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创新药出海记录后,百利天恒要闯港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A+H”两地上市

作者:郑敏芳

编辑:松壑

科创板有望迎来第15家“A+H”两地上市的企业。

5月13日晚,百利天恒(688506.SH)宣布为了发展国际化业务将赴港上市,目标为港交所主板,但尚未确定具体融资额等。

不过该融资计划已遭到泄漏。

5月13日白天,媒体报道称百利天恒计划明年年初赴港上市,融资额为5亿美元。

此时筹备赴港上市,对于百利天恒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去年12月,百利天恒将自主研发的ADC药物“BL-B01D1”部分商业化权益授予BMS(百时美施贵宝),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创造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新纪录。

或许正是在这一利好预期下,百利天恒开始着手准备港股上市计划。

不过在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合作后,百利天恒其实并“不缺钱”。截至2024年3月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已经达到58.12亿元。

01

2年内再度IPO

5月13日晚,百利天恒公告称已与中介机构就港交所主板上市情况进行协商。

“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公司价值体现及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进行研判。”百利天恒表示。

此番百利天恒向外界公布港股上市计划的主因在于,其港股融资的消息已经遭到泄漏。

5月13日白天,路透社旗下的IFR报道称百利天恒已聘请高盛摩根大通为其安排香港上市事宜,交易最早可能在明年初进行,融资额在5亿美元左右。

公告中,百利天恒也表示其已经关注到市场的相关舆情,并称“截至目前,相关事项尚在论证中,关于H股股票发行的具体细节均尚未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百利天恒本计划启动A股简易再融资,募资额不超过3亿元。

如今伴随着港股IPO计划的持续推进,百利天恒的再融资计划或许正在面临不确定性。

“这个再融资的议案有可能不会实施。”接近百利天恒的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事实上,此次赴港上市距离百利天恒科创板IPO只有1年多的时间。

2022年12月,百利天恒成功登陆科创板,IPO募资额达到9.90亿元。

信风(ID:TradeWind01)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4日,科创板已有14家企业成功实现“A+H”两地上市。

若港股上市成功,百利天恒将成为科创板第15家同时实现A股、港股同时两地上市的企业。

从现金储备情况来看,百利天恒的融资需求似乎并不迫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58.12亿元,是2023年末的14.83倍。

激增的现金主要源自百利天恒将重要管线、ADC药物BL-B01D1的境外地区商业化权益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

2023年12月,百利天恒百时美施贵宝就BL-B01D1达成共同推进该药物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的合作,同时百时美施贵宝还独家负责BL-B01D1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

合作协议生效后,百时美施贵宝百利天恒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百利天恒则获得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

这意味着,这笔交易的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刷新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新纪录。

在此之前,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最高记录创造者是康方生物(9926.HK),后者将可被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的PD-1/VEGF双抗药物“依沃西”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及日本的独家许可权授予聚焦罕见病的药企Summit Therapeutics Inc(下称Summit,SMMT.US),总交易额为50亿美元。

今年2月与百时美施贵宝的交易生效,给百利天恒补充了充足弹药。

“在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已经收到了基于和BMS达成国际化合作的8亿美金首付款,公司目前的账上现金充沛。”百利天恒指出。

02

重押ADC

在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交易的利好预期下,百利天恒选择此刻筹备港股上市,或许有望获得不错的估值、理想的融资。

事实上,从2023年年初迄今,百利天恒的市值一路从128亿元飙升至如今的746亿元,期间涨幅高达482.81%。

不少创新药企都会选择重要管线达成里程碑的时点启动融资计划。

例如康方生物就是在公布其与Summit高达50亿美元交易之际,宣布赴科创板上市的计划。

百利天恒百时美施贵宝的交易或许已经证明BL-B01D1的销售潜力。

BL-B01D1系目前全球独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可同时靶向EGFR和HER3的双抗ADC药物,主要作用于实体瘤,目前获批临床试验的适应症已经达到8项。

BL-B01D1单药治疗末线鼻咽癌、二线食管鳞癌已进入3期研究阶段并完成首例入组;治疗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EGFRmut非小细胞肺癌、HR+HER2-乳腺癌、三阴乳腺癌已进入3期临床研究阶段,治疗小细胞肺癌正在向3期临床研究推进;联合PD-1单抗±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已获得2期临床试验批件。

据此可以看到,BL-B01D1所瞄准的市场均是大适应症。例如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的比例基本在85%以上,该适应症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

除了BL-B01D1,百利天恒还在挖掘ADC药物的更多可能性,涵盖了实体瘤和血液瘤。

目前百利天恒的ADC管线下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的还有作用于乳腺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的BL-M07D1(HER2-ADC),作用于三阴乳腺癌、肺癌、胃癌的BL-M02D1(TROP2-ADC),作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BL-M11D1(CD33-ADC),作用于胃癌、胰腺癌等实体瘤的BL-M05D1。

其中,BL-M11D1(CD33-ADC)正是百利天恒旗下ADC管线中为数不多瞄向血液瘤领域的在研药物,正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

BL-M11D1对标的同类药物,是辉瑞的Mylotarg(Gemtuzumab ozogamicin),其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ADC药物。

但Mylotarg因为治疗效果不佳以及安全性问题,并未获得市场的关注。

百利天恒选择“迎难而上”,首先要克服的正是毒性问题。

对此,百利天恒则表示目前的数据显示BL-M11D1的肝毒性低,可覆盖诱导治疗、维持治疗,有望成为Best-in-class药物的潜力。

5月7日电话会上,百利天恒称在未来全新的ADC管线药物早期研发上将侧重于新的毒素的迭代以及新的靶点的探索。

同时铺开多管线的研发,对于百利天恒确实是一个挑战。

不考虑商业化授权所得到的收入,百利天恒的2023年药品销售收入仅为5.60亿元,但同期其研发费用已经达到7.46亿元,同比增长了98.98%。

百时美施贵宝的付款对于百利天恒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而随着BL-B01D1等多款ADC药物的临床推进,百利天恒能否真正实现从仿制药至创新药的转型,市场正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