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抛开华为科技赋能的华为系产品力不聊,聊聊信息安全、公共安全和能源安全,三个战略安全纬度的核心竞争力。
1、信息安全
微软2008黑屏事件,斯诺登曝光的2013“棱镜门”,全球都意识到美帝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其极的监控手段,所有政要和富商无论是敌是友,只要他们想监控,都是单向透明。这些事带给全球的信息安全焦虑,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有增无减。马斯克虽然没有鹰派思想,但不代表他能拗得过大腿,这就很好解释带有“哨兵模式”的特斯拉无法出入重点区域。
2、公共安全
2022年滴滴因免单补贴导致西单大拥堵,全社会也曾广泛讨论过,当一定数量的汽车成为有心人可以利用的“武器”,对于一个国家公共安全的威胁。
3、能源安全
全球在双碳背景下,加速燃油车退市是出于全球环境安全的考虑,毕竟全球民用领域燃油车是温室气体排放主力。但对于我国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原因,我们是石油进口大国,但进口的石油有70%用于燃油车日常使用,加速新能源车替代,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了70%化石能源的外部依赖,剩下30%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就没有了被封锁海上能源生命线的焦虑,不难看出全球各国虽然都有拟定燃油车退市时间表,最迫切的是谁不言而喻。
汽车电动化是全球出于环境安全的最优解,电动汽车智能则是科技日新月异后,人类无法拒绝的增值选择。
过去电动车想要完全取代燃油车,有三大痛点“续航焦虑”、“充电焦虑(充电时长和充电桩普及率)”“低温环境下能源损耗”,随着技术不断突破这三点都能找到解决方案,而智驾则是新增卖点,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消费者用脚投票就是最佳印证。
单纯的电动车不是未来,而电动加智驾一定是未来。全球车辆更换智驾越多,因为驾驶员分心和疲劳导致的事故会越少,如果配合上中心化的智能统筹和疏导(减少同一时段集中出行造成某一道路拥堵给全城带来的蝴蝶效应),即使在不新建道路的情况下将现有道路利用率做到极致。
综上所述,华为带给世界的不是第二选择,特别是对于没得选的国家,比如微软已经退出的俄罗斯,即使自己完全研发周期也会很长,哪怕作为过渡也成了短期唯一选择。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芯片技术的突破,让华为已经不再是被反绑双手的英雄,老美苦心经营的能源壁垒和科技壁垒,就像曾经让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马奇诺防线,这法西斯式的封锁,致使全人类多年来只有唯一选择。
在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研人不懈努力下,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为政策市,政策导向会起决定性作用,而政策制定一定是更加宏观的愿景导向,站在更高视点看,一切都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