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0喜欢:15
$阿里巴巴-SW(09988)$ 吴咏铭说是3个公司的CEO,本质上还是一个CEO。。阿里巴巴集团最核心的两大业务就是国内电商和云计算,如果这两个业务不抓住,那么他就是一个被架空的CEO。三个CEO身份本质上是一个,就是阿里集团CEO。
其实戴珊最近两年干得很不错,从GMV优先转向DAU,转向用户优先,转向淘宝优先。低价策略重新回归淘宝。淘宝的DAU、订单数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避免了被拼多多超越。
但是淘宝在个性化推荐、AI融合方面明显不够好,打败对手的方式肯定不是以对手的方式,补齐短板并不能让自己具备优势。
淘宝的优势依然是万能的淘宝,商家、SKU非常多,而这需要AI技术挖掘其中的价值,做到千人千面,精准匹配,智能化购物,同时可以与阿里巴巴的其它业务完美协同。
这就是需要一个技术背景深厚的人,同时与淘宝渊源很深的人来介入其中,把控方向,把战略执行下去。
吴咏铭正好符合这个要求,他是淘宝最早的技术负责人和早期7个创始人之一,在淘宝、支付宝最开始的十几年承担了巨大作用,后来虽然退居二线,但也对马云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淘宝二次腾飞,我看最难的并不是低价、服务这些,这些很好学,而是如何扬长避短,通过扎实的创新、技术驱动,让淘宝更上一层楼。
坦白说,淘宝并没有那么糟,淘宝直播是最早做起来的,目前有上万亿的GMV,与快手差不多。这在短视频平台崛起的今年,还是难得可贵的成绩。
阿里巴巴这些年做错或者忽略了几件事:
1、没有尽早意识到拼多多的威胁,没有把低价、消费者第一、用户第一真正重视起来。
2、在AI技术投入方面不足,或者贯彻不够彻底。拼多多早就把个性化推荐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几个tab页面几乎都是个性化推荐。
3、没有意识到短视频信息流的重要性,不然最起码应该战略入股快手、小红书等公司,把它们纳入阿里系,充分与电商业务协同。
4、没有真正重视国际化电商业务,好在蒋凡现在已经逐渐掌控了局面。
这些主要是因为张勇缺乏互联网创业经验、用户思维、行业洞察力不够所导致的,他是一个很好的财报美化师,活动运营者(比如双十一),但偏偏不是互联网行业里最好的产品、技术负责人,战略思想也不够深入、清晰,所以被下课了。
很多人觉得张勇还不错,那是因为他站在马云打下的基础上,而这些年互联网行业真正的大事件、大趋势,他几乎一无所获。。
不下课才怪。
阿里巴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也许不是淘宝,而是蒋凡领衔的阿里国际电商板块,这一块增速非常高。还有就是菜鸟,可以发展为全球物流巨头。淘宝顶多就是补上短板,突出低价心智,做好用户体验,个性化推荐,然后呢?国内实物电商GMV增速已经很慢了,服务电商才是未来,而服务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坐拥饿了么、高德地图、飞猪、支付宝、淘宝买菜等业务,却无法拧成一股绳,精耕细作,提高效率,感觉还是比美团差远了。
阿里巴巴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以前的良将如云或许是假象,只是踩对了风口,真正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太少了,蒋凡算一个。。

全部讨论

2023-12-21 10:13

阿里很早就很重视拼多多重视ai重视短视频重视国际化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没办法,搞不起来。苏宁国美当年不重视京东天猫吗?一样衰落。阿里在电商领域很难了,只能看其他方向能不能转型突破了

2023-12-21 10:39

国际这块是重视的,收购了lzd,也派了当时的二号人物彭去掌管。但顶不住执行层面偏执替换底层技术实现, 这些都是被内部晋升机制,激励机制牵引的

阿里的客户第一,是商家第一,商家才是阿里的客户。拼多多的客户第一,才是消费者第一。这个差别巨大。

2023-12-22 10:51

拼多多真正的护城河是省,也就是低价,这还真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做到某个单品最低价,某段时间最低价不难,难的是每天每个商品都是最低价!这背后是对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极致改造,持续这种改造迭代的机制,公司核心企业文化的塑造以及组织形态相应的改造

2023-12-22 06:46

国际化确实比拼多多差远了,蔡崇信还是美国人,真的不应该,可能以前国内挣钱太容易了

2023-12-21 10:51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