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随波逐流冲浪者: 我查到的数据中海集运在2011年,12年,13年,15年均录得亏损。//@随波逐流冲浪者:回复@合肥大金子:首先可以说“中远海控”一直就有。只是以前在中国,集装箱远洋运输,北方是中远集运,南方是中海集运。上一轮中远因为散货船巨额亏损,也就是601919的前身,进行了重组,然后南北集运合并有了中远海控,顺便多说几句这次重组以后我们航运企业的大致情况,先说中远系吧,散货业务把以前的“广大上青天”还有香远合一起,成立了中远海散,目前没上市,特种船运输和多用途船业务合并,成立了中远海特,融资造船业务中远海发,科技信息化等业务中远海科。其他的非中远系的,招商系,和中国油运,中国LNG等这里就不展开了。所以,中远海控,作为我国集运主力军一直存在,而且上一轮中远601919散货亏,集运可没有亏损,但是当时搅和一起的,所以到现在很多人以为当时集运也是亏损的。跟着喊别忘了以前601919是A股亏损王,这次过后马上又要亏损。也是因为这些原因,现在中远把散货,油运,集装箱运输,融资租赁等按照业务分开,避免一个出问题都收到影响。所以如今作为我国远洋集运主力的中远海控,其实以前一直存在,只是分散会中远集运和中海集运而已,而且当时两家运力合计也差不多是TOP5-6这个水平。至于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的集运公司,运价是否会被外国公司涨上天,因为随着我的改革开放,就一直有我们自己的远洋船队,所以这种假设没发生,但是别的行业经常发生,举几个因为我们没有,被人家要天价的例子吧,港珠澳大桥建设,有个沉管施工计算,荷兰人有,我们想找他们合作,开了个天价。盾构机,以前我们没有,也是天价进口,等我们国产后,都开始降价。挖泥船,一起没有国产能力,也是花天价进口。这些例子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找资料看看,就会明白,在国际竞争中,如果你特别需要,而你又没有的情况下,会是什么局面。说回集运,如果我们没有远洋运输能力,别说现在世界工厂地位了,根本上就不可能让你发展起来,美国也不可能费劲搞制造业回流还没效果了。看看历史上强大的帝国,都会有一个配套的强大的运输大队,如今我们的运输大队就是海运+中欧班列,海控承担的是这个运输大队中集装箱运输的绝对主力$中远海控(SH601919)$
引用:
2024-06-29 13:30
在供需错配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印度进口商难以在离开中国的集装箱船上找到舱位,他们正越来越多地转向散货服务,以尽可能保持供应链的稳定。
这种将一些传统集装箱货物转换成零担或多用途吨位的做法是疫情时代航运的重演。
据业内人士称,对于无法获得集装箱船舱位以及面临现货价格飙升的...

全部讨论

那时候船队结构,运营能力都有差距,而且财务负担重,集运业务赚的钱不够填补漏洞的。对比当年航运公司的财务状况,再看看现在海控的财务状态,如果现在运价低到海控进入亏损状态,别的航司亏损更严重,那么必然会有行业自救出现。未来运价降低,航司出现亏损,其他航司亏的更多,停航报价会比海控更迫切,或者再极端点,航司就要往死里整,那么最先扛不住的也不是海控,搞不好海控还能借机再扩大点市场份额。现在要说海控未来一定不会亏损,这话也太绝对,但是如果海控都亏损了,一定有航司亏的更惨。

1、那时候租船为主 2、航线以内贸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