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迎来春天,万物新生(爱回收)背后不只政策红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万物新生(RERE)$

来源 | 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 | 李成东、金珊

电商陷入价格和服务的内卷,但还有一个赛道正在爆发。二手电商凭借着独特的逆周期性站上风口。

5月20日,万物新生爱回收)发布了业绩公告。财报数据显示,2024Q1万物新生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27.1%,达到营收指引的高端。经调整的经营利润(非GAAP)为8022万元,连续七个季度实现运营盈利。

从年初至今,万物新生股价已上升近五成,价值正在修复。在二手市场万亿赛道中,除了政策风口,万物新生已经长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业绩一览:营收稳健,连续七个季度经营盈利

成立于2011年的万物新生,已经形成了C2B+B2B+B2C的完整产业链闭环,旗下包含了C2B业务爱回收、B2B业务拍机堂、B2C业务拍拍、海外业务AHS Device。

从总体来看,万物新生2024Q1业绩表现不俗:

1.营收达到了指引的高端,远超零售的大盘。在Q1淡季和3C品类销量不高的情况下,这已经超出预期。

2.业务量持续提升,平台收入连续两个季度恢复双位数增长,增加了公司层面的毛利和运营利润贡献。

3.费用端精准控制,总体费用率下滑。经调整履约费用率随着供应链效率提升不断下降。

4.经调整的经营利润本季度实现80.8%的同比增长,连续7个季度盈利,经调整的经营利润率再次提升。

万物新生2024Q1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27.1%。对比Q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6%。在淡季下,万物新生增长速度远超大盘

其中,自营产品收入(1P)33.098亿元,同比增长了28.5%。增长原因是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销量增加。

平台服务收入(3P)3.413亿元,同比增长了15.1%。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拍机堂和多品类回收业务产生的服务收入增长。

2024Q1消费者交易产品数量为840万件,2023年Q1为790万件,同比增长6.3%。

运营成本和费用为37.029亿元,同比增长了25.9%。其中,采货成本为29.478亿元,与产品销售的规模保持一致。

此外,履约费用为3.098亿元,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213亿元。一般和行政费用为7380万元,同比下降3.4%。研发费用为5020万元,同比增长了5.9%。

经调整的经营利润(非GAAP)为8022万元,而2023年同期为4438万元。经调整的净利润(非GAAP)为2070万元。

截至2024年Q1,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短期投资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余额等总计26.0亿元,为稳定运营提供保障。

万物新生是如何保持营收利润双增的?

多场景汇聚分散流量

在线上逐渐陷入存量博弈的背景下,二手电商是为数不多的高成长性赛道。

据“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3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5486.5亿元,同比增长14.25%。2023年二手电商渗透率为35.68%,同比增长7.08%。规模和渗透率还在持续增长。

但二手的生意并不好做。二手商品不仅需求和供给分散,而且商品非标,质量不一。

如何才能抓住两端分散的用户?万物新生选择从精准的消费场景入手。

首先是设立线下门店。从去年开始,友商转转和闲鱼也开始布局线下门店。相比于纯碎的线上模式,门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提高回收效率,增加消费者的信任。万物新生多年深耕线下,门店网络逐渐完善,成为一手货源的重要来源。

万物新生目前在一二线城市设立自营店,三四线设置联营加盟标准店。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万物新生共有自营门店711间,联营标准店557间。以门店为核心场景的1P业务已经成为万物新生的基石。

其次,万物新生攻入二手电子产品的关键场景——以旧换新。消费者在购买新品时,手中的旧产品闲置,正好有了卖出的需求。

线上电商中,京东早已占据了3C品类的用户心智。万物新生和京东合作多年,能提供“一站式以旧换新”“多件折抵换新”等服务。Q1京东来源的以旧换新回收额同比增长43%。

除了平台,万物新生也在和品牌深入合作。手机回收当中,苹果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据Counterpoint统计,2022年iPhone占据了全球翻新智能手机市场49%的份额。

早在去年,万物新生已经和苹果达成了以旧换新的合作,覆盖了品牌官网和线下旗舰店。

和其他品类相比,电子产品的回收更难。万物新生通过线下门店、线上渠道和品牌合作建立起用户口碑以及家喻户晓的回收品牌。有用户信任做基础,叠加强有力的前端履约能力以及二手产品标准化能力,万物新生正在持续拓展其他品类。

万物新生在部分门店内增设箱包、腕表、黄金、名酒、鞋服等品类的回收。多品类战略自2022年上线以来,非3C品类的回收额保持高速的季度环比增长。

这也代表了用户心智进一步渗透。多品类业务也会提升店铺的坪效,为万物新生带来更多利润。

Q1多品类回收业务的回收交易额达6亿元,为2023年同期的4倍。在奢侈品回收的成交用户中,18%的用户在30天内完成了其他品类的回收。相信随着时间的拉长,用户的回收频次会有更大的提升。

多场景的布局,通过一手货源,增强了万物新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整个二手回收流程当中,过程不透明、流通层级过多一直是行业面临的问题。每一次流通,也会有不同的中间商加价。购买二手产品的消费者,本身偏重性价比,这样导致他们购买商品并不划算,且产品的质量不一。

万物新生而言,掌握一手货源,不仅能从源头把关质量也能控制成本。

万物新生正在被更多C端用户选择,在需求和供给两端获得更多的竞争力。Q1自营业务通过拍拍严选京东渠道、直播新媒体渠道、门店和爱回收官网的toC零售收入同比增长超80%。

万物新生业绩爆发,离不开前端对用户消费场景的精准把握,更离不开后端的供应链。

将二手产品变为“标品”

二手商品的非标性是又一大痛点。

新品交易只需要全新未拆封就可以了。但是每件二手商品都是不同,划痕、配件、成色等等问题都会影响商品最终的价格。交易离不开中间的质检环节,需要公平公正的鉴别。

传统的人工质检,标准不一,成本也高,检测结果也容易出现误差。

万物新生正在通过自动化的质检能力,将二手产品从非标品变成标品。

(图为万物新生东莞自动化运营中心)

万物新生的东莞自动化运营中心已经能进行全自动化的质检。采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中央控制,承担输送、分拣、质检、仓储、发货等职能。以Matrix 3.0为代表的自动化质检系统,将全年由于质检失误导致的损失降低19%。

Matrix 3.0由多个模块组成,承担不同的质检任务。“X-Ray”系统可在不拆机的情况下完成对手机内部和硬件功能的全方位检测;“拍照盒子”系统融入AI算法,可自动检测手机的外观;“007”系统通过声波分析算法和图像分析算法等,自动完成对手机听筒、屏幕、摄像头等部件的功能检测;“拍照魔镜”具备像素级屏幕检测能力,能高精度识别屏幕老化、坏点和其他瑕疵。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万物新生拥有区域大型运营中心8个,城市小仓15个。

一项有利的政策正在推动二手电子产品的发展。过去提到翻新,可能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违规和质量不佳。翻新缺少一个行业标准来进行监管。今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推出,极大推动了行业规则的建立。

在理性消费的需求下,消费者对合规翻新的产品接受程度会更高。行业标准的建立也会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多年投身供应链能力建设,让万物新生在面对新的市场机遇时,已做好准备。Q1万物新生合规翻新业务收入2.8亿元,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在自动化质检能力的提升下,Q1万物新生的non-GAAP履约费用率为8.3%,较2023年同期继续下降了0.8个百分点。

循环经济的发展正当时。二手交易正在爆发,已经覆盖多场景,供应链能力稳步提升的万物新生的价值明显被低估。在这个万亿赛道当中,万物新生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