油的核心资产呢?上次这样买的资金解套了吗?

gjd拉完 很快就会撤退 论套利 gjd根本输不了.

嗯嗯 希望科技接力吧 板块轮动完 再没资金接力科技感觉要duang啊

意思是中期调整延后了? 下午科技穿了10分钟裤子就被地产抢了[捂脸]

部分创新药、医药股之前放量,顺势回踩应该还能新高

沙发 大佬搞个公众号 然后粉丝群弄起来 更有效的分享给志同道合的人

gjd通常只托底不追高

增量资金大概率是gjd的 看看吧 自己放消息自己下场拉[暴富]

如果以时间为主的话,调整的幅度会比较有限。至少从今天的走势看,只要下周不连续上涨,中期调整还不需要讨论。

嗯,如果没有新的板块出来,就得哐叽几下了。目前看科技从调整周期、走势、外围几个方面看,共振走强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