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陪我走过的那6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1回复:95喜欢:348

$融创中国(01918)$

我们不需要很多好机会,只要有一个,并且抓住他,就够了。

融创终于开始逐步兑现价值了。今日与妻子谈及近几年的投资收货,启发我作为一个默默无名但跟踪融创很久的小股民,复盘一下,这个陪伴我最久的股票。


(一)养在深闺人不识 2011-2012


本人大学时候,就开始学习股票投资(2008年开始),并且地产行业充满兴趣,曾将《野蛮生长》反复读了7遍,对地产江湖的传奇也是如数家珍,那时候还有所谓的“广东五虎”“万通六君子”,现在的地产江湖,早已变了模样。


毕业后成了一名地产从业者。


2011年9月,香港地产股暴跌(我已经忘记了当时是什么原因引起暴跌),当时供职的华润置地,最低跌到了7块钱,同事们都议论纷纷。我凭借着股市投资的市场敏锐度,第二天,就去安信国际开了个港股账户,开始逐个研究哪只地产股跌的最多。哪知国庆假期结束,股票就开始大幅反弹。我随即加快了研究进度,忽然有一天,翻阅到代码为01918的股票,当时看到PE(市盈率)的数值,惊呆了,PE仅仅是2。此股票最低跌到1.1港币,但是已经开始缓慢回升。


彼时融创只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开发商,老板孙宏斌倒是小有名气,各大商学院都已他的案例作为失败典型,分析得扒皮透骨。记得看到融创没多久,就试探性的买入了十万股,理由有二:第一,估值太低,向下空间有限,向上空间很大。第二,死过一次的人,更知道活着有多重要。孙总死过一次,从头再来,一定更想活的久一点。第一笔买入的价格,是1.6港币。


我当时还买了另外一只股票,阿里巴巴(01688),当时买入价记得是7块左右,买入没多久,竟然停牌了,复牌之后就退市了。我莫名其妙的赚了一笔,纯属运气。


买入融创后的那段时间,我通过各种途径,找融创的相关信息。


当时的调研方法有两个:

第一:搞清楚每一个项目。那时候融创还很小,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每一个项目素质如何,利润如何,我心里都大概有个数。

第二:尽可能的了解孙宏斌。那时候微博还比较火,我看遍了所有关键词中带“融创”“顺驰”“孙宏斌”的微博,其中孙总的微博,我更是反复咀嚼了一遍又一遍,看完之后大呼过瘾,大言不惭的说,鄙人的价值观和孙总高度类似,第二,投资思路也类似,第三,孙总是个有魅力的人。(为何这样说,请自己翻看他的微博)

回来之后,我把所有的钱都买了融创,并且追加了5万美金(那时候还没沪港通,个人每个自然年度转账只能有5万美金额度)。争气的是,融创开年之后就持续大涨。后来年报公布2011年销售额192亿,逆势增长130%.


2012年的杂志,还保存着。


上涨的动力让我更加深入的研究融创,当时我对同事们说,这股票以后一定能涨到4块钱!同事们嗤之以鼻,笑我too young too simple。


整个2012年,随着西山壹号院等楼盘的持续热卖(自己还专门去北京去西山壹号院踩盘),以及和绿城开始的合作,股价一直攀升快到5块钱。我大约在4.7左右把股票全卖了,跟同事们炫耀了一把之后,开开心心旅游去了。


2012年,融创销售额356亿。


(二) 蓄势待发的两年 2013-2014


卖了之后,我就后悔了,因为后来股价最高涨到了6块3毛多。当时复盘自己卖出的原因,其实是没有逻辑支撑的,仅仅是因为赚的多了,却没有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有没有变化。


好在市场先生又给了我机会。2013年调控加码,市场开始转冷,虽然融创每月的业绩还是持续增长,但是股价已经跌了下来,我大约在4.2左右,满仓了。


后来融创和绿城开始了一段蜜月期,你教我盖房子,我教你卖房子,还一同收购了新世界旗下的丰盛皇朝这个超大的项目,(就是现在的滨江一号园的前身)。然而股价就在4-5块之间徘徊。


在2013-2015这两年内,成了融创最命途多舛的三年。收购绿城失败,后来开始收购佳兆业,也不欢而散。


融创这段期间,股价最低跌到了3.2,我满仓浮亏30%多,虽谈不上终日以泪洗面,但心情总归不太好。


那段时间我仔细在观察融创的销售额和管理动作,比如大的收购项目,其实算是处在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我坚信是市场错杀了股价,为了寻找安慰和坚韧的勇气,我开始寻找共同研究融创的网友们,希望探讨一下,看看公司发展是否有问题。


后来在网络上结识了 @青石李 @yuyuo_cn 、海柴角三位兄台,虽不常交流,但我还是像找到了战友,坚定持股,度过了冬天。



2013/2014/2015的销售额分别是547/658/734亿元,虽然稳步增长,但是已经失去了增长之王的成色。好在孙总一句话指点了我“在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帮别人办事,相当于我们一半的管理成本都在帮绿城,弄收购,但是还是取得了大幅成长。”


只用了一半的人,就干出了这个业绩,如果火力全开,那还得了?!


(三)借牛市东风,翻倍再卖出--2015


2015年,A股疯狂了,带动港股一起上涨。眼看着A股和创业板股票翻了几倍十几倍,融创竟然在大盘疯涨的时间段--停牌了。那段时间因为收购佳兆业,停牌了很久,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市场周期,导致上一轮最高点定格在10块多,如果没有佳兆业的事情,当时最高点,至少应该在13块。


那一年,我最幸运且正确的事情,是在股价9.3左右的时候,全部卖出了。


卖出逻辑:A股已经疯狂了。周边所有人都在讨论股票,甚至有朋友借钱买股票。我那时候已经是8年股龄的老股民,深知危险就在不远处。如果A股下跌,港股必然受影响。于是在9块多,卖了融创。虽然融创的经营业绩持续增长,我忍痛割爱,实在不舍得。


事后也证明,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势不好,个股再牛,也会受到影响。


后来想想,其实没有参与到A股行情,没有赚到创业板股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浮盈,算是庆幸。由于我对融创的了解,提早获利了结,到手的钱,才是真的钱。


(四)股友挖掘价值,放心继续买入


卖出后的一整年,A股经历了“大盘熔断”的历史性时刻,港股也没好日子,融创竟然跌到了3.6!


新手和老手最大的区别,在于两点,一是会不会卖,二是会不会空仓。


这一路下来,我没有买入一股。股市有句老话“新手死于追高,老手死于抄底”,我不敢去猜想底在哪,只有等底部扎实之后,我才敢进去。


这段时间,雪球的融创板块,有一个哥们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现在每天有人因为感激而主动发红包给他的人胆兄。一开始看这哥们的发言,觉得这哥们牛啊,项目挖的很深。到后面越来越觉得这哥们不仅对项目挖掘的深,还对地产行业相当了解,我连调研,跟踪的工作都不用做了,他写的帖子里,都说的清清楚楚彻彻底底了。


融创的发展还在持续向好,我在4.3的价格开始逐步买入,5月份基本满仓了,平均成本4.67港币.


买入之后的几个月,融创价格一直涨到6块钱,就上不去了。以至于老婆都说,“下次再涨到6块,你就卖了吧”,我说“你不懂他的价值,至少12块钱”。


那个时候,我内心已经非常坚定,股价一定会涨上去。当时的判断逻辑如下:


1:美元已经开始升值之路,港币也随着增值,香港的资产对将会吸引全世界的资本。

2:当时的港股,是世界主流资本市场估值最低的,被压抑太狠。

3:内地资金,通过沪港通等方式南下,力量在逐步积聚,港股“A股化”,只是时间问题。

4:融创持续高增长,低估值。


四大因素重合,股价只有一条路--涨。


后来,果不其然。随着融创业绩的不断提升,股价持续上涨,融创的关注者越来越多,逐步成为了雪球热门股。


截至今日,看了一下账户,浮盈150%。


针对现在的股价,还能不能买,我不敢说。套用一位投资达人的话“买现在的融创,相当于把时间拉回3年前,给你机会买3年前广州的房子。现在已经涨了一倍了,那等于把时间拉回1年前,给你机会上车,买房子。”


愿大家一同发掘价值,走正道,赚大钱。

本文纯属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今日话题 @青石李 @小兵oo9

全部讨论

2017-04-07 22:32

老兄才是乐于分享的典型。多谢分享融创的成长历程。
融创我在5元左右的时候谈的比较多。现在都学习为主了。
之前对融创的定位增长之王。确实是高质量的增长。

2017-04-08 01:51

菊总是地产第一牛人

2017-04-08 07:16

不容易,老兄养心做得好。

2017-04-08 08:19

楼主这波段做的太神了,不过咱做不来,只能老老实实做股东跟老孙一起盖房子。

2020-07-27 07:06

回来看

2017-04-08 19:47

2017-04-08 14:58

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紧紧追着属于你的那一只羊》

2017-04-08 08:27

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相信融创相信老孙

2017-04-07 23:47

一共赚了几百万?

2020-07-27 17:01

请问人胆兄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