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看法之一二三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1回复:164喜欢:74

现在各国的汽车厂商几乎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时间表,尽管短期燃油车仍有巨大规模,但是长期来看,家用燃油汽车已经走到癌症晚期。

先说为什么会突然兴起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风潮,从传统的丰田、宝马、大众、通用、一汽、北汽、上汽、广汽等以及新能源汽车倡导厂商特斯拉和比亚迪,甚至很多汽车媒体,互联网公司也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比如汽车之家,乐视,还有现在的蔚来等。这说明汽车巨头和富豪都看好和认定新能源汽车行业方向是对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其内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环境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对河流湖泊水资源、生态以及空气质量的破坏作用也愈加明显,现在的河流不能像以前一样用来游泳洗衣洗菜,甚至掉进某些重度污染的河流不是被淹死而是被毒死,环境的破坏和空气质量的下降导致沙尘暴增多,雾霾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生活比以前富裕从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断提升。这就是对环境品质的要求与燃油车数量不断增长尾气排放增加的矛盾。因此各国环保部门对于污染排放的标准更加严格,执行更严厉,导致汽车厂商承压,典型的大众尾气排放造假就是例证,试想连一向以严谨和技术先进而著称的德国都不得通过造假来达到环保要求,那说明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应对不断提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和政策法律风险。因此很多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优惠政策,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污染仍然存在,但是实际上比燃油汽车容易解决。首先电池的生产和回收是可以集中处理,在使用过程中本身不排放污染。其实电池回收之后还能用于储能项目建设,无形中降低了新能源的使用成本。燃油车随时随地不间断连续排放,无论怎么提高技术都只会造成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能源自主的需求

尽管石油储量巨大,但是毕竟是化石燃料,开采成本低的石油只会越来越少,而价格也会随着储量的减少而不断抬升(短期的波动会有明显下降,但长期趋势会是物以稀为贵),但是汽车数量增加导致油气的需求还在不断上升,除了美国俄罗斯以外,其它国家都严重依赖于外部油气资源的进口,同时石油的交易又多数用美元交易,导致能源和货币两个方面同时受制于外部国家和势力,这对每个国家战略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每个国家都在想办法减少石油依赖,而中国恰好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水电、风电、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而且中国的电网和超高压远距离输送设施很完善,电能逐步有过剩倾向,用于夜间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属于一举多得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这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利益于中国的制造业优势,竞争力强。大家都以为中国的太阳能前几年表现很差,但实际上成本下降了几倍而且打趴一堆西方太阳能企业。由于西方国家的制造业成本较高,因此在新能源领域跟中国相比完全不占优势,或者说无法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战胜中国。用中国的工业优势,在水电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领域是完全能够实现能源自主的要求,这也决定了中国必须坚定走新能源发展之路。

反观日本,国土狭小,制造业成本高,加上自然灾害多(比如核电站因为地震海啸的影响全部关闭),无论如何折腾也无法实现新能源的自主发展而摆脱能源依赖,所以日系汽车厂商更倾向于采用节油技术改进燃油车,同时发展未来的氢能源,但是氢能源本身放在中国发展就是很奇怪的,氢能源用于特定领域和地方还是不错的,但是它制造存储成本太高,尽管氢气是工业副产品,但是存储氢气的技术要求很高,我们国家几乎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包括目前推出的所谓自主氢能源汽车其技术都是来源美国,核心产品是美国提供,据说从日本采购关键零件都被拒绝。在加氢站的建设上,其安全性又比不上加油站,毕竟氢气的泄漏比汽油的泄漏后果更严重,即使存储设施再完善技术再先进,但是长时间的保养和维护都是问题,人员疏忽和设备老化、甚至不法分子破坏都不可能避免,美国新加坡等化工厂也经常爆炸就说明技术再完善,时间久了化工企业还是会不断出重大事故。在能源的转化上,氢能源的生产、储存、运输效率比电力传输低很多,而且从电力制造氢气再远距离运输,汽车上把氢气转换成电再转换成机械能,这个能源损耗太大,效率低。远距离超高压送电具备绝对优势。

三、智能驾驶交通的需要

由于AI技术和智能驾驶的发展,决定了未来的交通系统中无论汽车还是公共交通、火车等都必须以电为动力才有优势,车载雷达、人像景物识别摄像头、AI运行的CPU、主机平台,车机娱乐系统、辅助控制系统包括刹车、汽车待机状态、车联网5G数据传输、信息运算处理等各种操作都是耗电的,整个系统集成之后功耗很大,传统燃油车电瓶加大几倍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新能源汽车可以作为完美的平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简单思考下,汽车自动泊车进入车库待机,假如一月不开快没电状态时还能自动充电(特斯拉推出的智能充电设备会自动找到充电口充电),但是燃油车就不行,之前见过有人说可以自动启动燃油发动机充电或者小区自动开一圈来充电,这个就搞笑了,耗油耗电不说,在封闭空间开启燃油机充电还会造成缺氧事故。

四、市场竞争技术替代的需要

中国发展燃油汽车几十年来,引进了各西方大国的汽车厂商进行合资生产,但是由于技术代差太大,几乎无法追赶国外近百年的汽车行业技术积累的优势,对于中国万亿级别的汽车销售市场十分不利。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壁垒,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相信能够促进一大批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前景美好但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城市汽车逐渐普及并且在房价高企的时代车位很紧张,尤其固定车位更少,使充电桩安装有一定困难;电网对于夜间海量新能源汽车的承压目前有限,需要国家电网对各种电网进行改造,投资也比较巨大;电池成本依然偏高,尽管近年来下降很多,但是随着各大电池厂商的疯狂投入,还有下行空间,需要时间来解决;由于汽车市场是几万亿级别的(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2700万辆,简单按10万单价算就2.7万亿),涉及厂商和就业人员众多,因此对于诸多传统燃油汽车厂家的转型过于激进,会导致人员下岗安置变成国家的财政和社保上的压力,需要渐进式发展新能源产业链使传统燃油车生产厂商转型。

综上,尽管新能源汽车存在短板,但从各国政策走向和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取代燃油汽车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

$比亚迪(SZ002594)$ $上证指数(SH000001)$ $特斯拉(TSLA)$ 

全部讨论

讨论已被 Digital_Monster 删除

2018-07-08 18:50

停车位配充电桩就没有问题了。很容易。

2018-07-09 21:21

油车癌症晚期?真是诗人一样的情怀,煤电车满地跑?黄土虽然埋到我屁股了,但是我自然凉凉以前我是看不到了你描述的前景了。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还真没有多少条件可以大力发展其它新能源,除了核电有20%的可能平妻,其它的什么风光热永远都是小妾丫鬟暖床的命。

2018-07-08 18:14

讨论已被 Digital_Monster 删除

2018-07-08 20:15

说到电能的生产污染问题,很多人忽视了可再生新能源是一个体系,包括风、水、潮汐潮流、太阳、核,尽管电的生产煤电 点很大比例但可再生能源比例在扩大,像风电站建在山上和海上,太阳能电站建在沙漠,这些电能的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燃油大。
顶多是在电站建设过程和原料生产上有些污染,但这些污染也同样不及石油炼化工业的污染大。

2018-07-09 22:50

其实,不只是能源的问题,还有智能化的问题,燃油车是没法智能起来的

凭什么电动车是趋势?
论环保,电动车的支持者没有如何一个正面证明他比优质燃油车更环保。就像没有人证明太阳能板发电比火电更环保,相反不少大学教师证明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用电动车污染更大。
至于汽油用完之类的担忧更是杞人忧天,欧盟不担忧,美国,加拿大不担忧,我们却要担忧?
智能化?来了再说吧!不要学习贾跃亭靠吹牛弄钱

2018-07-08 18:32

航母,战斗机也用电池?没有基础工业什么都免谈!

2018-07-13 14:50

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也可以补充一下:
1、夜间电力的错峰存储,这个是避免浪费的。所有电厂一旦开机,不可能白天开晚上停,在用电高峰期,主要用电量是工业用电,下班后是没有这么高的需求,发电机组(水电火电、核电都一样)就处于发出的电有剩余,由于电能是即时产生的,只有想办法储存起来才好,这个给电动车充电是好事。
2、能源安全: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石油少。石油要进口,可能被掐脖子。用自己的煤发电后,高压送出来就可以,这个内蒙古的煤矿就可以就地建电厂,超高压送出来,成本还比运煤什么的低多了。至于污染和排放,我估计整个能源转换过程中(电和油)差不了多少,主要是能源安全方面考虑。其实还可以建核电站。
3、环保隐患:要加大电池生产回收及处理,不然以后又是很大的问题。
4、燃油车是否还有需要:当然,不然你以为矿山机械、重型卡车、工程车什么的,不可能很快的被替代掉,即使替代掉,轮船和飞机也不能都用核动力吧,常规动力都是要用柴油等化石能源的。不过这个就需求在现有基础上砍掉普通汽车的基础上,国家自己的储备都能保障了。

2018-07-09 14:44

燃油车改电动车并莫有减少污染,甚至污染更大,目前燃油车的发动机热效率和发电机组差不多了,所以说环境发展要求是个伪命题;能源自主不可取,贸易全球化就是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全球分工,真不进口能源了,能源出口国拿什么进口中国的制成品,产能过剩只会更严重;汽车的电动化使汽车制造变得简单,也更可控,利于智能化,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了,不会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