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如何选择行业——新经济OR旧经济?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9回复:40喜欢:27

 #雪球星计划#   #四季度你最看好哪个赛道#   #中远海控预计Q3净利润近305亿#  

注:本文为我上周雪球路演的文字版,主要探讨在行业选择上的一些深度思考。尤其今年以来,随着股价涨跌的变化,拥抱周期、拥抱新经济、抛弃传统产业等呼声此起彼伏,在这种时刻,我认为有必要冷静下来看长看远,结合政策走向对行业选择做一个理性的思考。万字长文,需要耐心。

众所周知,前几年随着金融、地产、白酒、医药等一些传统行业的股价大幅上涨,“拥抱核心资产”的呼声不绝于耳;那么今年以来,随着这些行业的股价陷入调整以及芯片、“双碳”和一些周期行业的股价大幅上涨,此消彼长之下市场又开始抛弃这些传统行业转而无限看多以芯片为首的新经济和以中远海控云天化等为代表的周期行业。看法随着股价涨跌而改变,这是资本市场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那么,站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经济和旧经济到底该如何选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探讨和交流。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回顾近5年股市行业涨跌的更替情况来看看近几年市场的一些主流观点演变情况;二是关于行业选择的一些核心本质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三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谈未来投资中行业选择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重点问题。

一、回顾近5年股市行业涨跌更替情况

为了直观展示,各行业选择龙头代表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一)地产

最近都喜欢讲房地产周期落幕、房地产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可是就在三四年前市场可不是这么说的,我们看看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一个走势情况:
1.中国恒大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被市场唾弃的恒大当年从2017年1月份到10月份,10个月时间涨了整整5倍多。

2.融创中国

当年内房股代表融创中国同样从2017年1月份到10月份,10个月时间涨了整整6倍左右。

3.总结:
(1)当年的地产股有多受追捧?相信有关注地产的球友都记得88.48这个玩笑数字。当时整个市场对地产股的追捧和信仰不亚于如今的周期股,那么这么大的一个行业仅仅过去4年时间为什么就从人人追捧变成了市场弃之如敝履呢?别扯什么“房住不炒”、政策转向之类的,非常明确的一点是:“房住不炒”的政策正是内房股上涨前的2016年底正式提出来的。

(2)当年跟随信仰高位冲进房地产标的的投资者如今收益如何呢?恐怕已经大幅亏损。别说涨贵了自然跌,当年很多人用计算器按出来的房地产估值以及后续销售情况也是完全言之有理的。

(二)白酒

白酒股可以说是最近5年来涨幅和持续性最好的一个行业,但是随着今年初以来的持续下跌,白酒致癌、喝白酒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等看空观点也开始出现。我们看看近几年白酒行业的一个走势情况:

1.贵州茅台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贵州茅台从2017年1月最低311.94元一直涨到今年2月份2603.41元,涨幅7倍多。

2.五粮液: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五粮液从2017年1月最低31.68元一直涨到今年2月份353.76元,涨幅达到10倍。

3.总结

一个连续涨了5年、创造了一众七八倍乃至十倍股、生意模式几乎无可挑剔的行业,仅仅因为将近一年的股价下跌真的就不香了吗?我倒是觉得不过是市场在上涨中过度追捧、导致涨幅过大之后的正常回调而已。仅仅因为8个月的股价下跌就看空这样一个行业是非常短视的行为。

(三)医药

医药领域也是这几年涨的让人改变信仰的一个行业,但今年以来的股价同样不被市场待见。我们看看近几年医药行业的一个走势情况:

1.恒瑞医药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恒瑞医药从2017年1月最低价16.52元一直涨到今年1月份最高价97.16元,涨幅5倍左右。

2.泰格医药

泰格医药从2017年11月份最低19.42元一直涨到今年7月份最高209.41元,涨幅接近10倍。

3.总结

(1)医药是一个公认的好行业,但即便如此,在股价受到市场过度追捧而涨幅过头之后仍然面临调整的需求,因此,不要对任何一个行业头脑过热。

(2)市场总是唯股价论的,这一点估计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虽然没有太多看空医药的声音,但今年以来股价不再坚挺之后,医药行业的讨论明显也清淡了很多。

(四)金融

金融是一个曾经跟地产一样火热,如今快要跟地产一样悲惨的行业。我们看看近几年金融行业的一个走势情况:

1.中国平安

从图中可知,中国平安从2017年4月份最低31元一路上涨到去年11月底最高92.86元,涨幅2倍左右。

2.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从2017年4月份最低15.86元一路上涨到今年6月底最高57.45元,涨幅2.6倍左右。

3.总结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金融行业是近几年热门板块中涨幅最少的一个行业。本身涨幅最少,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保险行业今年又遇上新单不断减少的问题,股价大幅回撤到目前的48元左右,几年涨幅几乎夷为平地。要知道,当年对保险股、对中国平安极度看好的投资者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尤其对中国平安遥遥领先的金融科技看好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么,在目前的股价下跌趋势下保险股的优势和平安的金融科技地位就完全不复存在了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投资者深思的问题。

(五)芯片

芯片股可以说是前面两年市场最火热的题材,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股价陷入调整,风头已经完全被最近几个月的周期股盖过。我们看看近两年芯片行业的一个走势情况:

1.北方华创

从图中可知,北方华创从2019年1月份最低37.44元一路上涨到今年7月最高432元,涨幅10倍多。

2.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从2019年1月份最低27.49元一路上涨到今年7月最高345元,涨幅11倍多。

3.总结

芯片行业可以说是近两年以来最火爆的一个行业,在毛衣战“卡脖子”问题的推动下造就了无数10倍股的财富神话。我曾经也因为看到国外技术封锁的形势下国家必然大力扶持国内芯片产业而买入了超过半仓的芯片股,可惜都因为不够耐心和求稳的思想占据了上风而过早下车。那么,在股价上涨了这么多之后,即便是前景如此明确的一个行业同样也需要面临股价调整的需求。

(六)猪周期

之所以把猪周期放到最后一个,是因为猪周期的逻辑与目前很多其他周期行业的情况几乎是相通的。我们看看近几年养猪行业的一个走势情况:

1.牧原股份

从图中可知,牧原股份从2018年11月份最低9.14元一路上涨到今年2月最高92.1元,涨幅9倍左右。

2.正邦科技

正邦科技从2018年11月份最低3.75元一路上涨到去年8月最高25.26元,涨幅接近6倍。

3.总结

(1)众所周知,这一轮猪周期的上涨源头在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导致个体养殖户和中小养殖场被迫关停,供给端严重收缩、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供需格局深度改变、需求端不断涨价从而推动了行业股价的上涨。这一点其实与当前的很多热门周期行业有异曲同工之处。

(2)直到今年初我看到还有投资者用计算器按养猪行业的未来收益、当前估值等一堆财务数据,而且计算过程完全忽略了养猪行业已经逐渐放开、众多中小养殖户重新进入市场、猪肉价格开始持续下行等现实情况。这样考虑不够全面、客观的计算结果显然不能支撑投资的逻辑。而通过K线图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养猪标的股价几乎跌回了原点,即便一枝独秀的绝对龙头牧原股份的股价也从高位直接腰斩。这就是高位看多、甚至对周期股产生信仰的最大隐患。你能看到它业绩爆发、PE个位数的时候市场早就看到、也已经用股价证明了,这个时候你再期待用一个全市场都知道的理由去获得下一个10倍超额收益,凭什么呢?

那么,以上通过6个行业近5年来股价涨跌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令人惊叹的是近5年来确实诞生了很多5倍乃至10倍股,市场的主流观点也基本是随着哪个行业上涨就无限看好哪个行业。而比较讽刺的是通过回顾历史可知,当市场形成一致预期时这些行业的股价也基本已经处于中短期内的绝对高位了,随后的股价要么掉头向下、要么高位震荡,即便再好的行业或公司无一例外几乎没有再产生高额收益的机会,地产、保险和养猪等行业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而当初无限看好的市场观点也会随着这些行业的股价下跌而快速减少甚至消失,典型如市场已经不再提“核心资产”,转而吹捧新经济、新周期了。那么,如果目前涨势喜人的这些新经济、新周期在不远的将来股价掉头向下了,当前所谓的前景、格局和信仰还那么诱人吗?此外,这些历史数据也折射出另外一个现实问题——如果趋势分析是靠谱的,哪怕只有七八成的成功率,那么近5年如此多的5倍、10倍股的情况下,抓住部分机会获得数十倍乃至上百倍收益的人应该大有人在?然而实际情况是:可能有,但凤毛麟角。

二、谈谈投资中行业选择的一些核心本质问题

上面,我们用较大的篇幅对比分析了近5年来涨幅较大或者比较热门的6个行业的股价涨跌情况。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对行业涨跌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然后引入我们后面的章节,对行业选择的核心本质问题以及下一步应该如何选择进行一个深度的探讨。关于行业选择的核心本质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1.上文列举的地产、金融、白酒、医药、养猪等传统产业我们归为旧经济;“卡脖子”问题助推的芯片、万物互联催生的数据存储和云计划、人工智能催生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双碳背景催生的能源变革和节能新材料等领域我们归为新经济。那么,近期大家热衷于呐喊的以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周期落幕,以双碳为代表的新经济周期开启是否正确呢?我可以非常明确的说这是错误的,甚至错的离谱。

2.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说错的离谱呢?简单的说原因有两个:(1) 对于旧经济来说,地产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刚需品吧?那么这就是一个永不消逝的行业;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必然长期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医药更不用说,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生老病死的问题是人类生存永远离不开的话题;白酒虽然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和香烟一样作为一种成瘾性的精神消费品必然长期伴随于人类生活中……以上种种事例说明一个问题——这些所谓的传统产业是长期支撑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体系的必需品,它们与马车被汽车取代是有本质区别的,说它们是即将落幕的夕阳产业是一种极度狭隘和错误的观点。(2)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看好芯片、互联网、人工智能、双碳等新经济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经济无法单独撑起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即便新经济发展的再好,也无法取代传统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我一直强调做投资不能有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如果完全看多新经济而看空旧经济的,建议看看美国的现状是否如此。

3.以上6个行业的对比其实可以发现一个行业涨跌的共同之处,如果做个有心人深入对比分析就会发现——基本上这些真正具有持续性和较大幅度上涨的行业,其上涨的本质原因往往不是炒作概念、而是业绩实打实的大幅增长,而且股价的上涨时段恰恰从业绩爆发前夕持续到业绩爆发的顶点。比如2017年地产股上涨时候的销售业绩,近几年消费升级趋势下高端白酒量价齐升推动股价上涨,前几年新单不断增长时的保险股,近两年国内大力扶持下业绩爆发式增长的芯片股,2018年非洲猪瘟推动猪肉大幅涨价时的养猪股等等。

4.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投资的关键还是回归到业绩本身,业绩上涨的行业和标的股价自然上涨,而当这种业绩上涨的动能衰减甚至转向时,股价必然同步甚至提前转向,而不是依靠什么前景、情怀之类的东西。因此,很多时候真正的好公司都不讲故事,牛到极限的公司,只谈利润。投资选择关注行业和企业业绩就好,而不要过分的去区分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因为不管是什么社会形态,旧经济必须要存在,新经济也一定要发展。

5.谨慎在业绩和股价的高光时刻去介入一个行业或企业,相反,很多时候这是离场的信号而不应该是信仰的开始,比如前几年的地产、养猪等行业。如果无法判断业绩高点那就看市场情绪。一方面,万物循环、周而复始,中国有句古话叫盛极而衰,一家企业的业绩很难连续大幅超越市场预期,一个原因是基数本身变大了,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的期待也随之提高了;另一方面,业绩很好时你知道了、大家也都知道了,而且市场还可能给予更高的预期从而推升股价,这个时候介入想要获得超额收益是很难的。

6.投资策略的优先顺序应该是:(1)看到一个行业或企业业绩反转的临界点,提前介入。这往往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但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条路。一方面,看的太早要坐很久的冷板凳,极度考验耐心;另一方面,这条路太难,10次可能有9次看错,没有充足的把握不要轻易尝试。(2)充分把握没有实质性影响的行业或企业“黑天鹅”事件,比如几年前三公消费冲击下的白酒行业和集采政策冲击下的生物医药。但这条路要求对于行业和“黑天鹅”事件的分析极具穿透力,否则像近期“双减”政策下的教育行业,冲进去就当炮灰了。(3)买入长牛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耐心持有、长期价投。这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个较为简单也相对保险的选择。但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难获得超额收益;二是也存在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尴尬,比如曾经公认的优质企业中国平安东阿阿胶、甚至2018年以后投资格力电器的投资者等等,几乎都是颗粒无收甚至亏损的状态。因此,我一直在说资本市场如履薄冰,投资真的很难,长期、持续的赚钱没有那么简单。当然,跟随趋势、畅谈信仰的随意买入股票就不列入讨论范围之内了,一方面,我们见过太多曾经为了梦想而窒息的乐视之流,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故事;另一方面,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样以K线为依据、毫无逻辑支撑的交易方式,哪怕成功99次,可能1次失败就足以致命,强如利弗莫尔最终也是饮弹自尽的结局。

7.传统行业不会落幕。白酒、医药等行业是值得长期看好和重点研究的领域;地产和金融是中短期内需要谨慎对待的行业。白酒尤其高端白酒最大的优势在于三点:一是无与伦比的生意模式;二是中国构建橄榄型社会、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趋势下带来的消费升级,推动高端白酒量价齐升会是一个中长期持续的过程;三是白酒本身的成瘾性和社交需求等精神属性。医药尤其是创新药最大的优势在于三点:一是这是一个人类根本无法避开相反要不断发展的行业,所以它会长期处于景气周期;二是中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老龄化会冲击消费、娱乐等行业,但是会利好医药行业。这就是投资需要同时结合社会和政策发展趋势去判断行业拐点的重要之处,而不是选择一个优质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三是中国目前的政策鼓励创新药的研发,同时在这种政策鼓励下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创新药研发氛围。地产和金融要谨慎对待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背景, “房住不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是中短期内长期坚持的国策,在这样的强监管下行业会是一个漫长的出清过程,我相信出清之后这两个行业会恢复到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渠道,但中短期内的出清过程对于投资来说会比较煎熬。不过,如果是长期投资者,我觉得目前的性价比已经不错,而且股价往往领先于业绩,一般情况下会在行业出清之前就迎来反转,目前的价格如果真的被市场抛弃再大幅下跌百分之二三十,我会考虑配置一些优质标的。

8.新经济值得看好,但也是一个更难选择的领域。很多人对这个观点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芯片、新能源、光伏以及一些双碳周期行业不是显而易见很容易选择的好行业吗?那我反问一句:这些行业大幅上涨之前你都发现了吗?你觉得好了而且买入以后整体收益率如何?大家是否还记得前几年科创板推出的时候独角兽概念被炒的风风火火,俨然一副新经济的代表,但比较现实的一点是:备受各级ZF推崇的独角兽企业,面临的却是持续不断的亏损和深不见底的烧钱;与之相反,不被看好的旧经济在持续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之后,从利润和产值角度看,却恢复了生机甚至大幅盈利。是的,我想明确一点的是今年涨幅可观的煤炭、化工、有色等行业很多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双碳新经济,而是几年前被市场唾弃,被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旧经济。今年以来的大幅上涨也完全不是因为什么双碳前景和信仰,而是因为这几年的持续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之后行业出清叠加经济复苏后需求爆发带来的业绩大幅增长,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正如刚才所说的,股价的上涨到最后归根结底还是业绩。而且这种改善其实从2018年就已经悄悄开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2018年一季度开始钢铁、煤炭、化工、有色和水泥等旧经济已经开始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2018年全年的行业数据也显示,新增利润最多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比2017年增长4.4倍;非金属矿物、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旧经济行业利润也都开始呈现较快的上涨。

9.金融和地产还有未来。虽然在上文中我们讲到地产和金融要谨慎对待,但不代表应该彻底看空。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都需要居住在房子里、消费升级后带来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也会持续存在,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也不会改变;而且,“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能让钢铁、煤炭、化工、有色和水泥这些曾经市场眼中的傻大黑粗夕阳产业重新焕发生机,相信也会在未来几年引导金融和地产行业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但不能期待金融和地产有今年上游周期品一样的爆发力,一方面,行业本身的属性不同;另一方面,“房住不炒”和让利于实体经济的定位会长期压制这两个行业的利润上限。

10.不能对上游周期品涨价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无限度、无节制的涨价,更何况煤炭、化工、水泥、有色等上游周期品的快速涨价往往会传导到下游,抬高社会经济成本,引发供求关系紊乱,甚至造成通胀和经济下行。因此,国家和市场都不会允许上游无限涨价,在目前的形式下,上游周期品最大的可能是在产能随着政策收缩和需求随着经济复苏的双重背景下保持一个高位震荡的格局,而一旦产能供给开始大于下游需求的话就会走入下行通道,相信到时候所谓的“双碳”信仰又会随着股价的下跌而灰飞烟灭,正如前几年所谓的“拥抱核心资产”一样,这是资本市场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未来行业选择

在上文中我们反复提到 “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这其实就是我们国家这几年大力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再回顾时,相信一定会对这个政策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正如目前对房地产、金融以及上游周期行业产生的影响一样。因此,对于我们未来的投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政策,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简单探讨一下对于这个政策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什么是“三去一降一补”?

1.概念 :

“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到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

2.具体内容:

(1)去产能:即化解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

(2)去库存:主要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3)去杠杆:主要是改善债务结构,增加权益资本比重,防范金融风险压力。

(4)降成本:即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引导金融、电力等部门为实体经济让利。

(5)补短板: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进步、城乡统筹发展、民生建设、对外开放、环保生态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短板。其中,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为主线。

(二)政策发展情况

1.2015年12月,ZY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2.2021年3月,《2021年GW院ZF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那么,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政策在今后仍然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是我们在行业选择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政策实施背景

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匹配上,而结构不合理和调整结构是任何经济的永恒主题,即便强如美国如今也仍存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近年来推动的制造业回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关于我们国家的结构性问题,其实很早之前朱ZL就说过一句话: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结构就不能再发展的程度了。所以,我们国家对于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问题很早就有了清晰的认识,近年来深入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针对性的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顽瘴痼疾、引导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非常必要的政策措施。

(四)政策对于行业选择的启示

关键的启示在于:谨慎选择“三去一降”涉及到的被政策限制或监管的行业,优先选择“一补”涉及到的政策大力扶持的行业。“三去一降”涉及到的行业比如: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房住不炒 ”叠加去库存、去杠杆的房地产行业,去杠杆、降成本涉及到的金融行业,降成本、让利于于实体经济涉及到的电力、水利、交通等公共行业。“一补”涉及到的行业比如三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二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三是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当然,这个选择并不容易、也并不是绝对的。关键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择的时机问题。“三去一降”涉及到的行业在行业出清的后期往往会变成一个好的投资选择,如同前两年的水泥和今年的一些上游周期品一样,这个时候行业集中度已经提升、迎来了较好的健康发展时期,而股价也因为监管的原因往往被打到一个极具性价比的位置,那么这个时候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这些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投资选择;“一补”涉及到的行业虽然极具发展潜力,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往往容易引入过多竞争者、导致行业过热竞争加剧,或者股价被过早爆炒、远远超越企业发展速度。那么,在这两种情况下“一补”涉及到的行业未必就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二是选择的难易问题。“三去一降”涉及到的多为传统行业,行业格局较为稳固,优质企业容易选择;而“一补”涉及到的多为新兴产业,行业变数较大,企业选择存在较高误判风险。因此,基于以上两点,投资永远没有最好的选择,一定不能有线性思维,在大的指导原则和框架体系下,还是要结合具体标的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五)关于政策的一些深度思考

1.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的关键在于“一补”——新经济。

发展新经济不仅是补短板,也是降杠杆的有效途径。补短板方面, 制约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两个瓶颈:一个是随城市化加快而引起的基础产业供给瓶颈,另一个是高消费导致的技术供给瓶颈。因此,中国经济的短板在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与新兴信息产业,这就是我们上文说的补短板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为主线的原因。降杠杆方面,如果以(负债/GDP)衡量宏观杠杆率,那么宏观杠杆率可继续拆分为:(负债/资产)*(资产/GDP),第一部分为微观企业资产负债率,第二部分为资本产出比。以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以及新兴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是轻资产高产出产业,因此,大力发展新经济不仅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同时可以在发展中降低宏观杠杆率。

2.“去杠杆”的举措除了加强金融监管外,更关键的在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近年来着力推动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我们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是最为突出的,我国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非金融企业的债务在世界上处在较高的位置,而其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企业的债务杠杆。造成企业债务高企的根本原因有三个:一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二是影子银行等金融机构无序输血高杠杆企业;三是融资结构机制中直接融资比例不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家政策也是通过引导去除竞争激烈的过剩产能、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转表内的监管、引导银行之间的借贷利率向实体经济尤其中小企业倾斜、改革资本市场促进直接融资比例等综合举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其中,抓好资本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例,是去杠杆、防风险的制度性、根本性关键措施。这也是我们国家近年来不断推进科创版、注册制、北交所等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因此,虽然市场才是决定性因素,但可以预见政策面对于资本市场的呵护以及规范的引导会是未来主题,这其中既包括供给端的制度改革,也包括需求侧的外资、社保等长期投资资金的引流。因为一个健康向上的股票市场才能保持活跃并不断吸引融资从而提升股权直接融资比例,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国股市结构性长牛的一个政策基础。

3.需求侧的变化也值得关注,尤其是投资消费品行业。

去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把释放内需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如何释放内需呢?在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消费取决于两个经济变量:一是可支配收入;二是边际消费倾向。可支配收入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及减税降费的实施,这个不难理解。而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在凯恩斯看来,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只将收入中的较小比例部分用于消费支出,而将其较大比例用于储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着递减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穷人”,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取决于贫富差距的收缩,贫富差距的收缩将释放潜在内需。这就是我们国家近年来着力推动城镇化、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消费能力的释放是现有城镇收入分配格局下,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边际增量。很多投资者在研究消费领域时只看到了社会老龄化对于消费领域的冲击和改变,而忽略了中国构建橄榄型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变化,这是比较片面的。

4.服务业也是未来投资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国内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5%。虽然我国近年来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但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大差距。通过下图可以看出这种明显差距:

从图中可知,我们的服务业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也仅仅只比印度强一点。目前,我们的旅游、咨询、教育、医疗等等服务业仍然是短缺的,因此,要调整的第一个重大结构比例就是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大一块就在服务业,而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消费升级,一些高档、大宗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性、交际性等精神消费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从长远发展趋势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以上就是今天交流的内容,不正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达人秀   @雪球访谈   @雪球路演   @livemorehappy  

 $万科A(SZ000002)$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远海控(SH601919)$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1-10-11 08:29

专业

2021-10-11 08:06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