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南京银行2023年报&2024一季报:业绩回暖;分红稳定;消金持续发力【中泰银行·戴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报告摘要

财报综述:1、业绩增速向上:1Q24营收同比+2.7%(vs 2023全年同比+1.2%),1Q24净利润同比+5.1%(vs 2023全年同比+0.5%),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边际均向上。2、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18.2%,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17bp至1.4%,资负两端共同贡献。(1)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上升11bp至4.15%,开门红信贷投放较好,且消金子公司维持较快增速,另有环比低基数因素;(2)负债端:付息率环比下行5bp至2.47%,Q1南京银行积极提升低成本发债占比,对息差也有支撑。3、资产负债:(1)资产端:1Q24开门红投放较好,对公支撑,南银法巴消金保持快速增长,带动个贷实现正增。1Q24生息资产+11.5%;总贷款+14.6%。1Q24单季投放规模为747亿,同比基本稳定, 对公(含票据)、个贷分别新增743亿、3.5亿,零售中1Q24南银法巴消金规模较年初增38.1亿,带动个贷实现正增(2023年南银法巴消金贷款规模全年净增275.3亿元,占全行消费贷净增的112%)。(2)负债端:发债同比高增,存款偏弱,或有主动调整因素影响。1Q24计息负债同比增10.7%,存款同比增2.9%,低成本发债占比提升,带动付息率下降。2023年全年企业活期实现同比正增,带动活期存款占比小幅提升。4、净非息收入:1Q24净非息收入同比+17.6%(202同比+11.8%),自1H23以来延续增速边际回升的态势,主要是手续费高增贡献。1Q24净手续费同比+28.7%( 2023同比-32.1%),由负转正且实现高增,有低基数原因;净其他非息收入:1Q24同比增14.8%(2023同比+31.1%),增速边际下降。5、资产质量:1Q24不良率环比下降6bp至0.83%,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降12bp至1.04%;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3.63个百分点至356.95%,安全边际维持高位。6、其他:分红率维持在30%,资本充足率提升。分红率维持30%,测算静态股息率在5.52%;1Q2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22%、11.11%、13.18%,环比变动+17、+29、+35bp。

投资建议:公司谋稳求进,继续推荐。公司2024E、2025E、2026E PB 0.65X/0.59/X0.54X;PE 5.23X/4.87X/4.54X。公司基本面稳健,业绩回暖,管理层优秀,经营区域经济发达,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可期,有望维持高分红。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公司经营不及预期。

1、 1Q24营收同比+2.7%,

净利润同比+5.1%,

营收利润增速边际均向上

南京银行1Q24营收同比+2.7%(vs 2023全年同比+1.2%),1Q24净利润同比+5.1%(vs 2023全年同比+0.5%),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边际均向上。1Q23/1H23/3Q23/2023/1Q24公司累积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5%/3.3%/1.4%/1.2%/2.7%;3.1%/-0.9%/0.5%/0.2%/4.9%;8.2%/5.3%/2.1%/0.5%/5.1%。

1Q24业绩累积同比增长拆分:规模增长提供主要正向业绩贡献,对业绩贡献正向支撑在11个点。总的来看,规模增长、手续费收入、其他非息、拨备、成本均为正向贡献,净息差、税收为负向贡献。细看各因子贡献边际变化情况,其中对业绩贡献边际改善的有:1、净手续费收入正向贡献边际提升9.5个点;2、成本对业绩贡献由负转正,提升3.1个点;3、拨备正向贡献走阔4.4个点。边际贡献减弱的有:1、规模对业绩贡献收窄3个点;2、净息差负向贡献走阔0.4个点;3、净其他非息对业绩贡献收窄4.7个点;4、税收负向贡献走阔4.4个点。

2、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18.2%,

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17bp至1.4%

Q1净利息收入环比+18.2%,1季度净息差环比提升17bp。单季年化息差1.40%,环比提升17bp,资负两端共同贡献,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上升11bp至4.15%,开门红信贷投放较好,且消金子公司维持较快增速,另有环比低基数因素。负债端付息率环比下行5bp至2.47%,Q1南京银行积极提升低成本发债占比,对息差也有支撑。

3、 资产负债:1Q24开门红投放较好,

对公支撑,消金带动零售实现正增

资产端:1Q24开门红投放较好,对公支撑,零售实现正增。1、资产增速及结构:1Q24生息资产同比增11.5%;总贷款同比增14.6%,信贷增速高于资产增速。贷款(含票据)、债券投资、同业业务分别占比49.1%、42.3%和3.7%,占比较2023变动+1、-0.4和-0.5pcts,整体资产结构较为稳定。2、信贷增长情况:南京银行2023全年新增信贷投放1532亿,规模与2022年全年基本持平,全年对公支撑,占新增比重85.3%,零售占8.4%。2024年一季度单季投放规模为747亿,投放同比基本稳定。从投放结构来看,一季度投放仍以对公端为主,对公(含票据)、个贷分别新增743亿、3.5亿,零售实现正增。截至1Q24,南银法巴消金表内贷款余额353.45亿元,较年初继续增长38.14亿元,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为集团个贷增长提供动能。3、债券投资:债券投资规模环比上升3.8%,占比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42.3%。

负债端:发债同比高增,存款偏弱,或有主动调整因素影响。1Q24计息负债同比增10.7%,存款同比增2.9%,一季度存款、发债和同业负债分别占比66.3%、14.2%和19.5%,占比较2023变动-0.5、+1.6和-1.1pcts,存款占比下行,发债占比上升。存款增长较弱,预计是考虑发债成本较低、且占比较低仍有提升空间,预计有主动调整负债结构的因素在,测算1Q24负债端付息率环比下行5bp至2.47%。

4、2023存贷细拆:对公支撑,消金快速扩表;

活期存款占比较1H23小幅提升

信贷投向及存量分析:2023全年新增对公占比85.3%、零售新增占比8.4%、票据新增占比6.4%。

23年存量贷款结构(占比总贷款)分析:

(1)对公:制造业占比提升,地产占比继续压降。投放角度看,对公端信贷新增占比较2022年上升16.3%至85.3%,主要投放前三大行业分别为租赁商服、水利环境、制造业,对水利环境和制造业支持力度加大,占比新增贷款分别为37.9%、15.7%、12%,较上半年新增结构分别提升-6.4、+0.8、+2.6个点。存量角度看,地产占比持续下降,较1H23下降0.5个点至3.4%,维持低位;制造业占比稳步提升至8.38%。

(2)零售:南银法巴消金规模快速提升,带动全年个贷正增,1Q24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投放角度看,按揭、消费贷、经营贷、信用卡分别占新增贷款的-4.2%、16%、-0.9%和-2.6%;消费贷新增占比较上半年提升4.9pcts。截至23年末,南银法巴消金贷款规模达315.3亿元,较年初净增275.3亿元,集团口径消费贷款净增245.4亿,可见消金对集团零售贷款增量贡献较大。截至1Q24南银法巴消金较年初继续增长38.14亿元,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为集团个贷增长提供动能。存量角度看,2023年末消费贷占总贷款较1H23提高0.5个点至15.8%,按揭占比下滑0.5个点至6.8%。

存款情况分析:2023年全年企业活期实现同比正增,带动活期存款占比小幅提升。2023年总存款同比增10.6%,其中个人定期高增39.3%,个人活期同比增-10.1%;对公活期和对公定期分别增6.7%和1.8%。整体活期存款占比较1H23提升0.2个点至22.6%。

5、净非息收入:

1Q24净非息收入同比增幅走阔,

主要是手续费高增贡献

1Q24净非息收入同比增17.6%(2023同比+11.8%),自1H23以来延续增速边际回升的态势,主要是手续费高增贡献。手续费:1Q24净手续费同比+28.7%( 2023同比-32.1%),由负转正且实现高增,有低基数原因;净其他非息收入:1Q24同比增14.8%(2023同比+31.1%),增速边际下降。

6、资产质量:不良率下降6bp至0.83%,

安全边际维持高位

1、不良维度——不良贷款率下降,不良净生成率微增,关注类占比和关注+不良占比环比下降。公司1Q24不良率环比下降6bp至0.83%,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不良净生成率为1.21%,环比增24bp。从未来不良压力看,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降12bp至1.04%,关注类+不良占比环比下降19bp至1.88%,与23年末相比有明显改善。

2、拨备维度——安全垫维持高位。1Q24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3.63个百分点至356.95%;拨贷比2.98%,环比下降26bp。

7、其他:分红率维持在30%,

测算股息率在5.52%

分红率:分红率维持在30%,测算股息率在5.52%。

单季年化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Q24业务及管理费累计同比降3.38%(23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3.7%),1Q24单季年化成本收入比23.91%,同比下降6.67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整体各项资本充足率维持较好水平。1Q2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22%、11.11%、13.18%,环比变动+17、+29、+35bp。风险加权资产环比增6.9%,生息资产环比增4.7%。

前十大股东变动:1.增持——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24,579,150股,持股比例增加0.24%至1.89%;2.减持——法国巴黎银行减持1,359,456,601股,持股比例减少13.14%至2.10%。

公司拥有区位优势,信贷投放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4E/25E/26E贷款规模增速为15%、14%、13%;消金在内的零售增长对息差有支撑,且负债成本改善,预计利息收入能实现增长,预计24E/25E/26E净利息收入增速为8.8%、7.9%、7.5%;预计营收能够整体维持稳定增长,预计24E/25E/26E营收增速为4.2%、4%、4%。资产质量方面,不良生成率假设维持稳定在0.95%,不良率在0.9%左右波动,预计24E/25E/26E不良率分别为0.9%、0.91%、0.92%。综上,随着资产质量不断夯实,拨备维持高位,仍有利润释放空间,预计净利润亦能维持稳定增长,预计24E/25E/26E净利润增速为6.2%、7.1%、7.2%;

投资建议:公司谋稳求进,继续推荐。公司2024E、2025E、2026E PB 0.65X/0.59/X0.54X;PE 5.23X/4.87X/4.54X。公司基本面稳健,业绩回暖,管理层优秀,经营区域经济发达,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可期,有望维持高分红。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公司经营不及预期。

中泰银行团队

戴志锋(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4) CFA 中泰金融组负责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获2020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三名、2018-2019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19-2020年水晶球银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18年水晶球银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公募)、2018年保险资管最受欢迎银行分析师第一名。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通证券东吴证券等,连续五年入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

邓美君(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50002) 银行业分析师,南开大学本科、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17年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

马志豪(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3110002) 银行业分析师,南开大学金融学本科、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曾就职于东北证券,2023年加入中泰证券

杨超伦银行业研究助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金融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农商银行总行,2022年加入中泰证券

乔丹 CPA 银行业研究助理,上海财经大学本科,伦敦大学学院硕士,2023年加入中泰证券

谢谢阅读

欢迎关注我们

传统借贷VS新型金融

重要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研究所银行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研究所银行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