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9回复:155喜欢:131
7连阳!A股从3000点跌破2700,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但从2700回到3000点,只用了一周时间!无论放量缩量,反正天天涨就对了,无非是小涨、中涨、还是大涨的区别,难道A股真要反转了?
指数虽然回到年初的水平,但今年以来:涨幅为正的票仅600多家,下跌的票则超过了4600家,平均涨幅中位数为-17%,年度涨幅超10%的有230家,跌幅超10%的却有接近3700家!
很明显,这与指数严重背离。
机构抱团国有行、两桶油、煤炭、火电水电等高股息票,是造成这种背离的主要原因,而大兄弟救市,集中攻击的也是这些大块头。指数上涨,年线飘红,面子上确实好看了,但绝大部分人的钱,却没有回来。
我原来讲过,其实这些所谓的高股息标的,逻辑多多少少都有瑕疵。
银行煤炭火电水电,全是最典型的顺周期行业,经济好、企业扩张、产需两旺,大家才会去大量贷款,用电量才会上升,煤炭才能卖出高价来。
但现在呢?居民存款飙升,贷款疲软,银行负债资产两端全部承压,否则也不用连续降息了。而降息又会进一步压缩银行的息差空间,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业绩高增?如果银行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大赚特赚,那实体经济根本就没法看了。
缺乏业绩因子的支撑,那这些板块屡创新高的背后,也就只剩下“经营稳定、股息率高”这唯一的逻辑。
可随着股价上涨,股息率会越来越低,同时估值越来越高,不少高股息票估值已经超过历史均值的2倍,这与21年初的白马股、22年的新能源有何区别?不过是再一次复刻抱团-加速-冲顶-崩塌的轮回罢了。
指数牛≠A股牛,23年2-5月的中特估行情,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但A股走牛了吗?中特估结束后又是怎样的走势呢?大部分中字头腰斩起步,哪来回哪去,埋人无数。
筹码出清+限制做空+拔量化、机构网线+政策呵护+大兄弟硬顶,才是本轮反弹的核心逻辑。这么多的前置条件,但没一条跟基本面相关,而且都是临时手段,那到底会不会有牛市?各位请自行判断。

精彩讨论

凯文直言02-22 23:04

淘沙博士也是个明白人。

大芋芋02-22 21:42

《煤炭之歌》(转)
红利涨,我就涨,红利对我有影响
红利跌,我也涨,我和红利不一样
光伏升,我也升,我俩本事同根生
光伏落,我不落,火电库存还缺货
锂电拉,我必拉,我是锂电老本家
锂电崩,我不崩,百年不倒是旧能
成长好,我更好,我是市场晴雨表
成长差,我不怕,我的需求全天下
国企冲,我也冲,国资委是大股东
民企行,我也行,发热发电为人民
AI涨,我也涨,AI靠我来发电
AI跌,我不跌,我是利率的反向

泡沫艺术家02-22 21:06

其实抱团不是事,问题是抱团必须有个度,能带动其他品种补涨。19-21年白酒消费等赛道也抱团,但是最终每波抱团过后震荡整理时,全市场其他品种会轮动补涨。而现在这种周期股抱团,已经纯流动性投机了。而且还就是卡动煤期货21年过度投机没了,实际上煤系的双焦都跌成啥样了。

淘沙博士02-22 20:53

讲了半天,无非就是缺乏成长的大背景下抱团经营稳定的龙头,但逻辑瑕疵+业绩赶不上股价涨幅,本质还是在拔估值,换个常见的词就是抱团。干拔估值必然会受到估值中枢与市值天花板的制约,不要现在涨得好,就全是合理的,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不过是轮回而已。但更麻烦的是,大块头崩盘,那指数可就真撑不住了,到时候更麻烦。

艾叶z02-22 21:22

主要是,现在不买高股息买什么?
就说沪深300吧,利润都快负增长了,这还是银行勉强做成正增长撑出来的总利润,小票这两年业绩更是垃圾,中证1000三季度利润-20%,$永新股份(SZ002014)$ 像这种业绩常年不错的人家根本没跌啊
股息率低的业绩还不如股息率高的,那你说为啥要买股息率低的?
当然如果高股息业绩下滑了,低股息业绩增长了又是另一回事,这不是还不知道以后啥情况吗?
实际是就算基本面反转了股价也不一定马上反转,中石油22年还一直5块多呢,神华21年业绩比17.18好,18年差点30块,21年低的时候十几块。
炒股想赚钱,最需要的是便宜的时候有勇气买,别人涨的好就涨的好,给个比价效应给自己壮胆不好吗?

全部讨论

02-22 20:52

高息股估值回购而已,垃圾小票大多数还是高估太多。

不买有回报的买垃圾吗,大额存单2.6.你不买5个点以上的你还能买伪增长吗

02-23 09:08

未来数年估计电力紧缺,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电力产能增长受限,不知会如何破局,也许会是核电

现在的问题是先把大盘拉上来,尤其是低估值的,否则麻烦更多,逻辑论证的再好不如先干再说

指数回来了,我钱没了

02-22 21:20

年初救市除了买高股息股也没有其他选择啊,我到是想买科技股但A股的科技股更没法看啊

3000点都没上,谁敢买,说的好听,gjd不买谁敢买?你敢买吗?啥叫经济?经济就是钱堆起来的就叫经济。

02-22 23:33

-其实,某队应该想一想:这不是又快到了前些年的那个水牛了么?最后割的是谁?很可能是那些这两年失业的新韭菜。本意是:救股市--发新股--救企业--提就业--提消费。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反。

02-22 20:44

经济基本面这么弱还想牛市吗

银行估值回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