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酸治愈乙肝的绝望之谷:AASLD 2022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14喜欢:25

乙肝的功能性治愈,这些年一直是所有肝病药物开发者脑袋上吊着的那根胡萝卜,特别是在小核酸展露头角之后,似乎希望的大门已经开始冲着数以亿计的乙肝患者们吱呀作响。

然而,在登上顶峰之前似乎必须要穿过绝望之谷,今年美肝会(AASLD)上多家小核酸企业所公布的乙肝治疗临床试验结果,并不能让人乐观得起来,看起来这扇大门还得加把劲才能推开。

1. Bepirovirsen(GSK-836,BPV)

GSK与Ionis合作开发的ASO药物BPV,在上半年EASL公布的Ph2b中期数据大放异彩,对于接受和不接受NA治疗的乙肝患者,在BPV治疗24周后分别有28%和29%出现病毒学响应,有望成为最早撞线乙肝功能性治愈的选手。

本次AASLD自然万众瞩目此项研究的完整结果,在这个代号为B-Clear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单盲Ph2b临床试验中(NCT04449029),分别评估了针对经过核苷酸类似物(+NA)和未经过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患者都按3:3:3:1分到四个组,每周给药一次,且在第4和11天使用或不适用负荷剂量(LD):① BPV 300mg连续给药24周且使用LD;② BPV 300mg连续给药12周且使用LD,再BPV 150mg连续给药12周;③ BPV 300mg连续给药12周且使用LD,再安慰剂连续给药12周;④ 安慰剂连续给药12周,再BPV 300mg连续给药12周且不使用LD。主要临床终点为在治疗结束24周后,在无需额外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达到HBsAg<LLOQ且HBV DNA<LLOQ的患者比例

在共227例+NA患者中,第①-④组分别有6例(9%)、6例(9%)、2例(3%)、0例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对于基线HBsAg较低(<3 log10 IU/mL)达到终点的比例大于较高的患者(在第①组为16% vs 6%),对于HBeAg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则达到终点的比例相近(在第①组为10% vs 6%)。SAE发生6例(3%),共13例(6%)停药、其中8例(4%)因AE而停药。

在共230例-NA患者中,第①-④组分别有7例(10%)、4例(6%)、1例(1%)、0例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对于基线HBsAg较低(<3 log10 IU/mL)达到终点的比例大于较高的患者(在第①组为25% vs 7%),对于HBeAg阴性达到终点的比例大于阳性的患者(在第①组为14% vs 0%)。SAE发生11例(5%),共23例(10%)停药、其中9例(4%)因AE而停药。

虽然第①②组看起来都比安慰剂达到终点的比例有显著提升,但治疗结束24周后最高不超过10%的阴转率,似乎距离理想中的乙肝功能性治愈相去甚远,与完成治疗时近30%的比例也下降过快。

网页链接

2. VIR-2218

VIR与Alnylam合作开发的siRNA药物VIR-2218(中国权利授予腾盛博药),在单药Ph2磨蹭了两年之后,本次拿出了联用PEG-IFNα和中和抗体VIR-3434两个新的Ph2结果,聊胜于无吧。

2.1 VIR-2218 ± PEG-IFNα

79例患者被均匀分到五个组:①每四周皮下注射一次 VIR-2218 200mg、共6次;② 每四周皮下注射一次VIR-2218 200mg、共6次,从第12周期加用每周一次皮下注射PEG-IFNα 180mg、共12次;③ 每四周皮下注射一次VIR 200mg、共6次,同时每周一次皮下注射PEG-IFNα 180mg、共24次;④ 每四周皮下注射一次VIR 200mg、共6次,同时每周一次皮下注射PEG-IFNα 180mg、不超过48次;⑤ 每四周皮下注射一次VIR 200mg、不超过13次,同时每周一次皮下注射PEG-IFNα 180mg、不超过44次。

在接受治疗24周后,同时使用VIR-2218 + PEG-IFNα(第③-⑤组)比单药VIR-2218(第①组)的HBsAg下降幅度更大;在接受治疗36周后,VIR-2218 + PEG-IFNα(第②③组)比单药VIR-2218(第①组)的HBsAg反弹幅度更大;在接受治疗48周后,持续使用VIR-2218和PEG-IFNα(第④⑤组)的HBsAg长时间控制能力最好;共有10例患者实现HBsAg血清学清除

网页链接

2.2 VIR-2218 + VIR-3434

在代号为MARCH的Ph2临床试验中,共40例患者被分到三个组:① 在第1天和第4/8/12/16/20周各给药一次VIR-2218 200mg,在第16到20周每周给药一次VIR-3434 75mg;② 在第1天和第4/8周各给药一次VIR-2218 200mg,在第1天至第11周每周给药一次VIR-3434 18mg;③  在第1天和第4/8周各给药一次VIR-2218 200mg,在第1天至第11周每周给药一次VIR-3434 75mg。

三个组在20周治疗结束时,HBsAg从基线的降幅分别为-3.1/-2.7/-2.7 log10 IU/mL,都在-2.5 log10 IU/mL以上,这个降幅远超过单药,且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结束是HBsAg绝对值不超过10 IU/mL。这是目前比较强大的血清学清除结果,而且印证了两个药的互补作用。

网页链接

3. JNJ-3989

J&J与Arrowhead合作开发的siRNA药物JNJ-3989,继续推进与衣壳组装调节剂JNJ-6379的联用大法,拿出了三联方案的完整结果和更加激烈的四联方案。

3.1 JNJ-3989 + JNJ-6379 + NA

在代号为REEF-2的Ph2b临床试验中,130例经过NA治疗超过2年的患者,按2:1分配到两药联用组和安慰剂组,含NA的所有用药在48周结束,再随访48周。

主要临床终点是在治疗结束后随访第24周或48周时,在不重新使用NA的情况下达到HBsAg血清学清除(<0.05 IU/mL)的比例,然而并没有患者达到这一终点。在第48周时,试验组的HBsAg降幅比对照组大(-1.89 vs -0.06 log10 IU/mL),HBsAg绝对值低于100 IU/mL的比例也更高(71.1% vs 2.4%);在96周时,试验组的HBsAg降幅比对照组大(-1.46 vs -0.49 log10 IU/mL),HBsAg绝对值低于100 IU/mL的比例也更高(46.9% vs 15.0%)。安全性方面,两组的AE发生率相近(65.5% vs 68.3%)。

网页链接

3.2 JNJ-3989 ± JNJ-6379 + NA + PEG-IFNα

在代号为PENGUIN的Ph2临床试验中,共48例患者,接受JNJ-3989+JNJ-6379+NA治疗24周、在后12周加用PEG-IFNα。

主要临床终点是在第24周时,HBsAg从基线下降幅度超过2 log10 IU/mL的患者比例,共有31例(64.6%)患者达到这一终点,其中有1例(2.1%)实现HBsAg血清学清除(<0.05 IU/mL);有44例(91.7%)的HBsAg<100 IU/mL,有23例(47.9%)的HBsAg<10 IU/mL。

4. AB-729

Assembly公司开发的siRNA药物AB-729(中国权利授予齐鲁),自从去年EASL拿出不痛不痒的单药数据后,沉寂一年多本次给出了联用衣壳变构抑制剂Vebicorvir(VBR)和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l)的结果。

共65例患者,按2:1:1分配到VBR+AB-729+Nrtl、VBR+Nrtl或AB-729+Nrtl,持续48周(VBR 300mg QD oral、AB-729 60mg SC Q8W)。从第48周起随访,ALT<2×ULN、HBV DNA<LLOQ、HBsAg<100 IU/mL的患者停药,其他患者继续单药使用Nrtl。

没有患者实现HBsAg血清学清除。三药联用和AB-729+Nrtl组能带来相近的HBsAg降幅、在48周时大约-2 log10 IU/mL,而VBR+Nrtl几乎无法降低HBsAg。

网页链接

顺便一提的是在AASLD之前,公司刚刚宣布因安全性问题停止开发衣壳抑制剂AB-836,继AB-1740/1467/423/506/452/836等一连串名字之后,延续着公司在乙肝领域的霉运。

从前几年很火的核衣壳蛋白抑制剂骤冷了之后,小核酸、尤其是siRNA几乎就是乙肝功能性治愈方向的显学。然而大哥Alnylam和二哥Arrowhead的产品(当然其实都卖出去了),在迈上二期临床之后就开始动作迟缓,只能在各种边缘进展上打转转,就让人觉得味儿开始不对;今年EASL上的Ionis总算又让人重燃希望之火才没半年,好像这停药后的阴转率实在是有点不忍直视,三期还能不能如期启动似乎都变成未定之数了。

无论是已在途中的攀登者,还是刚刚起步的后进,乙肝都是一座难以逾越但却绝对值得为之倾尽全力的山峰,因为跨越了这最后的绝望之谷而登顶之时,得到拯救的是真正的“亿兆黎民”。

$阿里拉姆制药(ALNY)$ $复星医药(SH600196)$ $腾盛博药-B(02137)$ 

顺便喂自己袋盐,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空之客。

全部讨论

2022-11-10 16:16

感觉Vir2218+3434+干扰素是最有希望的了,明年下半年就能看到数据

2022-11-09 09:56

基本上vir的已经成功了,2个结果都很好,联合用药,其他希望不大。

亚盛的细胞凋零的药,怎么看?

2023-11-10 04:58

专业

2022-11-09 16:48

肝是身体上的排毒器官,关爱肝健康就是关爱自己。

2022-11-09 09:50

复星那个刚进临床的不知道怎么样?

2022-11-09 09:43

我看了《猎药师》、《新药的故事》,才发现空之客的雪球文章就是新药发现的现代故事,还更翔实,有不少具体数据,只是缺少了各公司后面的人。老哥,能不能多关注下中国创新药的故事,如亚盛、百液、和铂、金斯瑞,也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