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的两朵乌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0回复:198喜欢:412

我长期重仓保险股,但是这些年一直有两朵乌云萦绕我心,今天不如摊开来解析评估一下:

第一朵乌云是保险股的大逻辑能不能自洽?我们耳朵都听出茧来的一句话是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远远不如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险有一个十年黄金期,这个假定会实现吗?我们得认真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保险是怎样的一种生意,起步的时候应该是大航海时代为了规避货物在海上的风险衍生出的一种金融措施,这里注意不是规避物理风险,而是将风险成本化,打入供应链的流通成本,这是做生意的人很乐意的,因为将个体财务风险转嫁到供应链上了,可这种经典保险模式在现代保险业中占的比例极小以至于可以忽略,我们现在最大头的是寿险和健康险,这个逻辑就跟经典保险逻辑有很大不同了。

首先看健康险,这个好分析点,从目前的医疗状况来看,如果得一场大病要治好大致的评估是50万以下,50万治不好的病医院也没啥好办法了,倒不是世界上就完全没办法,是更贵的治疗方案国内医院一般不会引进,你只能等死,生命对个体无价对群体是有价的,提请大家注意这一点,所以有些医保宣传500万啥的一般就是个噱头,没鸟用。所以从表面上看,似乎夫妇两口子存个百把万就可以不需要买医保了,因为这个数目能够覆盖医疗费的,如果这个结论是对的话,保险公司该关门了,其实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概率和人性。

第一是概率,不是每个人都要花掉50万才上天的,很多死法很便宜的,而且比例不低,比如心脏病死得很快的,还有感冒导致肺炎,老年人死亡率很高的,住院打个抗生素也很便宜的,还有就是自然死亡,老死的,所以如果让个体来规避这个风险老两口就得准备100万,没死还不敢动,让保险公司来操作估计15万也就够了,达到同样效果还能剩下85万干点别的,这就是保险公司的一个基础功能:做概率的生意。

另外一个非常晦涩不好直接说明白的方面就是人性的考量,举个例子吧,一般来讲假设你生大病的时候比较老了,花钱也能救活,但活着也没啥鸟用,不能做小辈们的老保姆还经常要人扶助,简单说就是个废物,然后你没啥积蓄生了病还想让小辈们掏50万给你治病延续你废物般的生命,这个时候吧,就要考验这个“孝心”了,这个孝字嘛自古以来年年讲,电视上也天天宣传,一般来讲,需要灌输的观念都不是人的本性,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私的,佐证就是亚马逊森林好像还有些原始部落,里面老家伙毫无例外的被年轻人无压力感的抛弃,所以只有不多的一些小辈会掏50万给你续命但是心在滴血,而且还要面临媳妇的压力,因为老人好多的,一般家里起码4个,正常6个,掏了第一个50万后面的咋办?或者第一个没掏50万后面的凭啥掏?所以更多的可能是小辈们找借口,不会当着你的面,只需要背着你跟医生讨论治疗方案就可以了,医生见多早就麻木了,你那会儿病怏怏躺在病床上不过就是等死罢了,因为好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很贵的比如癌症进口药,心脏搭桥等,你不上这些手段就天天打葡萄糖不就是等死嘛。但是有保险赔一大笔钱就不一样了,这笔钱有点像是天上掉下来一样,而且针对这个病的,用起来小辈们没有心理压力,而且搞到这个理赔需要医生介入的,比如诊断书啥的,所以医生是知道你有钱治病的,如果小辈们还想把这个钱瞒起来让你等死基本上不可能,会面临极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然后你就能安心续命了,这就是保险的人性考量。有人就说了,如果我老两口存够100万或更多了是不是不要买重疾险呢?我延申另外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子很贵,小辈买个房子掏空6个钱包,就是双方父母加两个祖辈的钱包,中国的社会啊,爹妈的钱就是小辈的钱,小辈们就这么认为的而且没有心理压力,你存个100万你以为真的是你的吗?心底里小辈们早就price in了,所以你花这100万治病虽然小辈们虽然无语但是心理一样滴血,你活过来了苟延残喘,但是小辈们能给你好脸色吗?所以啊,人性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你不考验它,它就展现美好光辉的一面,你要考验它,大多数情况让你失望,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反感保险,努力存钱来避免风险,突然有一天我开悟了,我规避的仅仅是物理风险,于是两口子都去买了重疾险和医疗报销险。这个重疾险呢跟各个国家的医疗制度相关的,发达国家政府负责医疗的话基本上不需要重疾险,我们会不会走到这一步呢?我感觉10年以内很难,但是重疾导致的费用在个人收入的比重会下降,考虑到医改集采等因素,所以我的推断是重疾险还有3-5年的好时光,然后就不好说也许逐步弱化。比如说以后如果仅仅花5万就能续命的话,一般不会对小辈和个人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就没有所谓人性的考验了,这时候重疾险就不好卖。

如果上面医疗险涉及的人性弱点能理解的话寿险也能类似推导,寿险是老了以后每个月发给你的补充退休费,如果买得多甚至花不完有剩的,比如保险公司给你一万,加上退休金可能1.4万,然后你每个月只花4千(老人不生病不怎么花钱的),这时候你这个废物就变得似乎“有用”了,因为你生命的延续是带来额外价值的,小辈们是很乐意你活着而且长寿的,大家乐呵呵一起快乐的生活这不是很好吗?我认识这一点有点晚了,天天忙着挣钱,这会儿得看看还有没有适合我这个年龄的寿险,补上这一课。当然寿险这个方面我们也跟国外的有很大不同,可以说跟政府的退休制度密切相关,比如香港没有退休金,所以香港的商业寿险比例是全球最高的,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我们国家目前个人养老金基本是空账,一手收年轻人的钱转手就去发老年人的退休金,但是以后年轻人是越来越少的,所以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方案就是迟点发和少点发,退休金发多了很不好的,你们看很多老家伙无可事事白天到处溜达晚上跳广场舞,这都是不产生GDP的,其实全球没个国家都没有很强的动力给大家满意的退休金,不闹就谢天谢地了,所以天天喊保险三大支柱:退休金,商业寿险,职业年金。这里面职业年金基本跟老百姓没关系,关键还是靠商业寿险来补充,暂时来讲,现在退休老人还不多,政府压力不大,而且这一批老人真是受苦人过来的,对物质要求不高,满意感的门槛极低,5年10年后就会感觉不一样了,一批新时代老人出现了,就像我这样的,这帮人不好伺候,估计到时候政府会认真推动商业保险,这毕竟是老百姓自己交钱分担的是政府的烦恼,舒缓了社会压力啊,所以寿险才是未来保险公司的重头戏,中国肯定不会走北欧那种高福利的路线,将来半饥半饱的退休金几乎是可以确认的,因为年轻人变少的趋势不可能改变。

所以第一朵乌云就是无解,因为国情不同,保险的需求和种类有很大不同,没有类比性,(比如美国是木头房子,房屋险很普遍,我们水泥房子就很少房屋险),拿国外的保险深度和密度来简单对比是不科学的。重疾险估计还能有三五年好日子,寿险就看政府推动的力度了,去年推行的递延寿险很明显就是失败的,为啥?让税力度不够舍不得钱呗。长期还是看好寿险,因为养老这个问题无解,非得寿险顶上去。

第二朵乌云就是新的网络技术和网络保险公司等新模式会不会颠覆几大上市公司的商业逻辑?俗话说守正出奇,你守正它出奇那不倒霉么?

第一个怕怕的就是相互宝,一个类保险项目从零干到1亿只花了一年时间,说不怕是假的,不要说我怕,保监会都怕,所以第一个跳出来打压相互保的是保监会,首先是劝导说明,但是大家热情高不听啊,马云曾经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当时把银监会吓一哆嗦,这话似乎也要复制到保险业了,保监会可不是一哆嗦,几乎是吓尿了,为啥?因为保险业更脆弱,几十家保险公司其实盈利的不到10家吧,其他都是亏损的,这些亏损的保险公司可都是背着一大堆保单的!人家买保单是图平安避险的,你马云把这些保险公司放倒了谁来擦屁股?还不是保监会!所以保监会几乎出于本能就把相互保踢出保险的圈子,只能算民间组织,还要改名成相互宝以示区别,前天相互宝修改了一些疾病定义,因为分摊比例从每月几分钱上升到3块了,引起很多人闹着退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多数相互宝的成员其实根本不是保险的潜力客户,因为收入太低了,3块钱都牙疼!我相信3块钱分摊打不住的,很快会升到30块,那才是考验相互宝的时候,说实在我个人不担心相互宝抢掉保险公司生意,这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人群嘛,我担心的是引流效应,毕竟马云是有正规保险公司的。暂时来看,相互宝过了最可怕的阶段,算第一波冲锋没把传统保险公司打垮,未来有待观察。

第二个怕怕的是互联网保险公司和一些新来的公司,毕竟互联网颠覆了很多行业的,特别是很多小公司为了颠覆行业可能使用各种出奇路数,比如赞助个爆红的节目,或者请什么带货王李家琦之类搞个怪招咋办?总之不确定的东西很可怕的,后来我发现知我者保监会也,保监会似乎比我还怕,上个礼拜改规则了,非保险公司直属机构不得碰保险!也不准代卖代算啥的,传统保险公司可以玩线上线下,而线上保险的只能玩线上不能碰线下,我泪流满面,真是体贴啊!解除了我对互联网保险公司和小公司绝大部分担忧,倒不是他们不想折腾了,而是保监会的态度就是谁也不可以做搅屎棍!谁搅拍死谁!

通过对这两朵乌云的分析,综合来看第一增长新锐重疾险其实增长时间和空间是有明显天花板的,3-5年吧,第一业务重点寿险长远似乎可以,但短期靠惯性,主要看政府发力,否则进步就靠牛顿第一定律,第一威胁相互宝没看起来那么可怕,毕竟抢的是重疾险那块的生意而且人群比较穷,本身就没肉,第二威胁搅屎棍有保监会这个婆婆看着,谁要是把平安和人寿这种级别的公司搞垮了这坨屎保监会都兜不住,所以他们会很认真的护着。

总的来讲保险股的增长逻辑也不是没缺陷的(真没缺陷也不是这个价了),个人的计划就是三年内有翻倍小高潮可以扔的,但是如果每年只涨个15-20%拿着也没问题,天下哪有没毛病的行业啊?再说别的行业哪有那么贴心的婆婆啊。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保(SH601601)$ $新华保险(SH601336)$

全部讨论

2019-12-23 13:16

保险搞得和传销一样

2019-12-20 22:14

个人理解:医疗险(实报实销)、重疾险(保险先垫付)、寿险(返利挂了返现)、意外险(消费型),
感觉医疗更实用啊,突然得大病的概率实在是低。另外意外险也需要的。

2019-12-19 16:55

本以为用两朵乌云来解释可以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结果应该是被解释复杂了。
我还是用保险行业的两个尴尬两简单解释一下寿险:

1,大家比较看好的健康险这类纯消费险因为容易遭遇价格战所以虽然看起来这几年销售增速很快,但是天花板其实并不高,纯消费险,主流1年期或3~5年期,这种大家选择的时候直接拼价格,消费者也不太担心你三五年就会倒闭。所以谁价格低选谁。

2,保费密度和深度不好直接国际比较,原因是,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香港,销售规模最大的是附带医疗险的年金险,储蓄理财性质居多。国内在17年推出134号文之后,年金险其实是被规范限制了,这是这两年保费增速下降甚至新单倒退的主因。而且长期年金险也面临投资品种期限不好匹配问题,动辙几十年的产品现在不好找,还有就是国债收益率的持续走低压力。

所以保险真都没大家想的那么好,说到底就是强周期品种。强周期品种,波段操作很重要。
$中国平安(SH601318)$ $新华保险(SH601336)$ $中国太保(SH601601)$

2019-12-19 16:00

我长期捉摸保险,其实保险是金融学里面比较简单也比较难的部分。说它简单,是因为它的基本原理就仅仅是大数定律,学过统计的人都能明白;说它复杂,是因为它的应用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性,一个是经济。
前者是指人的风险偏好问题,一般来说,保险公司要挣钱,肯定是要求收的保费高于赔出的保额,这一点无容置疑。恰恰由于这一点,很多人说是智商税。同时,也有很多人将国内保险与国外相比,确实有些地方可能不如国外好,这个不熟悉不好评价。但说保险公司赚钱就说智商税,什么精算师更精,基本是胡说八达,要么蠢,要么坏。从个体来说,我的风险偏好如果是基业长青,如果相对保守,那我一定是要买保险的。现在没买,是因为你的思维还停留在之前的穷人层面,与收入不匹配。我宁愿经常失去一点,也一定不能一下子失去太多,这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定是这样的。那有人说,为什么国内高收入人群买保险少?三个原因,第一官员不需要买,国家管着。第二,高管,公司给买了。第三,老板,这群人可能确实是不买的,因为他们赌性强,但随着高学历人士越来越多,这群人买得也多了。我认识一位朋友,就经常体检,很怕出大病,毕竟担子太大太重。
至于经济问题,大家考虑的主要是利率风险,这个确实多少是现实因素。因为毕竟对寿险来说未来都是负债,算不好很容易出问题。但是,我可以确信一点,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绝不可能支撑大家都过上想要的好日子,任何时候都存在预期与现实的差异,这也是好事。过于福利化,一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所以,我不能否认这方面的风险。但同时,大家也不要太悲观。原因在于,从实际经历上看,没有一个国家不是靠通货膨胀为维持经济稳定的。这是经济规律。我说的是所有,不含任何例外,区别只是放水程度。所以,如果放水的话,那么一是利率下降,一是坏账核销即出清。那么,如果利率下降,股权投资的价值一定上升,是不是可以弥补一部分债权投资损失?第二,如果是坏账核销,是不是利于经济重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看一件事情。如果从市场结构看,如果系统性重要性保险公司出问题,一定是大问题,政策岂能不支持?如果大保险公司不行,那小保险公司岂不是更不行?如果银行作为短期债权投资机构都能生存,那么有长远眼光的龙头保险机构为什么不能生存更好?
结论。说了那么多,我的结论是,我们这些人都不是真正富过多长时间的人,总是喜欢用穷人思维来考虑问题,要多学会用富人起码小康的思维思考问题,这样考虑保险,不一定得出值得投资的结论,但起码不是处于低层次的讨论水平。over。

2019-12-19 14:28

保险公司努力在让你相信,保险可以规避遗产税,但绝口不能说他们吹了几十年的遗产税,中国是没有的。保险还努力让你相信,买保险能让你老有所养,当然,养老靠保险是不靠谱的。但是,传销的特点就是讲故事,反正几十年之后,你早就忘记了保险公司当初放的什么屁。

2019-12-19 11:45

国内保险公司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责任感和腐败,让百姓很不认同,董明珠一句话概括:“交保费的时候怎么都行,赔付的时候冒出各种障碍”;这说明国内保险公司的高层内心不坦荡,抱着捞一笔的心态管理公司,心里不装着人民,人民怎么可能认同你?根源在保监会领导干部的考核、选拔和任命,这是指挥棒。说到腐败,项俊波就是代表

2019-12-19 09:21

同意,我也觉得所有分析保险行业的文章,上来就是一顿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的概念,然后和发达地区做对比,得出结论,我们还有很大空间,这一套很不严谨。
中国巨大的城乡二元差距,这是其他发达地区没有的情况,现在的保险业,要说城市白领这一块,能开发好开发的资源应该都利用到了,要进一步向低端人群渗透,或者说等待低端人群的收入上来能到买保险的程度,这个需要一个过程,问题就怕这部分人提前就被相互保什么的收割了,无解。。。。

2019-12-19 09:20

写得生动,有思路,可解惑。

2019-12-19 09:14

生命对个体无价,对群体是有价的。$中国平安(SH601318)$

2019-12-19 07:21

人性那段写的特别真实