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42回复:165喜欢:472
股票不是用来炒的
信达证券 陈嘉禾(首席策略分析师)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两千多年前,兵圣孙武用这段惊心动魄的话,警示当时热衷于战争的君王们:打仗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关系到人命生死、国家安危,必须慎之又慎。
历史的沧桑改变了人们的名字,改变了社会的结构,甚至改变了山川河流的面貌,但是却难以改变人心。今天的国内资本市场,一如两千年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对投资不深思熟虑、依据自己好恶轻易决断的投资者大有人在。
由此,也就创造出了一个特有的词汇:炒股票。殊不知,股票是绝对不能用来炒的。那上下涨跌的,并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出来的最佳财富分配工具:由国家信用背书的金钱。
只要有了钱,年迈的老人就可以不必再辛勤劳作,养育孩子的父母就可以不必再起早贪黑。而如果没有了钱,无奈的人们就要用汗水去一点点的换取这些“数字”。对于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怎么可以用一个轻率、浮夸、仓促的“炒”字,来定义我们的行为呢?
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意识到,任何投资都具备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在本轮市场大调整中显现无疑。尽管在长期,股票的价格和基本面是极为相关的,但是在短期,其却可能因为市场的极度不理智和情绪化,产生巨大的波动。
难道有很多投资者在去年夏天预测到一年之内上证综合指数会从2,000点上攻至5,100点吗?难道有多少人在今年6月初意识到如此巨大的调整会发生吗?
远一点说,有多少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在1960年代恒生指数以100点计算时,能够预料到今天的恒指高达24,393点?在1970年代港股大泡沫的时候,又有多少投资者预料到恒生指数,就是这个半个世纪上涨近250倍的超级股票指数,居然能在两年里下跌最多90%呢?
对于意识到市场巨大不可预测性和极高波动性的、理智而又老练的价值投资者来说,他们会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保证自己的财富、而不是那个用来炒作的数字,在长期以最大的可能性增值。
首先,他们会非常仔细的分析自己买入的标的。一只股票背后的那家公司,在行业中是否有竞争力?其所在的行业面临衰退吗?管理层是否真想把上市公司管好?来自海外的竞争大吗?估值是否太贵?等等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需要做的,则是尽可能多的持有投资标的。毕竟,再明智的人都会犯错误,而避免犯错的方法之一,就是尽可能的多投资。一般来说,只购买三到五家公司的股票,绝不足以构成一个良好的分散投资组合,二十到三十个投资标的是起码的标准。如果能力允许,甚至还应该多投资一些其它的资产,如股票、债券、海外市场指数基金、商品基金,等等。
第三,理智的投资者绝对不会使用太高的杠杆,而会把杠杆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如不超过10%到15%,甚至根本不使用杠杆。因为对于任何一只股票来说,哪怕其长期基本面增长再好,也很难预测到市场在这段时间里,是否会突然大幅回调。而如果杠杆率太高,一次市场的扰动就会导致投资者无法保留自己的仓位,从而错失长期的回报。
最后,理性的价值投资者一定会具备足够的耐心,以等待价格向价值回归。金融市场巨大的波动性导致在短期、甚至以三到五年为时间跨度的中期里,价格都有可能和价值有巨大的偏离。但是,在长期,价格却一定会向价值靠拢。
不过,长期的周期对于炒股票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
作为实体经济中基本面增长最快的资产,股票如果投资得当,是可以产生惊人的回报的。但是,对于投机者来说,“炒股票”的心态却会导致他们错失这样优厚的馈赠,而在市场一次又一次、几百年来反复出现的、惊人的波动中,承担无尽的烦恼。

全部讨论

2015-08-15 07:33

这个说得好!不知道几个人能做的的到

2015-08-14 08:52

笔者说的是投资公司,但是除了投资,还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投机)策略,比如宏观投资,事件性的投资,趋势投资,高频投资,这些也能赚钱啊。。。

2015-08-14 08:48

2015-07-30 09:12

这才是卖方分析师该做的事,赞一个

2015-07-30 08:51

2015-07-16 18:29

2015-07-15 16:16

股票不是用来炒的,是对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记住了,下一步的操作以换取目标公司的最多股权为买卖股票的依据。

2015-07-13 22:44

不炒股票?$成飞集成(SZ002190)$ $如意集团(SZ000626)$ $中国中车(SH601766)$ $乐视网(SZ300104)$ 股价就不会炒高,短期业绩考核的、炒股QQ群小广告等等都是为了炒高股价

2015-07-12 17:01

命题就错了,股票就是用来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