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系列2:煤炭行业简析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回复:10喜欢:40

目录

前言

一、行业概况:煤种较多,分布不均

二、政策调控:安全保供,柔性供给

1、历史沿革:汰弱留强

2、新建产能:建立完善保供体系

3、动力煤:长协价稳定器

4、焦煤“2+4+4”协商定价

三、供需格局:供给增量有限,电煤需求刚性

1、全球视角:供需同步见顶,供给降速更快,增量在亚洲

2、国内供给端:供应稳定,增量有限

3、国内需求端:中长期维持稳定

4、价格因子:电煤下有支撑,焦煤仍有不确定性

四、我国电煤需求达峰节点测算

1、核电:核准有所提速,贡献仍在远期

2、水电:2024年有望回暖

3、风光:装机量高增,短期消纳或显压力

4、火电:基础电源地位短期难以改变

五、煤炭公司及估值

1、三大板块概述

2、12家煤企中位数估值分析

3、核心企业估值简析

六、总结

前言

这个时候再来看煤炭行业,不免会遭受很多质疑。行业周期论也好,股价顶部论也罢,不论对错,我们至少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对行业有个全面客观的判断,不能拍脑袋想当然。

有观点担心煤炭会重蹈水泥的覆辙,但实际上煤炭的需求并不会像水泥一样萎缩那么多。电力需求增长,风电光伏占比增加后,电网的消纳已经吃不消了。水泥主要受制于基建,而煤炭是消耗品,烧完就没有了,但每年还要烧,未来还要转型为国家的战略储备(战时用)。退一步讲,即便目前投资意义不大,放在一生的角度,这也是个不容错过的经典案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寻找答案了。

一、行业概况:煤种较多,分布不均

煤炭种类较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动力煤、焦煤、化工煤。动力煤作为动力燃料的煤炭,通常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可以直接用于燃烧,主要用于发电、供热等。

焦煤具有较高的固定碳含量和热稳定性,需要经过炼焦过程,将煤在缺氧条件下加热,使其部分气化并转化为具有多孔结构的焦炭,故也称炼焦煤。焦煤主要用于钢铁工业中的高炉冶炼,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还原成铁。

化工煤通常指的是适合用于化学加工的煤,如无烟煤或某些特定的烟煤,需要通过气化、液化等化学加工过程,转化为其他化学品或能源产品。化工煤主要用于生产化工原料,如煤化工中的合成氨、甲醇等化学品的生产。

2022年我国商品煤产量中,动力煤、焦煤和化工煤分别占比62.8%、28.9%、8.3%,动力煤占比最高。2023年,煤炭下游电力、钢铁、建材、化工消费占比分别为59.1%、15.1%、11.2%、7.3%,其中电力消费占比接近60%。

从下游需求不难看出,动力煤和焦煤差异还是很大的,基本是两个不同的行业:焦煤利润率高但下游需求弱,主要受制于房地产和基建。动力煤的电力需求还可以,还有长协价安全垫。国内电力需求总体稳中有升,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到18%,电网消纳现在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化工煤利润率较低,本身不赚钱,看点不多,央国企在这块也没什么优势。这块主要是跟着矿走的,很多时候是我为了拿这个矿才去投的,因为地方政府有要求,要我配套建煤化工,我不赚钱也得建,所以很多煤化工是被动投资,有点类似于不少医药公司不赚钱的商业板块,区别是后者主动性更强。

我国占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半壁江山,2022年煤炭产量、消费量分别为45.6亿吨、42.3亿吨,分别占世界51.8%、54.8%。从某种意义上说,煤炭就是中国的石油。

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煤炭开采国,但储量只能排第四。截止2020年底,中国煤炭探明储量1431.97亿吨,占世界13.3%,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与此同时,我们煤炭进口量世界第一:2022年,中国进口煤炭2.9亿吨,占世界煤炭贸易量的18.0%。

我国煤炭供需错配,煤炭资源储量与产量集中在华北、西北,而煤炭消费则集中在华北、华东,这两个区域分别占我国煤炭消费量的28.7%和25.1%。

二、政策调控:安全保供,柔性供给

1、历史沿革:汰弱留强

政策调控对煤炭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给和价格两个方面,先说供给端。2012-2015年,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2016年,我国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

2016-2020年,煤炭行业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与此同时,宏观经济企稳带动下游需求恢复,产量触底反弹,煤价上涨回归合理区间。

从2021年开始,疫后全球经济企稳复苏,国内外需求快速增长,我国通过核增释放优质产能经过增产保供,煤价从高位回落。两年间累计核增煤炭产能5.3亿吨。

2、新建产能:建立完善保供体系

建立健全煤矿产能储备制度,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是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便提出加快煤炭应急储备工作。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国家正在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总的目标是在全国形成相当于年煤炭消费量15%、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其中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不少于2亿吨,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直接调度,另外4亿吨是企业库存,通过最低最高库存制度进行调节。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又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煤炭产能储备。到2030年,力争形成3亿吨/年的可调度产能储备。

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新建10亿吨产能,其中储备煤炭产能3亿吨,通过让部分产能枯竭退出,实现煤炭产能的动态平衡。但期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及安全监管政策对煤炭供给也会产生阶段性扰动。

3、动力煤:长协价稳定器

说完供给再说价格端。针对煤炭经营者时有哄抬价格的行为,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了煤炭现货价格和中长期交易价格的合理区间。2023年,动力煤年度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价格均值为713.8元/吨,同比下降7.8元/吨,大幅低于同期市场均价。

动力煤价格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两个就是秦皇岛5500大卡年度长协价和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现货价。整体代表了动力煤中的长协煤和市场煤价格。从比例上看,长协煤占比约80%(年度长协为主,月度长协为辅),市场煤占比约20%。

不难看出:占比约20%的市场煤波动较大的,也是最能挑动新闻媒体神经的,而高达80%的长协煤则很稳,再考虑到稳中向上的电力需求,实际上市场煤价波动对以动力煤为主的企业影响有限。

23年电煤的需求量约在27.5亿吨,占当年总需求的半壁江山还多。长协煤价格波动范围很小,约在699-728之间波动,均价为713.8元/吨。市场煤价格波动较大,23年初的时候在还1300元以上,低的时候6月底曾跌到750元,全年均价在971元/吨。

截至24年5月28日,秦港5500动力煤价格880元/吨,距离长协价700元/吨中枢价格还有20%的安全垫。基本上跌到800-820元/吨一线,新疆煤就减产了,很难再跌下去。

未来长协(电)煤价格会非常稳定,中枢还在700元,预计大部分时间内波动会在690-720之间。而市场(电)煤价格波动则会加大,中枢在850元左右,但波动范围会在700-1500元之间。市场煤波动大的原因是风光快速建设、占比快速提高后,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未来中国整体将不再缺电;二是季节性缺电、地区性缺电、日内高峰阶段性缺电现象将更加严重。从这个角度看,今年春季市场煤价下跌很正常,无需过度担心。

4、焦煤“2+4+4”协商定价

2018年9月20日,首届中国集群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由山西焦煤集团为主席单位的中国焦煤品牌集群同时发布。包含山西焦煤、山东能源、龙煤集团、淮北矿业冀中能源、平煤神马、开滦集团、沈阳煤业8家企业,主力为山西焦煤、龙煤集团和淮北矿业,集群自觉履行炼焦煤中长期合同,为中国钢铁提供1/3以上的保障,成为炼焦煤市场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2019年12月,新华焦煤价格指数发布,以焦煤集群成员企业真实交易合同数据为基础编制而成,是国家级炼焦煤价格指数。

焦煤“2+4+4”协商定价机制是一个涉及多方协商的定价体系,旨在促进煤钢焦产业链上下游的共识和价格稳定。由两个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4个钢厂(河钢、宝武、鞍钢、湘钢)、4个焦企(龙煤、山能、山焦、淮北)组成,共同商讨,强化“煤钢焦”上下游共识。

焦煤长协价格年度定量,季度调价。2023年5月降至低点1450元/吨,随后价格波动上行,与市场煤价保持300-500元/吨空间。

三、供需格局:供给增量有限,电煤需求刚性

1、全球视角:供需同步见顶,供给降速更快,增量在亚洲

全球煤炭需求2023年85.4亿吨,2026年降至83.4亿吨,复合增速为-0.8%。中国、美国和欧盟等需求下滑,东盟、印度需求增长。需求下降主要来自火电,东盟、印度、蒙古在非电领域的增长会抵消欧盟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下降。

另一方面,总供给也在同步见顶,但下降速度更快。全球煤炭供给在2023年达到峰值,到2026年将下降至83.94亿吨,2023-2026年CAGR为-1.3%。

2、国内供给端:供应稳定,增量有限

动力煤方面,国内产量:主产区晋陕蒙产量占比约75%,难有增量;国内供给增量主要在新疆,预测煤炭资源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比重的40.5%,已查明资源量居全国第三位。

铁路建设有望提升疆煤外运能力,与价格正相关。由于疆煤运输成本较高,导致价格一旦跌到成本线附近,疆煤就会减产,所以动力煤现货价格很难有效跌破800元/吨。国外进口:2023年进口量达到历史高位的4.7亿吨,同比增长61.8%,继续增长较难,甚至可能下降。

未来新疆煤炭产能有望持续释放,预期“十四五”时期新增产能1.64亿吨(占年产量比例大约为35%),产能增幅达60%以上。铁路运费下调促疆煤开发加速及外运,“疆煤外运”产业链迎来快速发展期。

在此背景下,煤炭产能集中分布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广汇能源,以及远期运能增长空间广阔的广汇物流有望率先受益,其次是在新疆拥有煤炭资产的兖矿能源中煤能源上海能源也有望受益,加速新疆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

焦煤供应方面,焦煤供应以山西、山东、安徽等地为主。这几年各家主要焦煤企业资本开支谨慎,供给不足,整体难有增量;焦煤进口增量主要在蒙古,2023年从蒙古国进口6716.4万吨煤炭,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但焦煤进口总体占国内市场比例还不到10%,进口增量有限。

3、国内需求端:中长期维持稳定

根据中石油研究,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2020年、2030年和2060年分别为55.9%、45.4%和5.6%。

中期看,由于新能源仍需解决消纳等问题,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长期看,煤炭定位将从能源供应主力转为兜底保障,未来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稳步提升。2025年前,煤炭需求较为平稳,约43亿吨,之后逐步下降至2060年的3.4亿吨。

具体分类中,预计电煤占比将逐步提升。即便在日本“失去的30年”中,电力依然是钢性需求。焦煤这边,长期看海外仍有增量需求,特别是印度+东南亚,未来人口是中国的两倍。国内焦煤需求主要受制于房地产需求低迷、城市化放缓、材料技术的提升,以及供给侧深化去库。据麦肯锡预测,我国钢铁需求将从2025年的10亿吨高位,逐渐降至2030年的8亿吨左右,未来焦煤需求这块还要向外看。

煤化工方面,由于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叠加能源安全诉求,我国在富煤的国情之下,增加煤化工有利于降低对石油等替代能源的依赖。因此,煤化工仍将贡献煤炭消费的部分增量空间。

4、价格因子:电煤下有支撑,焦煤仍有不确定性

港口动力煤价在800元存在强支撑,4月中旬以来煤价在短暂回调后再反弹,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产地开工率受安监的影响下降,且较高煤价也能一定程度纾解地方财政压力;二是电厂受限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煤价即是保电价;三是疆煤外运存在800元港口价格的临值影响,煤炭出疆量敏感度较高;四是煤化工和油化工存在成本优势的竞争,即体现煤和油价联动。布油70美金与港口煤价800元所制烯烃成本相当,而油价难跌至70美金以下,当前布油价格80美金以上致煤化工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解释一下,煤制油是替代石油供应的重要选择,油煤价差较大会带动煤化工用煤量,从而使价差回归。据国内专业机构测算,当国际油价为70-80美金时,对应秦皇岛煤价807-971元/吨,中枢对应870元/吨。当煤价下跌到900元/吨以下,煤化工利润变好,支撑化工煤采购,所以电煤900元/吨附近具有补库需求。

焦煤方面,近期宏观政策和地产扶持政策频发,改善焦煤市场预期,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国内供需双降的格局。另一方面,焦煤因为煤质好埋藏深,更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2023年,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内蒙、山西、贵州、河南、黑龙江等煤炭主产地均面临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整顿、安全帮扶等政策的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阶段性扰动焦煤供给,不确定性强于电煤。

四、我国电煤需求达峰节点测算

1、核电:核准有所提速,贡献仍在远期

我国自2019年再度重启核电机组核准,且2022-2023年连续两年核准10台机组合计2408万千瓦,显现核准加速迹象。截至2023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仅为5699万千瓦。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规划》,目标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未来核电装机容量有较大增长空间。

核电建设具有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根据《核电建设周期、成本变化规律分析》的研究显示,全球第三代机组的计划施工周期平均为78.5个月,且由于第三代机组安全标准高、关键设备和工程建设返工导致出现延期现象。当前我国在建机组共计2430万千瓦,但仅有三台机组共计204万千瓦是2019年以前开工,意味着核电放量仍需时间。

2、水电:2024年有望回暖

在2022年来水偏枯的背景下,水电发电量逐步走低,2023年上半年体现较为明显,月度水电发电量低于近三年和近五年均值。2023年下半年在厄尔尼诺气候下来水出现改善,月度发电量改善显著。

全年来看,2023年水电发电量10068亿千瓦时,相较于2020-2022年及2018-2022年均值分别低5.8%和3.2%。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11月-2024年1月期间处于峰值期,来水改善有助于2024年水电出力向均值回归。

水电是优质的可再生资源,但水电站建设选址受限(相较于火电),涉及生态环保、移民安置、社会影响、电力消纳等问题。当前我国水电开发已过高峰期,用电需求较大的区域水电资源开发已经较为充分,后续开发集中于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等地区。

3、风光:装机量高增,短期消纳或显压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风电光伏拥有较大发展空间。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455GW,其中十四五期间总装机200GW(包括外送150GW);十五五期间总装机255GW(包括外送165GW)。

另一方面,风电光伏产业链成本在不断下行,且2023年有加速下行趋势。2023年风电新增装机对应投资额为4880元/KW,同比-27.3%,呈现加速下行态势;2023年多晶硅下滑显著,综合价格指数从2022年底的170.29跌至23年底的37.15,跌幅达78.2%。

在此驱动下,2023年国内风电光伏装机超出市场预期,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93GW,其中光伏新增装机217GW。截至2023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达到14.5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装机量超过50%。

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发电波动性和消纳。一方面,风电光伏的发电波动性较大,对电网稳定性运行有影响;另一方面,随着风电光伏的装机量快速提升,风光消纳问题逐步显现。

2024年2月全国风电和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3.7%和93.4%,两者均显著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反映风光消纳压力比较大。从各省的情况来看,风光资源较为丰富及风光大基地重点区域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如内蒙、甘肃、青海等地方,这意味着结构性消纳问题或将更为突出。

2023年国内在成本加速下行背景下,风光新增装机大增,在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中贡献超过50%,超出市场预期。然而伴随着装机高增,短期消纳问题逐步体现,其中光伏消纳问题更为突出

4、火电:基础电源地位短期难以改变

由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火电在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国的主力电源。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火电的地位有所变化,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考虑到我国“富煤”国情、水电可利用资源有限、风光发电波动大且短期面临消纳问题、核电建设周期较长等因素,结合火电机组建设周期短、发电灵活等特点,火电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基础电源地位。

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煤电新增装机逐步回落,从十一五期间年均6400万千瓦回落至十三五期间年均3600万千瓦。在双碳政策提出的2021年,火电机组核准仅为716万千瓦。2021年下半年电力供应紧张反映了火电作为稳定电源的重要性,同时火电机组也可作为风光等清洁电源的调节电源,在此背景下火电审批有所回摆。其中2022年和2023年分别核准7835万千瓦和5687万千瓦,远高于2019-2021年期间。考虑到火电机组建设周期较短,预计2023-2026年期间火电新增装机容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根据开源证券研究所测算,预计2027年火电发电量将达到峰值,为62807亿千万时,其中燃煤发电为57213亿千瓦时。燃煤机组达峰后发电量并不会迅速下滑,预计到2030年,燃煤发电量仍高于2022年的水平。

五、煤炭公司及估值

1、三大板块概述

2020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稳健增长,且分红率提高、股息率改善,投资价值凸显。分板块看,动力煤主要以发电为主,美国90%以上的煤炭用于发电,未来我国电力用煤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动力煤公司数量多,规模大,千万吨级矿井较多。主要公司有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兖矿能源等公司。

焦煤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焦煤公司数量和资源储量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如山西、安徽、贵州等地区,主要上市公司有山西焦煤潞安环能淮北矿业盘江股份等。无烟煤资源相对稀缺,公司集中在山西,用于化工、冶金和民用等领域,代表公司是华阳股份兰花科创。下图为各煤炭公司2022年末资源量和可采年限统计数据:

2、12家煤企中位数估值分析

上图前两家股价选取的是港股数据,后10家选用A股数据,时间截至24.6.3中午收盘。

以上12家煤炭公司的股息率中位数高达6.45%,随着全行业资本开支减小,公司现金流普遍在净利润的1.6倍左右。股息率(税前)最低的是标的5,为4.35%。公司分红率超过80%,潜在提升空间有限,资本开支较大,有息负债占比较高,流动比率仅0.59,短期财务压力较大。

12家公司的ROE中位数为14.32%,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行业特性决定ROE多数正处于从顶部回落的趋势中,考虑到最近五年的ROE平均值参考意义不大,这里主要参考市赚率第二公式,选取最近一个周期反转后第一年或第二年的数据。除了标的3和标的4外,其他公司市赚率2大多在0.5倍左右,市净率在1.3倍左右(前两个是港股估值)。看上去并不贵,但考虑到ROE整体往下的趋势,这个数据至少还要打个七八折。

由于行业最近几个季度增速往下,导致基数较低,未来成长性数据失真,所以聂夫标准和PEG数据的参考意义不大,不如看市盈率。12家公司市盈率(TTM)中位数为10.31倍,动态中位数为9.04倍,远期PE为7.3倍,股息率中位数6.42倍。

假如12家煤企未来三年还有5-10%的业绩增速,则PEG中位数实际在1-2.1倍上下,聂夫标准[市盈率/(年化增速+股息率)X100]的区间大致在0.63-0.9倍,当然这只是一刀切的考量。

3、核心企业估值简析

标的1确定性和估值都比较高。公司拥有自己的铁路线和港口设施,能确保煤炭的稳定供应和运输。业务涵盖煤炭开采、发电、铁路运输等多个环节,后两项占了20%以上的利润。其中电力业务还在持续增长中,可以对冲可能的煤价下跌。标的12未来煤炭产能提升空间大,缺点是新疆煤,所以煤价高的时候它弹性很大。

标的2/10/11都有20%的产能增加,其中后两家是无烟煤,接近动力煤,动力煤需求和价格更稳定,且有长协保护。如果煤价在800-1000元/吨之间波动的话,标的2的空间是动力煤里最大的,适合结硬寨、打呆仗。总的来说,动力煤和焦煤基本是两个不同的行业。

这里再展开说下标的2:公司在煤炭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未来几年的年度资本开支计划约在150亿左右,按23年430亿经营性现金流计算,未来每年的自由现金流约在280亿上下,略高于远期250亿的净利润。即便未来保持30%的分红率不变(不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前瞻分红总额也将达到84亿,较23年58.6亿分红总额提升43%。

煤炭行业并不存在激励竞争关系,各家差距也不如外界想象的大。以前标的1也是铁公鸡,常年低分红,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自从2020年提高分红后,股价开启长牛模式。

标的2作为净现金公司,自由现金流每年还在增加,央国企还有窗口指导,未来迟早会分红。上周末公告派发特别股息,尽管数额不高,股价还是应声上涨。12%+的ROE,0.8倍PB,目前价格对应未来的预期收益率至少在15%以上,电煤未来五年内需求大概率不会萎缩。

如果公司估值想跟标的1看齐,除了提高分红比例外,未来还必须确保不再大幅计提减值。退一步讲,即便未来市盈率仅按10倍算,对应250亿的远期净利润,公司也值2500亿,对应港股至少还有一倍以上的空间。

顺便提一句,经常有朋友来问折旧费用在利润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勾稽关系问题,见上图:标的2在23年年报中的财务附注部分和现金流补充材料部分,将111.6亿折旧和摊销费用在各分部中的数据列示的很清楚。

六、总结

在我国,煤炭行业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长协价制度支撑下,煤炭行业仍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7年火电的发电量将达到峰值,2030年前,电煤需求稳定。风光发电长期将实现对煤炭行业的替代,但发电波动性和消纳问题将成为制约因素。水电今年可能是大年,将是一个短期的利空因素。

从供需角度看:动力煤供给增量主要看疆煤外运,受制于运输成本,动力煤现货价格很难有效跌破800元/吨,而焦煤供给端国内增量已经很小了。需求端,动力煤比较稳定,即便在日本“失去的30年”中,电力依然是钢性需求。而焦煤受制于房地产等因素,钢铁需求受到抑制,增量需求主要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确定性不如动力煤。

价格方面:长期制约高油价核心因素的美国页岩油供给开始走下坡路,OPEC重新夺回油价控制权,并从价格战转变为保价控量策略。未来油价有效跌破70美元的概率不高,向上则存在想象空间。

从全球角度看,由于煤炭和油价存在比较关系和替代效应,因此长期看煤价向下空间也很有限(短期进入淡季,前面一波也涨多了)。考虑到煤炭还有长协,往下有安全垫。石油更受国际价格影响,煤炭相对偏中国(特色)。

从生意模式看:煤炭公司大多是先拿钱后发货,应收和存货的变化较小。煤炭挖一点少一点,供给端控制又很严,所以这门生意天生比很多制造业公司要好。

忽视质量,片面追求成长性是不可取的。不论成长能否兑现,产能的无序投放必将带来量升价跌。就像今年的新能源汽车,看似行情火爆,竞争却极其残酷。车企要生存要发展,不得不把赚来的每一分利润重新投入到营销、扩产和研发里去,自由现金流常年为负,甚至还需要不断对外融资,这样的生意模式很难给投资人带来回报。

反观旧能源煤炭,这几年却跑出大行情,很多人只片面归因为周期,却忽视了供给。比如焦煤因为房地产的原因需求不好,但供给弹性更差。由于政策调控安检保供汰弱留强,理顺供给和价格端,外部企业难以介入(尤其是民企),致使存量央国企在低烈度竞争环境下才能舒服的吃肉。

很多行业往往成熟后趋于理性,竞争格局稳定,这时长牛慢牛股才有合适的土壤。成长和估值具有双重不确定性,资产和分红变动则要小得多,便宜才是王道。所以煤炭股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股价涨多了。

---------

声明:本文中所提及的任意上市公司信息,仅用于案例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交易建议的依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之之的置顶帖:

网页链接

@今日话题 @进入击球区 @巴菲特读书会 @陈海涛周游世界 @滚一个雪球 @山行 @黑龙_杭州 @时代的牛股 @宁缺股 @ericwarn丁宁

全部讨论

07-10 12:33

12家标的都是啥啊

06-28 09:23

学习

06-19 06:57

/

06-07 15:31

预期“十四五”时期新增产能1.64亿吨(占年产量比例大约为35%),应该是3.5%吧

太感谢了,通俗易懂,我这种煤炭小白也看懂了

06-04 21:32

Mark

06-04 21:01

06-04 14:39

高水平的文章

06-04 12:51

#煤-p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