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的观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94
我知道这个观点一定可以安慰到雪球上众多还在赔钱的私募基金经理。
但是,说实话,如果你完整读过致股东的信的话,就会发现这篇文章中有着明显的事实错误。
在1975年之前,甚至直到198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不过是巴菲特众多投资事业中的一部分,其他两项业务分别为蓝筹印花和多元零售,在1970年代,巴菲特收购的很多公司,都是这三家公司交叉持股的,因此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未完全合并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绩当中。
或者说,这时的巴菲特还没有下定决心,将伯克希尔作为未来控股集团的主体,真正的决定大概是在1977年前后做出的,这大概也是伯克希尔网站可以下载最早的年报是从1977年开始的原因。
而诱发他最终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们在收购西科金融时,因为三个公司交叉持股的问题,被竞争对手举报,监管部门也因此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加上当时巴菲特背部疾病发作,承受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所以在调查结束之后,就开始了以伯克希尔为主体,收购兼并另外两家公司的行动,当然最终完成是在1983年。
所以,对于巴菲特,从三个公司的总体业绩而言,他可能谈不上有啥危机,可能即使不考虑内外价值的增长(喜诗和布法罗的收购,华盛顿邮报和盖可股权投资),总体上他还是是赚钱的呢,只是持有伯克希尔股票的股东,可能体验差一点。
不过,这些股东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另外一部分是巴菲特合伙公司解散时的原来合伙人。因为,在合伙公司解散时,巴菲特把合伙公司资产分为四部分,多元零售股权,蓝筹印花股权,伯克希尔股权,现金,让这些合伙人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
由此,如果是原来伯克希尔的股东,伯克希尔来了一个新人经营,股价表现不好,完全可以卖掉股票走人。
而对于那些原来的合伙人,现在成了为伯克希尔的股东,因为在巴菲特合伙公司时代,巴菲特帮助他们赚了很多钱,有良好的业绩记录,而且他们已经建立了对巴菲特足够的信任,所以我觉得大概率也没有啥问题。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是伯克希尔的股东,而这又不是合伙公司,巴菲特已经完全卸掉了对其他人的信托责任,不用对其他股东负责,所以巴菲特完全不会有业绩压力,更不用说他只看重内在价值了。
因此,完全谈不上什么中年危机。
但是,如果雪球上确实对投资人富有信托责任的私募基金经理,收着管理费,赔着客户的钱,还打算从中巴菲特的经历中寻找安慰的话,那就有不要脸了。

热门回复

2023-10-15 11:13

经理们只学老巴的理论,不学老巴和格雷厄姆与投资者利益荣辱与共的精神,旱涝保收,虽是行业通病,也着实可耻!

2023-10-14 22:06

学习了!

2023-10-15 13:10

您最后说的这点确实很重要,重要在于解释了为什么巴菲特对以波动率代替风险(从概念上来说volatility和risk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嗤之以鼻而这个理论却是所有基金经理都要遵循的。巴菲特自己的说法是用学术研究不得不使用波动率因为难以直接刻画风险,而绝大多数职业经理人都是科班出身学这一套的。我以为更合理的解释是巴菲特的这种独特的结构使他不需要在乎波动率,而对于基金来说波动率一大控制不好回撤投资者就会撤资,这对于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来说是更真实的风险。只不过,巴菲特肯定是明白而且对此有亲身体会的。那我们只能把他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批评理解为面向基金经理以外的人在说话。

[献花花],真相让我更加佩服巴菲特

[很赞]确实,我记得那会儿还有蓝带印花的

请教一下,那4年,伯克希尔的业绩那么差,巴菲特总的业绩情况怎么样呢?是另外两家是业绩很好吗?

2023-10-15 19:44

巴菲特不领工资很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